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坐著等來的:11年前買入50萬格力,一直持有到現在賺了多少?

2019-10-09     主題獵手鴻飛

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李玲瓏(k63078),每日更新大盤熱點,行情研判,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遊資戰法,解套戰法等操盤策略,乾貨源源不斷。

打開軟體,股價用前復權形式來看,格力電器在最早期的1996年時,股價是負的5元以上。

為何會出現-6.08,-5.73這樣的數字,這是因為當初買格力,假若是每股10元,總共花費1006(含交易手續費)元。格力電器經營好,好幾年都會給高分紅還有配股。格力電器的股價也一直在上漲,2017年7月每十股紅利18元,2016年7月每十股紅利15元……這些年來,頻繁的分紅,讓最開始買入的價格都回來了,最後還白撈錢,股價還上漲,如此一來算出是負數。

10年前的這個時候格力股價在15元左右,我們取一個值按照當時15元的價格買入,那麼50萬元可以買入33333股,為了方便計算按照33300股計算。

其中格力電器在09年6月3日每10股增5股,33300股變為49950股,10年7月13日10送5,之前的股數變為74925股,15年7月3日10增10,總股數變為149850股。

按照11月22日盤中的價格,格力每股價格約為38元,則總金額為569萬元(後邊的零頭就不算了)。當初的50萬元已經變成了569萬元,而且這還只是計算的股票沒有計算分紅,格力的分紅也是很厲害的,如果算上現金分紅可能還不止這個數。

統計了一下近年來格力的分紅每年的具體金額就不列出來了,當時的50萬元的格力股票到今天的總分紅數字達到了100萬左右,那麼加起來總金額為669萬元,當初的50萬元增長了13.38倍。

如果當時誰這麼做了並且格力的股票拿到了今天,可以說光靠每年的20多萬的分紅都可以吃喝不愁了。但是這些都是過去的事情我們現在再糾結於當初為什麼沒有買格力的股票沒有意義,同時也很難有人拿著一隻股票10年不丟,這需要很大的決心和毅力。放長時間來看看來只要選擇了好的公司價值投資還是很厲害的。

只看標題的話,可能大家更關心的是什麼樣的股票,能夠成為像格力這樣的長線牛股。

個人認為,從格力行業屬性來看,它是家用電器,並非周期性行業,也有一定的抗跌性。為什麼鋼鐵、有色、煤炭等行業不怎麼出長周期牛股,而像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釀酒等板塊出現的比較多呢?這說明選對行業,就更容易成功。

第二是格力電器做到了小微行業的龍頭。說到空調,大家想到的是格力造。格力在市場上很有影響力,而且公司經營能力好,對待股東非常負責任,是形象好、口碑好、盈利好的公司,股價自然不虧待。格力電器的成功,給我們的啟發式選對行業,選准龍頭股。

持有格力10年賺669萬,那麼目前A股有很多2元左右的低價股,可以可以布局10萬,做中長線布局?

兩市三板共計3500餘家上市公司,其中3元以下的上市公司有176家,最低價格為1.14元/股。要說投資性,不能說沒有,也不能說具有,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為什麼這麼講呢?牛市行情來時,絕大部分的股票都會呈現上漲。而熊市或者震盪市中呢?更多的是下跌,沒有行情。如果有20萬的資金可以投資嗎?

以下是動態市盈率低於20倍的低價股:


漲停板一進二,次日競價分析能否漲停

如何通過觀察集合競價,來對首板之後,次日打板的成功率做出預期。也就是如何在集合競價的時候,最大限度確定今天能否二度漲停,出現二連板,並有較好的溢價空間。喜歡打板追龍頭的朋友,請認真閱讀。

首先,有一個指標是最重要的,就是昨日漲停的極限成交量

所謂極限成交量,就是昨天它漲停的時候,一分鐘最大成交量(通常是打板瞬間。)

一、邏輯假設前提:

1、個股題材有預期

由於在二板集合競價買進,是博弈當天漲停連板的機會,如果題材僅僅兩個漲停空間,那就沒有參與價值。即便你強行買進,當天不能漲停,其他人做接力三板或者反包的意願都很低,所以題材預期非常重要。

2、首板需要放量

首板放量,說明市場存在一定分歧。這種消息預期驅動的題材,啟動時出現分歧,題材反而走的相對遠一些。

相反,如果首板當天邏輯就迅速發酵,縮量暴漲,次日反而不利於接力。

二、次日競價需要觀察什麼?

