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克拉荷馬雷霆,正在走向一條通往季後賽的「擺爛」之路

2019-12-11     老鹿說球

西北賽區共五支隊伍:有約基奇率領,上賽季排名西部第二的丹佛掘金;有雙槍核心,上賽季闖入西決的波特蘭開拓者;有今年大手筆引入豪陣的猶他爵士;有摔碎維金斯手中保溫杯的明尼蘇達森林狼;還有一個,是早已經被認定擺爛,失去威少與喬治的俄克拉荷馬雷霆。

在各個版本的賽季前瞻中,論期望,手中握有諸多選秀權及未來資產的雷霆是西北賽區對季後賽期望最低的球隊,沒有之一;論實力,「一老一小」的後場雙核也難與上述幾支球隊媲美。


但,就是這樣一支讓管理層把目光放到未來的球隊陣容。如今不僅僅戰績排名西部第七、賽區第三,還在剛剛步入的十二月內,近乎把同區強敵贏了個遍。

想必你很好奇,意欲重建的雷霆,憑何就重返到季後賽的競爭行列中去?

掌控球隊節奏的三駕馬車

剛剛進入的十二月,雷霆在五場比賽中取得了其中的四場勝利。在球隊主要輪換球員迪亞洛、弗格森相繼傷停情況下,後場的三駕馬車,成為雷霆高奏凱歌的重要因素。


一組球員賽季與十二月份數據對比:

克里斯·保羅,賽季場均出戰31分鐘,拿下16分4.1個籃板5.9次助攻。投籃命中率為45.3%,三分命中率為35.7%。

十二月場均出戰33.1分鐘,拿下17.2分3.8個籃板6.8次助攻。投籃命中率為47.1%,三分命中率27.8%。


丹尼斯·施洛德,賽季場均出戰29.3分鐘,拿下16.7分3.7個籃板3.5次助攻。投籃命中率為45.9%,三分命中率為32.4%。

十二月場均出戰30.6分鐘,拿下21.6分2.8個籃板1.8次助攻。投籃命中率為51.9%,三分命中率45.5%。


亞歷山大,賽季場均出戰34.9分鐘,拿下18.8分5.2個籃板3次助攻。投籃命中率為45.3%,三分命中率為35.7%。

十二月場均出戰36.5分鐘,拿下20.6分6.4個籃板3.6次助攻。投籃命中率為38.6%,三分命中率33.8%。


而需要再次強調的是,上述數據建立在球隊主要輪換球員傷停,後衛線必須承擔更多的上場時間以及出手數量。

34歲的保羅帶著26歲的施洛德和21歲的亞歷山大,「老中青三代」完美配合,用一份足夠精彩的數據統計,展示著他們不錯的競技狀態。


那麼,這樣的競技狀態,又給球隊帶來了什麼呢?

整個十二月內,俄克拉荷馬雷霆場均回合數96.1,成為聯盟速率第三慢的球隊;47.3%的全隊助攻率,是聯盟唯一一支助攻率低於五成的球隊;11.2%的失誤率,為聯盟最低;48.1%的投籃命中率以及場均+6.8的正負值,分列聯盟第七。

將這些看似雜亂無章的數據進行整合,就能發現其中諸多奧妙。

雷霆進攻端的推進工作,全部由三名後衛完成,一張一弛成為了失誤率極低的主因。作為全隊的進攻樞紐,保羅擅長在慢節奏中找尋機會消磨對手,施洛德本賽季的進步,更是在於這位「德國跑車」學會適時地踩剎車。

最慢的進攻回合配合最低的助攻率和極高的出手效率,無不在說明著雷霆的贏球方式,是將對手拖入自己的進攻中,消耗而敗。

雷霆將士,正處在自己喜歡的進攻節奏之中。


比賽場上的微觀剖析

面對開拓者和爵士,雷霆用一節的爆發,直接改變了比賽的膠著走勢。這其中,同樣能找到相似之處,進行微觀剖析。

12月8日面對開拓者,雷霆第四節單節凈勝對手8分,亞歷山大打滿第四節單節6投4中砍下14分。

12月9日背靠背面對爵士,雷霆第三節單節凈勝對手13分,施洛德出戰6分31秒,5投4中砍下12分。

而保羅,我們都知道他在與森林狼一戰中做到了什麼。

那麼,這樣單兵爆發的理由源於什麼?


1、後衛線的爆棚手感激活了與五號位的化學反應。

隨著三架馬車手感的回暖,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解放了五號位的攻堅壓力。一旦發生擋拆,因為忌憚雷霆後衛線的投射能力,防守球員必須更快的搶掩護或發生換防。

亞當斯的特點,是他可以為外線球員提供聯盟頂級的掩護質量。在弧頂發生掩護後,防守球員若選擇繞掩護,持球者則可以直接出手;若選擇換防,無論是雷霆三後衛的任何一名球員,都有絕對出色的小打大能力。

以雷霆與開拓者第四節為例,依靠亞當斯上線擋拆形成直接終結進攻機會多達6次,有4次終結進攻或造成殺傷走上罰球線。


諾埃爾的特點,是他的跑跳能力和空中作業能力。對方在防守諾埃爾的擋拆時,大多會選擇收在後面防守空接,從而給持球後衛較大的出手空間。

以與爵士的第三節為例,2分50秒諾埃爾與施洛德擋拆,穆迪埃選擇繞過諾埃爾的掩護,從而讓施洛德直接出手三分命中。

2、對節奏的把控。

這並不是意味著雷霆否定了所有的轉換進攻,當出現任何轉換、半轉換機會時,你依然能看見施洛德那匹快馬。與爵士的第三節,施洛德117.88進攻速率更是遠超賽季平均值。

只是在大多數時候,一旦對手退防迅速,雷霆運球過半場倉促出手的進攻場面越來越少,卻而代之的是耐心的傳導尋找進攻機會。他們對進攻節奏的把控以及對進攻質量的要求,同樣是勝率回暖的因素之一。


被迅速升溫的交易流言

自威少與保羅互換東家以來,NBA已經有長達147天沒有發生交易,這也創造近51年以來的新紀錄。

如今,隨著The Ringer記者的爆料:雷霆隊中的多名老將是可以加入到換取未來財產的交易中,又似乎再次將雷霆推向了風格浪尖。

這則還未被真正證實過的流言,也還需要從兩個維度進行思考。

若這真的只是一條流言,無非是媒體人用來證明他們在賽季前預測的雷霆推倒重建,將目光無限著眼於未來的想法是對的,僅此而已;

若這並非是一條流言,細思極恐的是,這支球隊的老闆和經理,並不滿足球隊只是處在季後賽邊緣的現實。他們用承擔奢侈稅換未來的方式,來增加未來的奪冠幾率,雖難說後無來者,但向前尋也難覓幾人。

更可怕的是,雷霆總經理普雷斯蒂確實讓這支實力並不出眾的隊伍處在了西部季後賽邊緣的行列,那麼在不久的將來,其精心規劃的「未來藍圖」,又將有怎樣的可期之勢?

西部競爭之殘酷,讓戰局瞬息萬變。雷霆會一直處在季後賽的競爭行列中麼?或是說,普雷斯蒂希望雷霆在這個階段處在怎樣的名次中?答案,又或許只能交給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W479W4BMH2_cNUgtvM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