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育兒又生悲劇!女童誤服降壓藥後未及時送醫不幸身亡

2020-11-24     父母堂

原標題:隔代育兒又生悲劇!女童誤服降壓藥後未及時送醫不幸身亡

日前出現的一個熱搜刺痛了人心,兩歲女童誤吞奶奶的降壓藥最終不幸身亡。孩童誤服長輩的藥物導致不幸的發生,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

11月13日,廣東佛山一名奶奶在家照顧小孫女。她原本在衣兜里放了一瓶降壓藥,當天中午飯後服完藥順手將藥瓶放在了桌子上。年幼的孫女不知情以為是糖果,便偷偷吃下了不少,待奶奶下午兩點半發現的時候,她已經吃下了大半瓶。

得知孩子誤食之後,奶奶驚慌失措,慌亂之中趕緊聯繫了孩子的媽媽,而沒有第一時間將孩子送醫。孩子媽媽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趕回家,將孩子送到了當地醫院,這時離孩子誤服藥物已經過去了一個小時。

限於當地醫院的搶救條件不好,只能將孩子轉送到兒童醫院,又花費了一個小時之久。兩個小時過去了,孩子錯過了最佳的搶救時間。

女童進入搶救室後,急救醫生馬上安排洗胃,在孩子的胃裡,醫護人員發現了大量的藥物碎片。在兩個多小時之中,藥物已經被吸收了不少,雖然醫護人員全力搶救,但依然沒能救回孩子一命。

據悉,女童誤服的是帶有糖衣的"硝苯地平",吃了三四十顆降壓藥後,血壓降到很低,引起了心臟驟停。誤食之後沒有立即送醫採取催吐,倘若不耽誤中途的兩小時,或許孩子還有一線生的希望,悔之晚矣!

雖然我們經常會提醒家長注意藥物的保管,不要讓孩子誤服藥物,但因此發生的不幸依然不斷傳出來,真的讓人非常痛心且後怕。避免此類悲劇,家長需要提高自己的認知、警惕自身的行為,為孩子的安全保駕護航。

首先,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不管多小的孩子,都應該讓他們在生活中接觸常識。家長在吃藥的時候,如果恰好被孩子發現,趁機告訴孩子藥與糖果的區別,誤食藥物會產生的風險與危害。通過日常非刻意及反覆的提醒,提高孩子們的安全意識。

其次,告訴孩子藥的作用,給孩子喂藥時不要採取哄騙的方式,儘量用淺顯的道理進行說服,並教育孩子不能自己食用藥物。千萬別以為孩子小聽不懂,其實只要家長講得明白,他們都能懂。

再次,藥物要妥當保管,儘量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千萬不要和食物類放在一起,也不要隨意放在抽屜或桌子上,畢竟孩子還小可能不識字,無法分清藥物與其它物品,避免孩子把玩藥物導致誤食。

最後,倘若發現孩子誤食藥物,第一時間撥打120,送醫之前採取緊急催吐,儘快讓孩子將吃下去的藥物吐出來,避免被身體吸收。自行催吐可採用手指、筷子霍小勺子刺激咽喉部位,吐過之後再喝溫水"洗胃",之後再刺激催吐,多反覆幾次。自行催吐後仍要就醫,醫生會根據誤食藥物的成分配置相應的解毒劑。

只要日常做得細緻,家長和孩子安全意識強,家人對各種狀況的應對知識充足,孩子就能健康、平安。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不但要豐盈自身,還要讓共同撫養孩子的家人共同成長,讓家成為孩子安全的港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FX3-HUBjdFTv4tAZHP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