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報廢汽車應如何處理?處理不當是垃圾,甚至會造成嚴重污染,處理規範則是資源。報廢汽車「變廢為寶」需要精細化分類,拆解分類越細,所得到的資源就越多,因此相關政府部門越來越重視汽車報廢回收行業的發展。在此背景下,全國工商聯汽車摩托車配件用品業商會拆車件專業委員會籌備組於近日成立,而廣州的派特斯汽車產業小鎮則被授予「拆車件市場轉型升級示範基地」。
報廢汽車可拆出好東西
一輛報廢的汽車如何變身零部件,進而轉變為原材料?從事汽車拆解工作的劉進告訴記者,一輛報廢的汽車,其身上電瓶、汽瓶、輪轂、車門、座椅、總成件等零部件會被工作人員一一取下分類歸位,再把冷卻液、汽油、機油等危險液體全部處理完畢。「如果不嚴格按照相關拆解流程操作,拆解現場隨時都有可能存在危險,而泄露出來的液體也會污染環境。」劉進表示。
劉進還告訴記者,拆解下來的一些零部件如果還能再使用,會被送到另一個區域,供有需要的車主選擇。而對於一些不能再使用的零部件,則會通過專業粉碎機進行粉碎,然後被煉鋼廠回爐處理。「一些相關企業一天僅出鐵就能達到兩三百噸。」劉進表示,除了鐵之外,汽車在經過拆解等一系列的處理後還可得到橡膠、塑膠、銅、鋁等
汽車拆解業迎發展高峰
過去,報廢汽車的處置可謂是簡單粗暴,一些相關企業只是拆出價值較高的零部件和材料,然後進行簡單處理,因而造成廢油、重金屬等污染問題,資源循環再利用更是無從談起。
為了規範汽車報廢市場,《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新政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該辦法強化了對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的安全環保監管,特別是針對一些企業隨意處置危險廢物、固體廢物等問題,增加了有針對性的規定,並加大對有關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在各項利好的作用下,派斯特小鎮創始人伍熙壁認為,未來五年,拆車件業或迎來發展高峰。事實上,廣州是中國汽車拆車件最大的集散地,也是全國極少擁有從拆解到銷售安裝全鏈條的集散地。據不完全通計,中國汽車後市場年產值已過萬億元,其中廣州占2000億元,而廣州拆車件市場為500億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