集合競價主要關注成交量、高開幅度和競價分時;盤中觀察量能是否放大、分時形態以及市場承接。

這裡競價分兩種情況考慮:

1、成交量

集合競價成交量放大到和首板漲停爆量相同最佳,如果放大到2/3也可以,最差也要放量到一半,如果縮量就沒有參與價值。一定要爆量,就是看漲停瞬間分時成交量柱的高低。

2、高開幅度和分時

高開幅度主要兩個方面,開到3%-5%,或7%-9%有一定價值,競價開到6%左右是雞肋,既不如高開7%-9%證明了強度,也不如高開3%-5%位置相對安全。

(1)高開3%-5%

一個漲停的溢價高開到這個區間並不出奇,說明人氣一般。成交量至少要放到一板當天漲停爆量的一半,否則沒有價值,競價承接太低容易開板被砸。

競價分時常見兩種。第一種是重心逐漸下移,不佳;第二種重心平穩,最佳。對應的案例有銀江股份和中房地產,兩者競價均放量,但分時不同,最終的結果也不同。

(2)高開7%-9%

高開到這個區間,說明市場承接好,資金認可度高,開到這個區間需要放量,至少要放到首板當天漲停爆量的2/3以上,放大到一倍以上最好。

競價分時常見兩種,第一種臨近競價結束小幅下砸,最佳,第二種臨近競價結束,資金搶籌,偏中性。

第一種分時,要注意最後一秒鐘下砸幅度,振幅不要超過3%,最後一筆如果導致股價從漲停到+6%,就不太好了。

第二種分時主要從市場強弱以及板塊是否存在分歧判斷。市場強勢,這種搶籌手法,當天很容易封穩,如果市場偏弱,很容易被砸廢。

如果首板存在分歧,龍頭股次日競價搶籌容易將板塊從分歧帶到一致,這是好事。但如果首板當天板塊已經足夠強勢,說明分歧較低,那次日最佳競價分時應該是第一種漲停附近開,但如果是第二種,就說明市場認可度不高了,那參與價值也不大。這裡是個反證法。

四、最後總結一下:

二板集合競價,高開幅度越大,成功率越高。主要觀察成交量、高開幅度和競價分時。

1、當股價高開3%-5%。競價成交量放大首板爆量一半以上,分時重心平穩,容易實現二連板,一定要選龍頭操作。

由於此時確定性更強,競價可以打一定倉位用來觀察確認,出現二板可以加倉,失敗則放棄。

2、當股價高開7%-9%,如果臨近競價結束下砸,成交量放大到首板爆量一倍以上最佳,分時跳水不宜超過3%;

如果臨近競價結束資金搶籌,成交量放大到首板爆量半數以上最佳,還需要看市場強弱。逆情緒搶籌拉升最佳,從分歧到一致,當天封板問題不大,從一致到一致,容易炸板。

由於此時開盤很容易秒板,掃板通常來不及,競價就可以考慮介入,倉位適當控制,高風險高收益。

捕獲龍頭股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龍頭股創造的利潤要遠遠高於其他股票,抓到了一支龍頭股,就相當於找到了一座金礦。

因此,在捕捉龍頭股的時候,我們要把握一下幾點:

一、優先分析大盤環境

在大盤相對安全的狀態下做個股,成功率才大,才能更輕鬆地在股市賺錢。大盤在以下幾種情況中,可以適當重倉操作:大盤呈多頭排列,這是炒股最佳時間段;大盤在長期大幅下跌尾端時,有重大突發利好消息時;大盤在牛市時或大盤向上時。這幾種情況是捕捉龍頭股的最好時機,大部分利潤都是這些時候獲得的。

