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後,一人當面連發3問,吳聞之面如死灰癱倒在地

2020-10-01     生活中演戲

原標題: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後,一人當面連發3問,吳聞之面如死灰癱倒在地

提起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很多人都知道是溥儀,那麼如果說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漢人皇帝,相信很多人都會回答錯誤。不少人都認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漢人皇帝,肯定是大明朝的崇禎皇帝,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說到中國的最後一位漢人皇帝,其實是南明皇帝朱由榔。

朱由榔,1646年到1662年在位,歷史上稱之為永曆皇帝,他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漢人皇帝,僅僅活了39歲。

在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下,朱由榔這個皇帝,當得可謂十分辛苦,基本上一生都處在逃亡的狀態。在先開始,他先後依靠著兩廣總督丁魁楚、廣西巡撫瞿式耜,到了後來,他又跟隨者李定國、孫可望的部隊四處流浪,在清軍不斷地追擊下,從廣東到廣西,待了沒多久後,又逃亡雲南。最後,他在中國實在無路可退,乾脆跨過了國境線,逃到了緬甸這個地方。我們現在想來,也是唏噓不已,大明朝的皇帝,當年是多麼風光無限,到如今卻落到這步田地。不過,當時的緬王莽達還算講義氣,把朱由榔一行人收留了下來。

平常的老百姓,要是寄人籬下,心裡的滋味還很難受,更不用提皇上了。朱由榔在緬甸的時候,還不時望著東北的方向,幻想在中國的土地上,能突然出現一支忠勇的威武之師,將清軍趕出大明的國土,然後迎接自己回朝。可是奇蹟沒有發生,朱由榔此時,也沒有辦法重新召集軍隊,身邊也沒有銀子,只有幾十個明朝舊臣和幾百家眷伴隨左右,一切都只能靠著緬甸國王的救濟生活。

可萬萬沒想到,這相對安穩的日子每過幾天,緬甸政府內部便發生了劇變。緬王莽達的弟弟莽白,在緬甸宮廷中發動了政變,殺死了莽達,奪得了王位。這一下,永樂帝的靠山便倒塌了,上位之後的莽白,對待永樂君臣的態度急轉直下,甚至連生命安全都不能得到保障。

1661年,緬王突然發動了對朱由榔一行人的襲擊,三千精兵,包圍了包括永曆帝在內的所有漢人,眾人的苦苦哀求,沒有換來和平,所有大臣和侍從,都被殺光,只有永樂帝及其家眷被軟禁了起來。歷史上管這段著名的歷史,叫做「咒水之難」。

本來大家都想著,這次朱由榔難以從緬甸逃出來了,沒想到著名梟雄吳三桂得知了這一消息,此時他雖然已經投靠了清政府,可內心並沒有完全對清廷臣服,一聽說南明皇帝還在緬甸,便立即率領的滿、漢大軍,迫近邊界,並且派人向緬甸國王發出信件,要求在規定時間內,交出永曆君臣,否則便要大軍攻打緬甸。這緬王是個欺軟怕硬的主兒,他敢軟禁手無實權的南明皇帝,卻不敢得罪手握重兵的吳三桂。驚慌之下,立即派人將永曆帝用轎子抬走,獻給了吳三桂。

有一部史書上,明確記載了永樂帝和吳三桂之間的唯一一次見面。上面說,當時,吳三桂接到永樂帝後,便將其一行人安排在了公所,剛剛回到中國的永樂帝,一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吳三桂前來拜見永樂帝,神態很是倨傲,見到永樂帝後,也沒有行跪拜之禮。

清人筆記《行在陽秋》裡面,還詳細記載了他倆見面時的場景:永樂帝嚴厲質問,大聲說道:你是誰?吳三桂被永樂帝嚇到了,他沒想到永樂帝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用這樣強硬的語氣和自己說話,他低頭回答到:我就是吳三桂。永樂帝聽後,連發三問:「汝非漢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甘為漢奸叛國負君若此?汝自問汝之良心安在?」這意思就是說:你是漢人嗎?你既然是我大明的臣子,為何要欺君叛國呢?你現在自己問問自己,還有良心嗎?

永樂帝的這三問,字字誅心,直戳吳三桂的心裡,屋裡鴉雀無聲,「緘口伏地若死人,左右扶只出,則色如死灰,汗浹背」,誰都沒想到,吳三桂聽完竟然倒在地上,不能站立。左右隨從見狀,連忙將他攙扶了起來,這時才發現這位大梟雄連站都站不穩了,只好將他架了出去。從此之後,吳三桂再也不敢和永樂帝見面了。

隨後,吳三桂又派人,將永樂帝轉移到了昆明,沿途很多老百姓看到昔日的大明天子落得如此地步,紛紛駐足落淚。原本來說,永樂帝應該被押解到北京,交給清朝皇帝發落,但吳三桂擔心路途遙遠,有意外發生,便上奏了朝廷,將朱由榔父子處死。

一開始,吳三桂想把永樂帝斬首,但是這個決定遭到了很多將領的反對,甚至包括了一些滿族將軍。定西將軍愛星阿提議,說永樂帝曾經作為中國的皇帝,如今要是行斬首之刑,有些太過悽慘了。應當賜其自盡會好一些。安南將軍卓羅也卻說:永樂帝最好留全屍。

就這樣,朱由榔被抬到了一座山坡上,幾名士兵,用弓弦將其絞死。隨後,屍體用柴薪進行了火化,只留了幾處回去作證。而當地的老百姓,則偷偷將剩餘的骨骸,葬在了太華山,就這樣,大明最後一位皇帝,悽慘的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當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Of44XQBURTf-Dn5xfI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