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女學生跳樓:保安驅散人群、學校要求封鎖消息

2020-12-04     案件勞聞

原標題: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女學生跳樓:保安驅散人群、學校要求封鎖消息

落樓者 、大二 、女生、 住在該樓一樓 、落樓點是該樓高層 、事發3號下午5點左右 、當時在離事發現場不遠的教學樓上英語課,聽到許多救護車的聲音,感覺學校里發生了什麼事 、下課後去食堂 、路過事發現場、 回寢後大家就閒聊了幾句就不再提及了。

目前還不清楚是因為什麼墜樓,有消息說是失足。靜苑走廊盡頭是有露天陽台的,平常也會見到有學生在那裡打電話,有護欄,差不多到胸口(對女生而言),平常感覺沒什麼危險,失足的話應該是動作挺大的,估計學校以後不會打開走廊陽台門了。個人感覺設計沒有什麼不妥,都是成年人了,哎。

不管怎麼說,這也是個朝氣蓬勃的生命,誰也不希望身邊出現這種事,希望逝者安息。

多說幾句。最近我發現有這麼一群人,發生這樣的悲劇的時候,他們到處奔走相告,大聲疾呼,像一個個正義的使者,沖在所有人的最前方,擠著人堆拍照,然後到處傳播,好像這是一件喜事一樣,言語中充滿了陰謀論,乍一看像學校逼死了學生一樣。

這種人並不是為了死去的生命發聲,他們只是想借這件悲劇踩一踩社會踩一踩學校,好像自己發現了什麼驚天動地的秘密,好像自己蒙受了多大的冤情,好像學校有多大的黑幕,他們恨不得自己就是躺在地上的那個同學,然後起來告訴所有人,是學校害死了我。

挺可笑的,尤其是那個連發七條微博的。言語間甚至不滿於警察和保安不讓他靠近現場。

我懷疑如果沒人攔著沒人沒有警戒線的話,他是不是會跑去和躺在地上的同學合個影。少看點電影,少點陰謀論,這個社會沒有那麼黑暗。這是個悲劇,大家不要再當喜事一樣到處宣傳了,希望那個同學的在天之靈能安息。目前學校要求封鎖全部消息 、校領導當時全部在場、 布已經蓋上了 、當時校保安開始擺路障、 驅散周圍人群 、不讓拍照。

這段時間,走的人很多

我希望你們能看見我這個帖子啊

別死,算我求你們了

如果你們走了,我該怎樣活下去,你們想過沒有,你們是別人活下去的理由

每次,每次有人離開,我都會問我自己「我為什麼要活著」,我真的挺不下去,就當是大家一起默默的互相陪伴不知名的走下去行不行,算我求你們別走,想想還有默默關注你們,希望你們好好活下去,你們好好的活著,給了他力量,這樣他才能有自信相信自己也能挺過去

學長走的時候我很恍惚,走後的某天早晨,我在學長躺過的地方坐了好久

有個學弟離開的時候,我正在附近,晚上九點下雨,我淋著雨回去,過天橋的時候情緒就崩潰了,我為什麼要活著啊,我為什麼要活著。那次在外面哭了好久好久,橋下車來車往,一度恍惚想從天橋上跳下去,忍不住了我打我朋友電話求救,室友找過來把我帶回宿舍的

我一直默默留心著我們班公開了抑鬱症的同學,我好怕他死,我很積極的在想帶給他快樂,陪著他的時候,我有一段時間做噩夢,我夢見他跳樓自殺了,情緒崩潰的我跪在地上擦血,一遍一遍的擦

就在前段時間,走了兩個同學,我真的接受不了,我整個人都恍惚了,我最近情緒特別特別難受,我抑鬱症已經斷藥半年多了,我感覺它要復發了,我好害怕,我現在根本不敢聽誰誰誰又走了的消息,我情緒不穩定,我好容易崩潰啊,我好害怕抑鬱症復發啊,我真的好怕

我都是在勸自己,可能是季節性的因素,好好調節,不開心就趕快下床走出門去看風景去曬太陽去逛街去吃好吃的去找朋友聊天,不要一個人待著閒著,買手錶買香水買衣服買首飾,怎麼開心怎麼來,才兩個月我已經花了我這個學期的生活費了,就為了活下去,拚命的轉移注意力

我身邊除了家人和閨蜜,沒人知道我的過去,沒人知道我抑鬱,所有人都覺得我是溫柔愛笑甜甜的女孩子,可是我真的瞞得好累,好想你們好好的,我希望我能給身邊的人帶來溫暖,希望你們都好好的活下去,開開心心的活下去,這樣我也能好好的走下去了

好好活下去好嗎

認識過太多的有自殺傾向的人,發現了一些問題,並做總結:

1,非常多的人,去醫院看過心理醫生,諮詢過心理問題。也吃過藥,但收效甚微,大多數有這方面問題的人,他對世界的感受已經不是悲哀,難過。而是對世界沒有太大的感受,覺得世界存在毫無意義,他們不無助,是冷漠。

