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沖廁所時,要不要蓋馬桶蓋?這個常識,你不可不知!

2020-04-13   健康之路官方

開篇之前,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你沖廁所時,會蓋上馬桶蓋嗎? (單選)
0
0%
0
0%
不會


上廁所是我們每天都要辦的「人生大事」,但很多人會忽視掉「沖水前,隨手蓋馬桶蓋」的小動作。


這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哦~


為什麼沖廁所時,要蓋上馬桶蓋?


因為沖廁所時,高速的水流在進入下水道時會形成巨大的衝力,會將部分排泄物顆粒(比如你的便便,尿尿),以及排泄物里攜帶的各種細菌沖離大部隊;


它們會以「氣溶膠」的形式飄散在衛生間裡~停留在空氣中、你的牙刷上、你的毛巾上等衛生間的物體表面。


註:廣義上,氣溶膠是指:懸浮在氣體(如空氣)中、直徑 0.001~100 微米所有固體和液體顆粒。


已經有各種研究證實了,這個「悲慘的事實」:

  • 2012年,有研究人員曾做過實驗,發現開蓋沖水被檢測到的細菌濃度,是關蓋沖水的 12倍。
  • 2014年,科學家利用紫外線顯色顏料與高速攝像機,發現開蓋沖廁所產生氣溶膠,會飛濺到約60cm之外的地方。
  • 2018年,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也曾經做過實驗,發現開蓋沖廁所會導致,廁所內的牙刷、花灑、沐浴液、毛巾、紙巾盒,都沾染到排泄物顆粒及細菌。


感覺自己這麼多年,

都在廁所「吃屎」了~

不僅如此


不同類型的馬桶,「噴射效果」還不同!


市面上的馬桶,大致分為虹吸式與直衝式。

  • 虹吸式馬桶:一般管道呈側倒狀的S型,管道小,弧度大;


  • 直衝式馬桶:一般管道呈U型,管道大,弧度小。


雖然兩種類型的馬桶,都會噴射「液體微粒」,但是根據工作原理,虹吸式馬桶產生的含量比直衝式馬桶低,而且噴射距離也相對較短,所以使用虹吸式馬桶會更「乾淨」一些。


當然,也有不少家庭以及大部分公共廁所,用的是蹲坑。

這就更刺激了,因為蹲坑常用的是加壓系統,沖水閥沖一次廁所產生的液體微粒數量可以達到14.5萬個,是坐便式馬桶的3倍。

感覺只要衝一下,整個房間都充滿了不知名的「物質」....真是要口吐芬芳了。


先別急著哭,雖然這些帶著排泄物和細菌的液體微粒,感覺上是很髒,但大部分並不會致病,所以大家不用太擔心~(病原體是否致病,和細菌毒性、數量、以及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有關)


文末總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不管是從衛生角度,還是健康角度,平時沖廁所,最好還是要蓋上馬桶蓋,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便便攻擊」。


如遇蹲坑的話,那只能建議,不要別人一上完廁所,你就馬上進去,最好先讓不知名的「物質」沉澱一下,或者可以戴上口罩~


更重要的是,要對馬桶,特別馬桶蓋,還有衛生間進行定期消毒。(它們實在承受太多攻擊了)



  • 建議先使用普通的清潔劑對表面進行清洗;
  • 再使用次氯酸鈉(84 消毒液)對衛生間表面以及馬桶進行消毒;
  • 次氯酸鈉溶液應該保持在表面上至少10分鐘,如果表面不是塑料或金屬製品,可以不用沖洗殘留,風乾即可;
  • 最好每周清潔一次哦。


平時衛生間多開窗通風或者換氣乾燥,也能抑制細菌生長,想要更穩一點,牙刷、毛巾、漱口杯這一類物品最好不要放在衛生間。


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藉助一些裝置(比如新風系統之類的),能夠自動進行快速除濕,引進新鮮空氣,起到凈化效果。



好啦,該說的我都說啦

蓋不蓋馬桶蓋

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如果覺得本文有用,記得點贊、關注

或者分享給更多人~


版權聲明: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