二、重點關注盤口特徵

捕捉龍頭股時應重點分析個股的盤口特徵:

(1)在分時圖上,龍頭股走勢流暢且有連續性放量向上攻擊,當天股價在分時均價線上方運行。

(2)如果把龍頭股與大盤分時圖疊加一起來觀察,其分時圖會領先大盤上漲。

(3)投資者可以藉助軟體,可以從中發現一些龍頭股的線索。漲幅排名、委比排名、漲速排名、振幅排名、量比排名和成交額排名等等。

三、擒賊先擒王

要買就買龍頭股,跟分股堅決不要碰,因為龍頭股具有先板塊啟動、後板塊回落的特性,所以,跟風跟漲股的安全係數和收益偶讀遠遠小於龍頭股。因此,炒股要做到「擒賊先擒王」,與其追買跟風股,不如追漲龍頭股。

如果說龍頭股是地地道道的龍,那麼龍頭股後面的老二也勉強成為龍的話,那麼其他跟風、跟漲股就是跟屁蟲。跟風、跟漲股市跟著龍頭股一定漲的,他們生活在龍頭股的羽翼之下,一般情況下,也會有不小的漲幅,但是由於跟風股受不了壞消息的打擊,所以跟風股很容易在大盤調整的時候快速下跌。

在一輪行情中,投資者對龍頭股進行操作,才可以實現較高的利潤,因為龍頭股漲幅大。通常情況下,建議投資者買入龍頭股,如果龍頭股因為漲停買不到的話,可以考慮買龍頭股老二 ,但不建議買其他的跟風股,除非迫不得已,因為是蟲它就成不了龍。


短線成功追漲的原則

股市中既有中長線投資者,又有短線投資者,兩者在市場當中的地位同樣重要。對於短線投資者而言,追漲不失為一個獲得利潤的妙招。短線投資者追漲時要遵守以下幾項原則。

1. 注重趨勢,順勢而追

順 勢而為是最重要的追漲原則。一旦一個趨勢得到確認,投資者即可緊緊跟隨,直到趨勢發生逆轉。短線客最忌諱下跌趨勢中的股票,他們不輕易談論抄底,因為抄底 意味著與趨勢為敵。短線追漲忌跌勢追漲,因為在大盤跌勢兇猛時,個股難有作為,再好的股票也難敵大勢,逆勢上揚的個股是很少見的。

2. 注重盤整時間,越長越追

盤 整的時間越長,其向上突破效果越佳,突破後的上升幅度也越大。投資者在注重盤整時間的同時,還要注意突破後的放量情況,如果是放巨量,那麼往往是假突破; 但是只要放量適中,投資者就可追漲。如果追漲後遇到個股回抽確認,投資者不要擔心,應堅定持股,回抽確認後,該股會重新踏上升途。

3. 上漲才是好股票

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情況為世人所知,而主流資金(莊家)才是值得關注的對象。在很多情況下,主流資金的動向反映出上市公司的前景。另外,即使是業績優良的股票,假如不為主流資金推崇,股價也難以走高。因此,投資者在追漲時要密切觀察資金流動的狀況,要結合資金動向進行判斷。

4. 追隨熱點和龍頭股

每 一次大行情的爆發都是先由一個熱門板塊帶起來的,而每個板塊又會有領漲的龍頭股。市場的熱點和龍頭股是主流資金的集散地。龍頭股的表現不僅會左右該板塊的 發展,而且會影響大盤的走向。短線追漲的目的就是要追逐熱點板塊的龍頭股,當一輪行情來臨,確認了主流熱點後,只要龍頭股上漲,投資者就可追漲。

5. 敢於追漲價位較高的股票

一般來說,一隻股票的股價之所以連續走高,肯定是有內在原因的。從表面上看,該股價位較高,但一段時間之後回頭去看就會發現,那時價位還很低。因此,投資者不要因為部分個股升幅已高而不敢追,往往市場主力就是利用這種散戶心理,輕易地把股票推高。