2,貧窮和階級差異,是抑鬱後產生自殺傾向的主因之一,有不少人家庭非常的貧窮,貧窮導致父母離異的也非常多。這裡有一點值得注意,很多人非常關心原生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心理健康問題。富有的人,有很多也非常抑鬱,焦躁,但是有更好的抗自殺能力。 而社會信息量越來越大,離開家鄉,不遠千里來到大城市讀書的貧窮孩子。不僅見到了城市的繁華,還有巨大的階級落差,如山的房價,異性的冷漠。社會問題可能大於心理問題。

3,成年人的生存需求,不僅有「抱肚子」,還有「性」。但是,對於貧窮且長相不佳的孩子來說,獲取這方面資源,已經越來越難,比父輩的年代更難,難如登天。社會普遍認為,貧窮的人,不應該擁有它,醜陋的面孔,就應該被淘汰,「社會達爾文」雖然是一個偽命題,但大多數人成為了堅定不移的踐行者。

4,本科,碩士到博士的自殺率是逐漸提升的,在碩士,博士階段自殺的孩子,就算有一個很好的導師,他最大的問題,依然是沒有退路。為什麼?貧窮的孩子讀博沒有退路大家都懂,但是中產家庭孩子也好不到哪去。 這跟我寫過的中產階級陷阱有關,「中產」是一個偽命題,「中產」的後代,家庭對他自我實現的要求更高,逐漸變成了他自己的「社會觀念」,他沒有退路。退一步就是萬丈深淵,有意思的是,這也是事實,不把學歷拿到,中產抗階級滑落的能力,非常低。日復一日的死循環,跳樓,變成了解脫。 農村的孩子,讀出書來,是他與其他孩子唯一的區別,沒拿到學歷,學位,他依然是農村孩子,也可能永遠是農村孩子。

5,「碩博」階段,自科同學自殺比例遠高於社科,就像社科同學平均找工作難度遠大於自科一樣明顯。

6,有自殺傾向的男同學,「打算殉情」的男生比例不小。但多數男生並不知道,多數女生,對於「殉情」 的男生最大的感受不是「憐憫」和「感動」,而是噁心。我有一篇文章貼在下面,大家可以去看其中的評論,就相當於一個調研綜合評價吧。

7,自殺的孩子,社會普遍認為是家長給的壓力太大的原因。其實未必,正確的邏輯是「高壓社會」產生了「高壓家庭」,社會可沒雞湯寫的這麼友好。這幾年跳下去的孩子逐漸增多,但社會和高校的標準卻在不斷增加,很可能,緩解跳下去靠心理建設,就是一個悖論。

8,喜歡玩有一定強度的競技運動和團隊運動如籃球,足球的孩子,無論男女,自殺率低的讓你驚訝。(博士除外)但是,大環境下,很多人沒有時間去做這些。

自殺這件事情固然是令人唏噓的,我最近也被抑鬱這件事情攪渾了自己的內心世界,但也不知道這位同學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選擇放棄了生命,人大抵上是做不到感同身受的,只能體會自己現在所遭遇的一切,何況這位同學也沒說自己到底是怎麼想的。

其實自殺的大學生一直都有,而且頻率也不低,只不過很多時候只有個別有名氣的學校的事情被暴露了出來,學校對於同學自殺的一概做法就是封鎖消息,從學校的利益角度來說,是沒什麼問題的,但一旦考究到整個年輕人群體,整個教育環境,封鎖消息然後等待事情風波的過去這樣的做法,何止只是治標不治本,我覺得連「治標」也沒有做到呢,除了保住學校的臉面之外毫無用處,倘若再不加以補救措施,那麼也就只是將死之人在臨死前也不能享受一頓食堂的食物,也就是說加速了自殺群體的膨大,加快了這一進程。

其實我覺得學校能做的有很多,他的朋友能做的也很多,但問題在於我們有什麼標準去判斷一個想著自殺的人——他周圍的情緒環境或者是安全感呢,我覺得這沒有一個固定的方法去實行,何況平常人怎麼知道你究竟是怎麼想的,有很多人在自殺之前還表現得很自然,甚至給人以樂觀開朗的感覺。

答案就是,其實別人沒有什麼過多的責任,也許學校值得背鍋,跟他關係差,霸凌他的人值得背鍋,那他的親人,他真正的好朋友呢,我覺得總要理性看待這個問題,那就是很難去責怪本身就正常且有著自身煩惱的人。死在這裡,不像是一種方法,而更像一種宣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儘管抑鬱的人很難接受自己應當更努力這件事情,因為更努力意味著更痛苦,但能有什麼好方法呢,沒人會為你一天某個時間段內的心情負責,除了你自己,這就像一個在冰箱內部只有冷凍盒才能處理自製的冰塊這件事,容不得別人,或者說很麻煩。所以建議就是積極去心理諮詢室溝通,跟別人多聊聊天。而沒有這樣的意識,那就需要學校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沒有這樣的資源,那就需要學校去配置這樣的師資力量。

再多說一點,大學生自殺這樣的事情傳播開來,讓很多人都找到了真正的共鳴或者虛假的感嘆,不論怎樣,人活著確實是一件不怎麼輕鬆的事情,各自有各自的困境。別輕易放棄,活著本身就有意義,死亡倘若沒有時代的烘托,沒有自身成就的襯托,那麼也就像凌晨4點中風中凌亂的紙屑了,也就是說,曇花一現且無人觀賞,真的沒有什麼意義。別放棄,大家都要加油努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su0MXYBxV5JH8q_hbj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