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乳房不僅是性別的象徵,更承載著哺育生命的使命,需要時刻被呵護和關愛,如今女性乳房健康卻面臨著一個十分殘酷的考驗——乳腺癌。在國際上,10月18日定為「乳腺癌宣傳日」,並用「粉紅絲帶」作為乳腺癌防治活動的標識,傳達「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信息。
中國乳腺癌發病率增速居世界第一,目前內地每年女性新髮乳腺癌約19萬例,發病年齡日趨年輕化,且以一定的速度在遞增。
中國式」乳腺癌有三個特點:
一、發病年齡早,年輕患者相對較多,35歲以下約占15%。
二、就診病期晚,很多患者就診時已經是3期和4期。
三、大城市發病率高,尤其是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
根據海慈醫療集團普外科甲乳專業刁其先副主任醫師介紹,吸煙、飲酒、肥胖、精神壓力過大以及初產年齡過晚、未生育、未哺乳、多次流產等因素是我國女性乳腺癌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
我們都知道,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關鍵是早期發現。而乳腺鉬靶檢查和B超檢查是目前早期發現乳腺疾病的最佳手段。
以下八類女性應定期進行乳腺檢查:
1、有乳腺癌家族史:如果家族中有人患乳腺癌,則其他女性直系親屬患此病的危險度比沒有家族病史的人要高出4—6倍。
2、12歲以前月經初潮或行經大於40年者。
3、過食高糖高脂低纖維食物,體型過度肥胖或伴有糖尿病者。
4、30歲後生小孩、40歲以上未孕、獨身、婚齡過大或婚姻時間短者。
5、長期服用激素或使用激素替代療法。
6、有乳腺良性疾病史。
7、有放射史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
8、大量應用含雌激素的美容品、保健品者。
比起患病後的治療,預防在先更有意義,普外科副主任醫師刁其先對於女性預防乳腺癌給出了幾個建議:乳腺癌是一種慢性病,早期乳腺癌症狀不明顯,往往是無痛性腫塊、乳頭血性溢液、乳房局部凹陷、乳頭凹陷(非先天性)、乳房不對稱等,它只是被突然發現,並非是突然發生的。
乳腺癌的防治在於個人重視、及時發現、正確診斷、合理治療。時至今日,誘髮乳腺癌的直接「元兇」依舊不明,但是和雌激素水平高密切相關。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從以下做起:
1.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調整好生活節奏,保持心情舒暢。
2.戒煙,少量飲酒(每天不超過25ml白酒的量)。
3.每月自我觸摸乳房一次,時間選在月經結束後10天左右,如有異常即請專科醫生做進一步檢查。
4.對於月經來潮較早、絕經較晚、大齡未生育的女性,以及有家族乳腺癌病史(姥姥、媽媽、姨媽、奶奶、姑媽),要及早加強乳腺相關檢查(35歲以後要每年做一次乳腺鉬靶檢查+B超)。
5.避免過量服用和長期服用一些可能造成致癌危險的藥,如抗口服避孕藥、雌激素等。
6.經常進行身體鍛鍊。每周堅持4次體育鍛鍊,患乳腺癌的危險可減少50%。體育鍛鍊還可以避免造成免疫功能下降的肥胖、激素失衡等。
7.建議性生活時使用安全套等物理性避孕措施,高危人群應儘量避免長期服用避孕藥物。
8.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控制熱量和脂肪的攝入,儘量食用植物油,少食動物油和人造奶油。多食新鮮魚類、香菇、木耳、新鮮蔬菜、水果、綠色食品和豆製品。
9.定期到醫院檢查,鉬靶和彩超聯合是比較經濟的檢查方法,必要時可以進行乳腺磁共振檢查,懷疑惡性病變的可選擇穿刺活檢。
最後專家指出,乳腺癌的預防僅憑醫務人員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要加強科普,讓廣大女性了解乳房的保健知識,增強防癌意識,遠離與乳腺癌發生的危險因素,防患於未然,動員全社會呵護乳房,關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