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冬季的前奏。民間有「冬補不如補霜降」的說法,且應先「補重陽」後「補霜降」,認為「秋補」比「冬補」更要緊。因此,霜降時的食補一定不能少。除了食物之外,我們還要學會通過運動的方式來養生。本篇文章就為大家介紹霜降的食療養生和導引養生。
一、霜降三候
霜降的三候為: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蟄蟲咸俯。意思是說:霜降節氣之後五日,豺狼等大型食肉動物開始捕獵,並將多餘的食物寄存一段時間後再食用;再五日,大地上的植物開始枯黃與掉落,天氣開始冷了;又五日,蟄蟲都在洞中不動不食,安靜地進入冬眠狀態。
二、霜降養生
霜降養生,首先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做到「外禦寒,內清熱」。作為秋天最後一個節氣,隨著霜降的來臨,氣溫進一步降低,此時我們要「外禦寒」,合理穿衣,適時加衣,晚上也要蓋好被子,以免身體受到寒氣的侵襲。霜降節氣的氣候特點仍以燥氣當令,而乾燥的氣候環境很容易消耗人體的津液,因此我們還要做到「內清熱」,適當吃一些清熱養陰的食物。
下面從食療和導引兩方面來聊一聊霜降養生。
食療養生
霜降之時,要多喝水、多吃果蔬、避免辛辣食品刺激,除此之外,一日三餐也可適當煮些滋陰養肺的粥來喝。此時可視個人症狀選擇滋補肺陰、清除燥熱的銀耳、百合、銀杏、枸杞、蓮藕、蓮子等藥材或食物入粥,以防止乾燥的發生。而對於乾燥症狀明顯的人群來說,則可通過進補藥粥、藥膏來達到潤肺的目的。
3款藥膳食療方奉上,為霜降帶來一絲暖意。
(1)牛肉燉蘿蔔
【原料】黃牛肉1000g,白蘿蔔或青蘿蔔1根(約1000g)。生薑、小蔥、花椒、食鹽、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與用法】牛肉去筋膜洗凈,切成小方塊,放入開水鍋中焯過;蘿蔔洗凈切成滾刀塊;生薑切片、小蔥切段。將焯過的牛肉放入開水鍋中,用小火燉煮30分鐘後放入蘿蔔塊,加入薑片、少許精鹽,再煮10分鐘後,撒上蔥段、調入胡椒粉即成。食肉喝湯。
【點評】本方為民間驗方。方以補脾肺、益氣力的牛肉為主,加上補消一體的蘿蔔,可謂天生絕配,既能補氣,亦能降氣,還有消食、化痰作用,共奏補脾益肺、強健氣力、消食化痰之功。適用於秋季氣虛之人食積、痰盛所致胃脘飽脹、食欲不振、咳嗽氣喘、咯痰量多、大便不暢等症的調治。體虛之人適量食用,對秋季尤其是霜降前後感冒、氣管炎以及時令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2)
白果蘿蔔粥
【原料】白果6粒,白蘿蔔300g,糯米100g。白糖50g。
【做法與用法】蘿蔔洗凈切絲,放入熱水中稍稍焯一下,備用。先將白果洗凈,與糯米同煮,待米開花時加入白糖,小火再煮10分鐘,拌入蘿蔔絲即可出鍋。直接食用。
【點評】本方以白果和白蘿蔔配伍組成。方中白果斂降肺氣、攝納腎氣、收澀止帶,白蘿蔔下氣寬中,消食化痰,共成消食化痰、納氣平喘、收澀止帶之功。適宜於秋季或霜降前後急慢性支氣管炎所致咳嗽喘息、痰多稀白等症的調治。也用於婦女脾腎不足引起白帶增多、色淡清稀等症的輔助治療。
【食用注意】銀杏尤其是銀杏胚芽內含有少量氰苷,在一定條件下可分解為氫氰酸,生食或熟食過量會引起中毒,去掉胚芽的熟白果食用安全。因此,白果應去胚芽,同時注意用量,一般成人1次以10粒以內為宜,兒童1次以5粒以內為宜,5歲以下的幼兒則應禁吃白果。
(3)良姜燉雞塊(選自《飲膳正要》)
【原料】公雞1隻(約1000克),高良姜、草果各6g,胡椒、陳皮各3g。蔥、黃酒、精鹽各適量。
【做法與用法】公雞宰殺去毛及內臟,洗凈切塊,剁去頭爪,開水鍋中焯去血污。四味配料洗浄裝入紗布袋內,扎口。蔥洗凈,切蔥花。將焯過的雞塊與藥袋一起放入砂鍋內,加水、黃酒適量,大火煮沸,撇去污沫,中火燉1小時左右。將藥袋揀出,加入食鹽、蔥花調味後裝盆即成。佐餐食用,飲湯食肉。
【點評】本方源於元朝飲膳大臣忽思慧的《飲膳正要》。方中以味甘性溫,溫中益氣、補精添髓的公雞為主要食材,與辛溫、溫中理氣之高良姜、草果、胡椒、陳皮搭配,共奏溫中補虛、理氣散寒之功。適用於深秋氣候寒冷時期,慢性胃炎、潰瘍病等病證出現脘腹冷氣串痛、嘔吐泄瀉、反胃食少等不適的調養,以及虛寒痛經、宮寒不孕等病的輔助治療。
【食用注意】感冒發熱、陰虛火旺者不可食用。
導引養生——霜降兩手攀足式
作為秋季的最後一個導引術——霜降兩手攀足式,不僅有對相應的肺臟、呼吸、氣機等的調整與練習,同時也有與「長夏」相對應的脾胃的練習。抬頭伸腰時,兩腳尖盡力內鉤,體會脊柱、腰部、兩腿後側伸展的感覺;俯身伸足時,兩腳尖盡力前伸,身體既要盡力向兩腿靠攏,又要盡力向前伸展,體會整個脊柱、兩足背、兩腿前側伸展的感覺;動作幅度要大,但要循序漸進,以免韌帶及軟組織受到損傷。有效鍛鍊腰、背、腿部肌肉韌帶,防止腰腿的疾患;調暢督脈、任脈之氣,滋養肝腎,強健腰腿,為進入冬季後腎臟的練習做好準備和基礎。
中醫養生文化博大精深,二十四節氣養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學會節氣養生,以正確、科學的方式度過每一季的節氣,讓每一個日子都有健康相伴。
《中醫教你學養生——中醫藥基本養生知識》
本書主要介紹中醫最基本的養生知識,既有陰陽五行、氣血津液、經絡等基礎理論的講解,又有天人合一等思想精髓的介紹,同時對不同體質、時辰、節氣養生的要點也做了詳細講述,還選擇了幾種簡單易行、效果顯著的鍛鍊方法,體系完備,要點突出,對各種各樣希望通過養生來促進健康的人群具有較大參考價值。通過閱讀此書,能對中醫養生有一個大致了解,增強對各種虛假養生信息的鑑別力,選擇正確的養生方式,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中醫教你學養生》(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李燦東主編),《二十四節氣藥膳養生》(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鄧沂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