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過去2年的穿搭,我該如何明確自己的風格?

2019-11-05     時尚博主陳一丁

- 風格解析 -

關於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穿搭風格,丁丁有寫過很多乾貨文,比如判斷風格的冷暖、各種身材細節的修飾、選款力提升等等。

但真正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風格路線並且脫穎而出,並不是一件易事。

前段時間我也在反思總結自己的穿搭,說實話,在我看來,我自己的穿搭很少出錯,穿上也算好看,但並沒有某一種鮮明統一的印象。

所以上個月我綜合分析了一下自己的外形條件和目前的穿搭瓶頸,找到了一個更適合自己的方向,今天把這個過程分享出來,一定也能和讀者分析一樣給大家一些參考。

自我分析外形條件+內在氣質

每一件衣服都是挑人的,只是挑的程度不同。定位穿搭,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外形特徵更適合哪個方向。

▍ 判斷風格冷暖

在判斷風格冷暖上,臉型的骨骼感&立體度、五官的線條、眼神表達的氣質是很重要的衡量標準。

我自己是骨骼感比較明顯的方臉,顴骨明顯,顴弓外擴。五官有一定立體度,眼唇線條偏尖,鼻子是圓線條(但半側面看又有點尖)。眼神冷暖適中,不凌厲也不可愛。

正臉

側臉

半側臉

從比例上來看,中庭稍長。總的來說,單看臉,我的風格是冷暖之間,氣質略顯成熟。

冷暖之間的風格,可以繼續結合自己的身材特點來鎖定風格區間。

——我的身材是大骨架的扁身,比較單薄、冷淡、中性,這個時候就又給整體風格增加了一點「冷」的感覺。

所以總的來說我的風格偏冷偏成熟,需要避免可愛、少女、休閒等,更適合大氣、簡潔、輕熟的路線。

很明顯,最右的風格更適合我。

▍ 了解身材缺點,縮小選款範圍

臉蛋的部分能幫我們找到大致的方向,身材的特點決定了我們更適合哪些具體的款式。

比如很多小骨架扁身的姑娘,胸部也不豐滿,這個時候去穿量感太大的衣服反而會暴露自己的缺點,愈發承托出身材的單薄。

大骨架圓身材的張雨綺,更容易穿出這種大禮服的嬌艷與熱烈。

扁身怎麼穿?不如保持這份冷清,選擇更貼身垂墜的材質,告別胸墊,大大方方地展現出這種身材的優勢。

幾種不同風格的扁身,你不會覺得沒有胸就不美。

小骨架的扁身,如果長相還很少女,用膨脹感的衣物去修飾沒有問題。但對於像我這樣略顯成熟的大骨架扁身來說,穿荷葉邊、蛋糕裙之類的單品實在拖沓又突兀。

所以對於自己的寬肩,我只要用利落的線條發揮它的優勢即可,很適合穿西裝、風衣、有領子的大衣等。

之前在骨骼會影響穿搭嗎?關於大骨架和扁身材的一些風格思考里也寫過,大骨架扁身材的劣勢在於又薄又扁,碼子還大。

但換個角度來說,薄和扁就意味著輕巧利落,碼子大就意味著大氣。我們需要做的是正確認識到自己的身材特點,思考能否把它們轉化成一種優勢,再順勢利用。

肩寬的部分轉化成了優勢,那麼假胯寬呢?

我還有假胯寬的問題,穿緊身褲時比較明顯 。這個線條是我展現「利落感」的阻礙,是不應當暴露的一個缺點。

所以我需要避開暴露這些缺點的下裝。比如淺色微喇的褲子,不修腿型且顯矮,會顯得下半身的敦實感很重。

再比如彈性好的包裹感褲子:

排除掉這些雷區,我可以嘗試的是裙子,以及線條利落的,直上直下的褲子或者胯部稍寬鬆的西裝褲。

這幾個是正確示範。

結合自己的身材特徵,考慮需要凸顯的優勢+需要修飾的劣勢,你也能馬上推導出自己適合的款式。

分析自己之前的穿搭,

找到突破點

如果說第一個部分的內容是「認識自己」,那麼第二個部分的內容就是「提高自己。」

客觀評價我自己以往的穿搭,整體方向是對的,選款也沒有大問題,但依然有很多提升的空間。

▍ 記錄你的穿搭,自我對比&詢問朋友

記錄分析自己的穿搭非常重要。我們可以對著鏡子拍下來,自己做記錄,對比分析以及聽聽朋友們的意見。

幸運的是,我自己也一直在記錄和分享,留下了很多look,而且有很多可愛又善良的讀者都在不斷給我反饋。

總結下來,也還算好看,但其實衣服與人略有割裂感的穿搭:

廣受好評,覺得這一類衣服更適合人物本身的穿搭:

▍ 分析原因,好與壞問題出在哪?

