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因為行情到了一個關鍵的節點附近,也就是說,專業育肥到了一個艱難的選擇時候,是迎著困難繼續大批次育肥呢?還是放棄眼前的機會呢?今年與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疫情會對未來豬價走勢有巨大的干擾。同時,大量復養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再加上已經被炒高的小豬價格,使得專業育肥這個版塊,暫時性的跌入低谷。
今天重點要講的是家庭豬場的好日子要來了!
散戶把肥豬中的母豬留下,自己的豬自己有數。在150斤以後,用後備母豬料開始培養。如果膽小,就配種後賣帶肚母,一頭母豬多賺2000沒有問題。膽子大一點,就賣斷奶小豬,一頭母豬多賺4000沒有問題。如果膽子更大,地方足夠,就自己育肥,一頭母豬多賺6000都沒有問題。
所以,肥轉母一定要快。不要管品種,花色。更不能管母豬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只要能發情,就配種。只要能生小豬,就好生侍弄。讓母豬多生,多活。小的層面說你賺錢發財了。大的層面說你是對國家有貢獻的人。在非洲豬瘟肆虐的時候,我們散戶頂上去了!讓全國老百姓保質保量吃到價格適宜的豬肉,你就是草根英雄,更是平民英雄!
那麼現在有母豬的老鐵該怎麼辦呢?那就是好好照顧好這些賺錢機器啊!具體要怎麼做?還需要我再囉嗦一遍嗎,我想很多養豬人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司機」了。那麼,今天我就不再嘮叨了,大家又是如何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