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要好詩 王維詩歌漫談(十四):《山居即事》

2019-08-21     暢想文化

人間要好詩 王維詩歌漫談(十四):《山居即事》

文\\鍾百超

王維(約701-761),字摩詰,唐朝著名山水田園詩詩人,因篤信佛教,素有「詩佛」之稱,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王維不僅擅長寫詩,而且精通書畫和音樂,因而他的詩歌別具一格,蘇軾曾評價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種集詩與畫,詩與音樂為一體的創作風格,在中國詩歌史上獨樹一幟,堪稱經典。

王維的詩歌,藉助有關意象,表達內心的苦悶和落寞。這些詩歌,情景交融,物我一體,意境幽美,感傷仿佛又超然物外。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山居即事》)

首聯「寂寞」和「蒼茫」這兩個詞語透出孤獨、茫然、淒涼之感,「掩柴扉」,暗示離群索居,孤獨寂寞;「對落暉」,便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惆悵;頷聯的「遍」和「稀」,是鶴和人的對比,一多一少,更顯山居環境的幽靜和寂寞;頸聯用「綠竹」對「紅蓮」、「新粉」對「故衣」,前者蘊含生機勃勃,後者指代新舊自然更替,實則表明作者對萬事萬物已經有了一個平和的心態;尾聯描寫農家炊煙緩緩升起,看到采菱女子滿載而歸,這一個「歸」字,暗合其歸隱不是心靈的真正回歸,而是一種無奈和痛苦。好好的田園生活,為何要離去呢?這正是寂寞和蒼茫的所在。

王維的詩歌,一方面謳歌愜意的田園生活,字裡行間卻又透露出落寞和依戀之情。田園間的萬物都是熱鬧鮮活的,唯有詩人的心是寂寞孤獨的,離不開仕與隱的矛盾與彷徨苦悶,正是這樣的心境,造就了王維的詩歌風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cJRw2wBJleJMoPMBf_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