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股市可謂風雲變幻,從大漲站上3400高點,再到快速跌至3214,也不過是一周時間。原本持續上漲發出的「牛市」信號,經過一周洗禮,再次成為股民心中的潘多拉之盒。
7月17號A股收盤價
在「牛市」信號的號召下,許多新股民跑步入場,股票日開戶數在近期連漲數倍。不得不說,一個看似「怎麼投都賺錢」的股市,對於普通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歷史告訴我們,博弈場上,從來沒有「穩贏」一說。
「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落」
「一朝回到解放前」
「辛辛苦苦半個月,一天全給吐出來了」
不可避免,許多剛入戶的股民甚至是老股民,也在看似「穩牛」的股市中,被洗出局。社交平台上,亦真亦假的吐槽也將股市送上熱搜。
前一秒還在幻想靠著炒股走上人生巔峰,下一秒就到達險峰,此時才切身體會到:股市,從不缺少殘酷現實。
進場之後如何快速調整適應這裡的遊戲規則,股民要上好的第一課,其實無關專業知識,而是情緒管理。
一句「股市有風險,炒股需謹慎」並不能澆滅人們追高殺跌的熱情,股市飄紅時,人們的情緒會集體上漲,反之,股市飄綠時,人們也會集體恐慌。
此時,做出的選擇往往不是理性思考的結果,這也是造成恐慌式下跌的重要原因。
《股票市場心理》一書便曾闡述這樣的觀點:The stock market is actually 75% psychological and only 25% financial.(股市變化的75%歸因於情緒,而只有25%歸因於金融。)
情緒是股市頑固不變的驅動因素,恐懼,貪婪和恐慌......才是股市裡廝殺對決的劊子手。
股史上,由於人類的衝動導致投機性災難的事件非常多。這些血淋淋的事實也一直在警醒人們,股民要加強對情緒的掌控,避免由於焦慮恐慌的情緒而做出錯誤判斷,才能在股市中有所獲益,也有利於股市長期健康的發展。
進行超低溫冷療,通過極低溫刺激人體的生理反應,從而增強免疫和循環系統反應,提高荷爾蒙水平,腎上腺素增加,減少皮質醇釋放,增加內啡肽水平和血清素水平,穩定睡眠模式,從而減輕焦慮、抑鬱、恐慌情緒。
本周股市的跌宕也讓很多股民「大出血」,心理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研究表明,股市暴跌會對股民心理健康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2014年的一項調查研究表明,股價下跌導致精神疾病的住院治療增加。研究人員使用1998年至2009年之間台、灣4000天內每天進行的精神疾病住院治療數據,評估了股價變動與精神疾病之間的關係。他們發現,台/灣證/券/交/易所加權資本加權指數(TAIEX)下跌1000點期間,因精神障礙住院的人數增加4.71%。
另一項則對2008年的全球股災進行研究發現,2008年股市崩盤改變了持有大量股票的受訪者的心理健康主觀衡量指標,突然的財富損失會導致心理健康的主觀衡量指標立即下降。
遭受大量財富損失和主觀健康下降的受訪者,服用抗/抑/郁藥的可能性也顯著增加了35%。而服用抗抑鬱藥的可能性原因則包括預防和抵抗兩種情況。
這表明了,人們在面對大量的財富損失時,主觀上能夠感到較為強烈的沮喪、焦慮甚至抑鬱的感覺。
許多股民往往不會意識到需要主動尋求方法來抵抗焦慮抑鬱情緒,反而容易通過自我封閉,加重了焦慮抑鬱的情況。
想要得到更直接的情緒提升,避免加重恐慌情緒,你也可以進行超低溫冷療,幫助調整心理健康水平。
股民需要多關注自身的情緒,及時進行調節,防止負面情緒加重,對精神造成更嚴重的後果,甚至患上精神性疾病。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入市有輸/贏,保持平常心,財/富雖可貴,健/康價更高,博/弈非一時,笑看風雲起。
局部超低溫冷療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