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於網絡轉載!
這些年的大排摩托車市場朝氣蓬勃,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們加入了這個行列,各大進口、合資、國產品牌都在大力推動這個產業,讓車友們有了更多元化的選擇,使得車迷朋友們都能體驗到更純粹的機械魅力,前幾天,大師一行去了一趟廣州,來到了位於番禺大夫山,專注於進出口摩托車業務的新之翼,來這兒感受了一波加拿大品牌-龎巴笛的魅力,說到龎巴笛,更多給人的印象是,「貴、土豪、買不起、要D證。。。」等等詞彙第一時間浮現在腦海中,其實它有著和傳統摩托車使用相同油門操控方式,卻不像是摩托車以傾斜過彎,而是更像跑車般利落的貼地殺彎,騎乘感受新鮮且非常刺激,但它真的那麼遙不可及嗎?
今天,大師給大家帶來的這款龎巴笛是去年9月正式上市的RYKER系列,而不是之前被大眾所認知的Spyder 車系,包含運動性較強的 F3-S 以及著重休旅乘坐感受的 RT-Limted,為了打造更加年輕化且更容易被接受且降低准入門檻的消費市場,以輕量化為主軸,打造了直列雙缸600、直列三缸900的版本,目前新之翼引進的則為直列三缸900,且具有82hp最大馬力的RYKER 900,接著,我們一起往下看吧:
can-am Ryker 900 外型非常吸引人注意,擁有前雙輪後單輪的三輪設計,但與我們常看到的三輪重機不太相同,因為 can-am 前雙輪並不會傾斜,而是類似汽車直接轉向方式轉動,所以在初次騎乘時建議一定要找塊空地好好練習,但只要上手了之後,騎著 can-am Ryker 在大街上,它絕對會讓你成為注目焦點!
我們先來看看整個車頭造型,保留了一大部分家族前臉的設計,傳統的鹵素大燈配合上高配版加裝的LED燈組
結合上圖,我們可以看到,車頭的右側通過一個活扣也可以輕鬆打開,裡面配有空氣濾芯、加油漏斗等便於保養的配件!為什麼要有個加油漏斗呢?因為這台Ryker 900 的加油孔偏小,請看下圖,通過板件的移動可以直接打開!
側板上的進氣口,左右側各一!
車頭前端的大燈上方還有一個小型儲物空間,輕按便可打開,基本上可以容下雨衣、手套等小樣的穿戴用品,裡面還配有USB充電口!
在往下看就是發動機的總成和水冷系統了,裡面有電瓶和副水箱等等,其實這塊蓋板也是一塊裝飾板,可以輕鬆拆起,根據自己的喜好定製塗裝,官方也有不少配色可以選擇,有沒有自己喜歡的,還得看新之翼進口的樣式了!
前面的部分我們也說得差不多了,接著我們從側面來看看,左右的前輪均採用145/60r16的輪胎尺寸,這條胎為 can-am 專屬用胎,而剎車系統則是採用日清的單向雙活塞浮動卡鉗及220mm的固定碟剎盤。
結合上圖,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前輪的避震系統則是使用了雙 A 臂 ( Double Wishbone ) 固定,內部為 SACHS 的避震器作為緩衝!
說到這裡,我不得不提一下它的通過性,這想必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特意撿了兩包黃鶴樓,大夥比對著看下啊!
哎呀,終於可以跨上車了,儀表相對較為普通,這裡有一個比較暖心的設計,手把上有個類似於卡扣的東西,可以向上開啟,把手可以根據騎手的身高、手臂長短自行調節舒適的騎姿!
左右側開關手把常規操作,沒有亮點
後視鏡,手把護手
大腿左側是一個鑰匙孔和手剎,其實RYKER的鑰匙還是挺可愛的,有感應、也有機械鎖,可以配合使用!
這根凸起的檔杆是什麼作用呢?倒車檔杆啊,那麼大隻的龐然大物可不能用推啊!
遠處後側再看一個整體感覺
RYKER出廠是個單座設定,可以通過購買原廠改裝件快速實現雙座
龎巴笛所有的三輪車系,後輪都是單個的,不過這次從原本的皮帶傳動,改為軸傳動系統,這樣的好處就是更易於維護保養,後輪的傳動也更直接;後輪同樣是特殊的專用規格 205/45R16,並且屬於單搖臂設定,所以在後輪右側可以看到完整的輪轂樣貌,後輪制動系統為單向單活塞卡鉗搭配 220mm 碟盤,值得注意的是後避震吊系統隱藏在搖臂中央前端,並擁有多連杆設計,相信會對後輪帶來更佳的循跡性。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這台直列三缸發動機吧,Ryker 900 使用一具 Rotax ACE 900 直列三缸引擎,最大馬力為 82hp,最大扭力則是79.1Nm,最重要的是區別於它的老大哥們,採用的是 CVT 無段變速系統,捨去了以往 SM6 或者 SE6 手動或者半自動六檔變速箱,但 CVT 已經漸漸成為汽車的變速箱主流,這類介於汽車與摩托車中間的三輪重機,用上 CVT 也還算合情合理!
關於駕駛感受這塊,因為時間關係,我們將在近期上牌完成後帶給大家,敬請期待哦!對了,還有關鍵的售價忘記說了,28.8萬元,你會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