6. 喜新厭舊,追逐新熱點

緊緊抓住市場熱點,一個熱點消退之後,再追逐下一個熱點。這種策略實際上迎合了市場規律。比如,浦東熱點、績優熱點、地產熱點、網絡熱點,市場不斷推陳出新,投資者在追漲的時候,應該喜新厭舊,追逐新熱點。

7. 短線追漲時要注意多看少動

投 資者可以通過看成交量來判斷股票的漲勢,具體分兩種情況:(1)凡是在底部,包括階段性底部放量的股票,可大膽追進。底部放量是該股剛剛啟動的標誌,最為 安全;階段性底部是該股調整結束,轉為第二浪的拉升,漲幅最大。(2)下跌放量。雖說有大量拋盤,但也說明有大手筆承接,很可能是機構之間換手或莊家在刻 意震倉洗盤,也可追漲。投資者還可以通過看消息來追漲,那些受到利好消息刺激的個股,最好暫不要追漲,等市場消化了這個利好消息之後,再行追漲。投資者在 追漲時還要看底,因為底部形態決定了追漲操作的核心—效率和風險。從底部向上追漲,上升幅度最大且效果最好;而追一個規模較小的底部,往往上揚空間不大, 獲利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股市贏家箴言

股票為什麼會漲?因為他正在漲,漲升的原因是因為有人買,第二個會漲的原因是因為沒有人賣,有人買會出現量大,沒有人賣會出現量縮,所以,大量上漲,量價配合是常態,籌碼鎖定,量縮價漲,你也要接受,因為股價在漲。

操作只有兩種,一是趨勢,二是轉折。能在趨勢之外,又抓到轉折,天下第一美。如果抓不到轉折,那就順勢而為,也不會太差。如果不尊重趨勢,老試想抓轉折,那就要常念ㄚ彌陀佛。沒有趨勢又沒有轉折呢?等著現金跟你說掰掰。

貪婪,就是貪均線上的高點,怕賣不到高點。恐懼,就是怕買不到均線下的低點。均線只能讓你吃到魚肚,魚肚之外還想要頭尾通吃,太難。

操作就是簡單的事,重複的做。除非盤中有不得不處理的理由,通常以收盤價決定。在市場上要贏,不是在短進短出中得到勝率,因為短線上的勝率,只是心理上的滿足,最好的操作法是,做好資金管控,逮到一個好機會,重倉操作,讓你的資金快速膨脹起來。量價不配合的背離走法,就不是可以重倉操作的時機了。

所謂的重倉,當然就是下重注的意思,但是重注並不是一把就下下去了,而是也有試盤,趨勢對了,順勢加碼,再加碼。操作方式有逢低布局和轉強買進兩種。 股市要贏,確實需要一點命,但是,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不是嗎?

只要控制風險、利潤自然會跑出來。跟著量、價、均線走而已,因為量、價、均線是大盤的母親。有量有價,跟著錢潮走就對了。一切跟隨趨勢,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大盤是個股漲升的背景,看懂大盤,操作個股一樣可以輕鬆自在。方法會了,觀念通了,任何商品都是一樣的。如果一種方法,一種觀念只適用於單一商品,那肯定會效用有限。

股市最大的動能是資金,沒有資金就沒法推動股價。股價會往阻力最小的方向走。只要照顧好虧損的部位,獲利的部位會自己照顧自己。低買高賣是股票贏家的真理,但是何處為高?何處為低?高之後還有更高,低點之下還有更低,為了這個高低,還真傷透多少腦筋。股票買賣,不求買在最低,不求賣在最高。

中多、長多的格局,短線的下跌,只能看是回檔,回檔就是等買點。誰保留的現金多,誰就是下一波的贏家。多頭來時,現金換股票;空頭來時,股票換現金。第一把刀,止損;第二把刀,止贏。

