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五千年以前,居住在黃河流域的中國人,就已經學會了種麥。有了麥,人們就逐漸將它加工成各種麵食。
一提起餛飩、包子、麵條這些食物,大家是不是開始流口水了呢?
麵食要想好吃,跟和面離不開很大的關係,那如何和面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呢?
今天,就來教大家最全的和面技巧。
水溫與和面
和面跟水溫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用30℃以下的水和面,這樣的麵糰比較勁道、爽滑,比較適合煮、烙、煎。
如果用30~50℃的水和面,和出來的面會比較有勁,適合蒸、煎。
如果用70℃以上的水和面,麵糰顏色會比較暗,但會變得微甜,適合蒸、煎、炸。
如果用100℃的水和面,麵糰會變得有粘性,而且口感偏甜膩,適合炸、烤。
冬季和面有講究
冬季和面其實非常有講究,因為溫度也對和面油很大影響,因此,和面時候加水就變得非常講究。
製作不同的麵食,加水也非常不同,就來教大家三種加水的竅門:
如果想要做烙餅,每500克麵粉里要加325~350毫升的40℃溫水;
如果要做餡餅或者蔥花餅,每500克麵粉加325毫升45℃的溫水比較好;
如果和發酵面,每500克麵粉中加250~275毫升35℃的溫水比較好。
溫度也很影響發麵
發麵最好的溫度是27~30℃,在這個溫度下,發麵只用2~3小時就可以發酵成功。
想要讓麵糰保持在這個溫度,發麵用水就需要調整。
夏季發麵記得用冷水;春秋季發麵記得用40℃的溫水;冬季可以將面放在比較溫暖的地方,或者用60~70℃的熱水和面,蓋上濕布,放在比較暖和的地方。
來源: BTV暖暖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