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乾旱,多地水短缺,中國農民還能種地,澳洲農民地都澆不起

2019-11-02     君清三農

​這段時間,我國南方地區的旱情牽動人心,江西、浙江、安徽、福建等多省出現大範圍的乾旱,像安徽有45個市縣維持重度乾旱,江西地區的乾旱也已經破了紀錄。同樣在經歷乾旱的還有四面環海的澳大利亞,這個國家的旱情遠比我們要嚴重得多。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土覆蓋整個大陸的國家,通常被稱為澳洲。雖然四面環海,但澳大利亞是一個極度缺水的國家,這裡土壤貧瘠,到處都是沙漠,因為整個大陸缺少高山,土地只能長期暴曬在烈日下,水分蒸發後就逐漸形成了沙漠,「曬傷之國」的稱號就由此而來。沒有高山、缺少積雪,使澳大利亞也難以孕育出像我國長江、黃河這樣的河流,莫累河是澳大利也最大的河流,但平均流量僅相當於我國贛江的三分之一左右。

今年9月,當地進入冬季之後,受到海水錶面溫度升高、降雨模式改變、氣溫升高等影響,澳大利亞旱情更加嚴重,河流水位下降以至枯竭,水資源短缺。持續的乾旱已經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一些地方一度出現飲用水短缺,人們不得不採取更多的節水措施。更讓人擔憂的是,澳大利亞的農業也因此受到嚴重影響,灌溉水危機越來越嚴重。

由於乾旱,澳大利亞大豆產量下降了80%,沒有雨水、土壤貧瘠,種不出乾草、穀物,綿羊沒飼料,羊毛產業日子也不好過,不少養殖者提前屠宰綿羊。當地人認為農業灌溉水匱乏都怪堅果的種植,由於國際市場上對堅果的需求量劇增,澳大利亞便在灌溉水沒有保障的情況下擴大橄欖、堅果等作物種植,導致水資源需求量增加,而且為了保證堅果的生長,農民不惜代價爭奪水資源,棉花種植遭到擠壓,預計今年和明年棉花產量會再創新低。

沒有灌溉水,作物難以生長,一些農民直接放棄了種植,目前澳大利亞進入新棉播種期,但昆士蘭州的種植面積比往年少了一半左右。不想放棄的一些農場主不得不採取辦法,有的人轉移到旱情較輕的地方繼續種植,有的花錢用卡車運水來灌溉莊稼,在昆士蘭的一個園藝小鎮還發生了幾起偷水事件。天氣炎熱乾燥,澳大利亞鄉村火災頻發,寶貴的水資源還要被送去滅火,12月該國將迎來夏季,一些鄉村的消防緊急用水也即將耗盡。

在澳大利亞乾旱並不稀奇,但是今年的旱情卻十分嚴重,尤其是在一些農業區,今年已經是乾旱期的第三年,如果幹旱持續,澳大利亞的一些農民將會面臨破產的危機。農牧業對於這個國家的內陸地區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對許多家庭農場經營的人來說,他們可能會難以維持。關於旱情,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UHuLG4BMH2_cNUgd9W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