該買的時候買進,該賣的時候賣出,休息的時候休息,操作本來就是如此,急不得,急也沒有用。

大盤有多有空,盤勢有漲有跌,漲跌都會有信號,只要你能正確的解讀這些信號,看方向,看轉折,盡在掌握中矣。重點在明天,不是今天,明天的事,明天才知道。差別是,法有定法,知道方法的人,可以早規劃,早擬定對策。


交易的核心

交易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的過程。一個20年的資深交易員和一個2個月的新手交易員絕對不同。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交易經歷越長,交易者的水平就越高。根本原因是許多交易者用錯誤的思維方式交易股票,儘管他們有多年的交易經驗。他們不知道如何觀察、思考和總結,只是根據自己的感覺做出交易決定。然而,這不是真正的股票投機,而是一種變相的賭博!

股票交易的核心是機率思維。簡而言之,就是積極參與高機率事件,同時努力防止低機率事件。任何的交易者開倉時,他都認為他的開倉方向對市場的發展來說將是一個很高的機率事件。缺乏機率思維的交易者有兩個典型的表現:倉位過重和無止損,因為他們沒考慮到低機率事件。因此,不管一個交易者以前在股票市場賺了多少錢,只要他缺乏這種機率思維,市場就可以在黑天鵝事件把他一次性擊潰,永遠不可能再翻身。

如果我們知道在交易中要時刻保持機率思維,下一個問題是如何發現高機率事件和如何防止低機率事件。在尋找一些高機率事件時,一些交易者採用技術分析,一些交易者採用基本面分析,一些交易者採用基本面和技術共振方法。長期以來,這兩派往往互不相容,相互攻擊。事實上,任何方法都不是好的或壞的,任何一方的判斷結果也不是100%準確的,而只是一個機率。當防範低機率事件時,大多數交易者都有同樣的想法,那就是資金的管理。然而,比它更重要的是自我管理,因為大多數主觀交易者的一致性很差。

參與高機率事件實際上分為兩個過程。首先,我們需要找出什麼是高機率事件,其次,什麼時候參加高機率事件。本質上,前者測試交易者選擇品種的能力,而後者測試交易者選擇時間的能力。眾所周知,股票品種具有同時上漲和下跌的特性。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在上漲時,我們有時會選擇生產更多的鐵礦石而不是螺紋鋼?這是因為,根據基本面分析,我們認為鐵礦石比螺紋鋼有更大的升值空間。既然我們根據基本面分析來判斷商品在後期會上漲,我們為什麼不選擇進入呢?這是因為基本面分析的作用在於品種的選擇,而准入時機的選擇,需要技術方面給我們一個明顯的准入信號。

許多交易者混淆了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的角色,因此操作相當混亂。事實上,基本面分析的主要功能是品種選擇和方向判斷,而技術分析的主要功能是進入和退出時機的選擇。許多技術分析師不認同基本面的分析師。一些人認為基本面分析是事後才想到的,而另一些人認為散戶投資者無法理解基本面。事實上,基本面分析是用演繹的方法來判斷市場趨勢,而技術分析是用歸納的方法來判斷市場趨勢。前者基於嚴格的邏輯推理,而後者基於歷史會重演的假設。然而,交易不是一門科學,所以基本面分析並不總是有效的。同時,歷史不會簡單地重演,所以技術分析也同樣並不總是有效的。因此,兩種分析方法的判斷結果都只是一個機率。

聰明的交易者總是持有機率思維。他們通過基本面分析發現高機率事件,並利用技術分析給出的明顯信號,去參與高機率事件。同時,為了防止黑天鵝事件,他們知道如何做好資金管理工作。為了表示他們對機率思維的尊重,當他們發現他們認為是高機率事件時,他們並不急於進入,而是耐心等待,等待技術分析給出他們強有力的進入信號。

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李玲瓏(k63078),每日更新大盤熱點,行情研判,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遊資戰法,解套戰法等操盤策略,乾貨源源不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FeKr20BMH2_cNUgf4u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