之後,我們再自己總結觀察分析,人和衣服割裂的穿搭問題出在哪?

我們先來觀察第一種出錯的原因——風格不符。

比較典型的是虛線框出來的這兩套,圖案都很花哨,整體是比較明亮又有少女感的。

但這兩套所表達的風格和我的臉其實並不是很搭,於我而言有點太「年輕少女」了。

第二種出錯的原因——大骨架卻選了帶有少女感的膨脹裝飾物。

接著圈出來的這兩套,在款式的設計上都比較累贅,荷葉邊+少女的明黃色維西格紋、燈籠袖+多處荷葉邊。

我的顴弓還是比較明顯的,這兩套不僅款式累贅,對我來說也顯得有點風格不符了。

其實可能因為知道自己乾癟,以前我總會忍不住被這些款式吸引。但事實告訴我,還是要考慮到自己的骨架條件,不然很可能穿得像一個大號的笨重的偽蘿莉。

第三種出錯的原因——風格混搭,不是最適合自己的。

第三種錯誤示範,2套都是休閒風的,第一套搭了女性化的鞋包,第二套搭了運動風的鞋包。

這種混搭的穿法,很容易讓衣服變得顯眼,而淹沒掉人的氣質。

此外,第一套的牛仔外套對我而言也略顯跳脫活潑,第二套的老爹鞋感覺我其實有點駕馭不住,整體氣質沒有那麼「攻」或者那麼「帥」。

那我們再來看大家覺得更適合我的穿搭,其實一眼看過去就非常明了了:

簡潔大色塊,有設計感,風格上利落大氣又有一定女性感。

再具體一點,裙擺的開叉剪裁、上衣的挖肩設計、襯衫的V字領口,都是在強化利落感,更容易襯出整個人的乾脆利落,同時又增加了一絲女性感,不至於單調。

這些特徵就是我之前在寫大骨架扁身材時提到的,適合大骨架扁身材的穿搭路線。嘗試了各種搭配,也摸索出了一條更適合我的細化風格。

穿這一類衣服的時候,感覺我的人和衣服是和諧的,更像是一個整體,在相互呼應幫襯。

找到這個風格的缺點,

思考如何更上一層樓

第三個部分,我們再來聊聊如何「突破自己」。

▍ 每一個風格都會有「缺點」

大氣利落的風格也有缺點。

——這裡的缺點我並不是說她不夠少女可愛,因為少女可愛只是另一種風格選擇罷了。它真正的缺點是容易顯得過於冷淡和平常。

因為當你的衣櫥都是這種簡潔大色塊時,你會發現黑白灰棕的衣服越來越多,雖然很有高級感,但看久了可能你自己也會覺得膩味。

ins 博主 Annemiek Kessels 的日常穿搭。

Annemiek Kessels 的風格就很利落大氣,但也看得出她的單品利用率非常高。

因為這一類簡潔大色塊的衣服真的太百搭了,所以幾乎不需要怎麼費心就可以搭得很好看。換種角度而言,簡約過頭反倒顯得普通了。

▍ 如何改進突破,繼續提高?

關於如何改進突破,這段時間我也有思考過。

首先是顏色。其實只要保持簡約,除了基礎色,符合個人氣質的磚紅色、墨綠色、土橙色等,也都可以嘗試。

圖案花紋上也可以不局限於單一色塊。色彩對比不明顯的格紋、印花也都可以嘗試。

之前這一套磚紅色的穿搭,很多讀者也很喜歡,一是因為這一套的裙子沒有很花哨,外套也是單一色塊,沒有破壞風格,同時又很襯我的膚色:

其次是配飾。鞋子其實不那麼建議用作撞色,包包是一個比較好的切入點。另外耳飾也可以用作點綴。

最後是表情。走利落大氣路線的姑娘往往會比較冷淡,可能會顯得親和力不足。我的個性也比較慢熱,但沒有國外博主的那種冷酷感。

所以在某一些穿搭中,我也可以用眼神和笑容來適當平衡穿搭上的冷淡,增加一點女性化的優雅。

雖然明確了風格路線,但我也希望不被利落大氣這一種固定的風格形式化地綁架,可以結合當下的心境,把時尚作為一種情緒表達的方式。

今天的推送,其實像是一份針對我自己的「讀者分析」,把我這段時間對自己的風格思考分享給大家,從認識自己——提高自己——突破自己這幾個步驟慢慢來著手細化自己的風格。

如果大家都能最終找到「寫著你的名字」的風格,一定會有莫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可能你也會好奇,為什麼有的衣服沒那麼適合我,我還要穿呢?

說實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認為自己比較高瘦,一直有種「穿什麼應該都還行」的錯覺,而沒有更去精雕細琢地思考細化出更強烈的個人風格。(大家可以引以為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VlUPG4BMH2_cNUgh64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