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現和抓住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商機

2019-08-28     最美農莊

鄉村振興戰略和城市的中產階層關係特別大,未來海量的資金要投向農村,如果你知道這個機會、抓住這個機遇,也許二三十年之後你擁有的生活會是另外一個天地。



演講人:鄭風田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教授


國家為什麼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對你和我都有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又怎麼才能夠抓住這個機遇和挑戰?當然,在抓住機遇挑戰之前,你先把它最核心的一些東西了解清楚,我想可能未來就會有很大的機會在等著你。

下面,我想從四個方面聊一聊,鄉村振興戰略會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1

去山清水秀的地方投資或者居住

我經常去歐洲,發現他們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歐洲年輕人進城,老年人下鄉。

年輕人進城,這是全世界的一個規律,因為年輕人喜歡熱鬧,城裡工作也多。但是老年人下鄉讓我覺得非常有意思,義大利羅馬的郊區,農村建得非常漂亮,跟中國的農村差不多,但在這裡會發現有很多老人,他們原來都在羅馬市工作,退休了之後覺得羅馬市太熱了,所以到郊區買一棟房子在那養老。

我去年到德國的鄉村小鎮上也發現這個問題,老年人在鄉村的小鎮上,一方面為農村帶來了人氣,另一方面也是一種城鄉的平衡。鄉村振興一定要實行城鄉融合,就是城中有鄉,鄉中有城。

中國有一億多年滿60歲以上的退休老人在城市生活,如果未來我們把鄉村建得非常漂亮,他們能有機會到農村去養老,我想很多老人應該願意到農村去。因為農村的居住空間要比城市大很多很多。

我們國家的大都市拿到世界上,無論從繁華程度還是安全角度都非常好,但是我們的農村和已開發國家的農村相比,還是有差距的。我們國家為什麼要實行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通過建設,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

那麼,這次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和城市的中產階層有什麼關係呢?我認為關係特別大。

從人的本性來講,人們往往希望居住的環境越來越廣闊或者是越來越美好。但是我們在城市基本上大部分空間都很狹隘,還有不同程度的交通擁堵、污染等問題。如果把農村建得非常漂亮,我們就可以有一個選擇的空間。

前不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提出,首先要做發展規劃,要打破一切目前城鄉發展各種要素流動的阻礙,這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這個戰略提出之後,國家應該是一個整體的規劃,很多制度會相繼出台。

當然這個政策目前還在研究制定,比如半年前中央相關部門出台文件,允許在農村的集體建設用地上建房子出租,過去我們城裡人不准到農村去買他們的宅基地和房子,但是現在你可以去租房子。實際上那些山清水秀風光好的地方,現在價格非常低,如果大家有這個想法,想去農村投資或者是未來想去居住,這可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2

城裡也可以有村莊,都市裡也能放牛


鄉村振興和農民工進城是不是矛盾的呢?我覺得實際上是不矛盾的。有時候你可能會問:我們過去搞城鎮化,後來又搞新型城鎮化,怎麼現在搞鄉村振興了呢?我想這兩個不矛盾。因為我們國家過去大量人住在農村,經過改革開放有不少人到城市生活、打工,所以這些年城鎮的發展突飛猛進。

如果大家都往城裡去,最後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城市病問題。就像我原來去過的一個城市,比北京還堵,本來可能正常20分鐘的路,最後走了兩個小時。實際上,這些年城市化導致的城市病還是比較嚴重的,單一的農村人往城裡跑,城裡人下不去,所以才導致了一頭沉。

如果鄉村振興戰略把我們的鄉村也建得很美好,城裡的一批人到農村去,這樣城鄉實現融合,城市病也解決了,鄉村也有人氣了。所以,鄉村振興戰略和城鎮化不是矛盾的,它是一個相輔相融的過程。

另外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是我們國家要進行城鄉的融合,按我的理解它有另外一個內容。比如你要到日本去,又一次我在大阪,就發現有一些都市裡的村莊,這邊是高樓大廈,那邊有一塊農田。日本有土地管控政策,這個土地一旦作為基本農田就不准動。正是這樣一種政策,讓城市的人能得到很多的體驗。以後的城市發展要吸收一些鄉村的東西,在城市也可以有一些都市裡的村莊,都市裡能放牛。



3

鄉村,它不純粹是一個農業生產的地方


在村莊人們也想享受到城市裡的生活品質,比如道路都是漂漂亮亮的,廁所是乾乾淨淨的,冬天的時候也有暖氣,想上網的時候也有Wi-Fi,手機也都是有信號的,這些內容實際上在我們國家的農村有時候不太容易實現,所以說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和建設還有很大的空間。

這也是為什麼之前提農業現代化,這一次又加了一個農村現代化的原因。實際上鄉村在歐美日這些國家,它不純粹就是一個農業生產的地方。

現在總是提一個詞叫「多功能性」,什麼是「多功能性」呢?

第一,因為有耕地,是農業生產的地方。第二,是農民居住的地方。第三,如果建得非常漂亮,還可以是城市的後花園,大量城市居民在節假日或者休閒日旅遊觀光度假的地方。第四,可能是未來大量年滿60歲的城市老人養老的地方。


後面兩個職能,在日本、歐洲的很多國家已經實現了。第三個職能,鄉村旅遊這幾年發展很快,但是也剛剛興起。第四個職能,城裡人什麼時候能到農村養老才剛剛開始,還有一個很大的提升空間。

怎麼才能夠吸引城裡人到農村去養老居住呢?最大的挑戰就是農村的硬體,這也正是提出農村現代化的原因。國家提出來就是希望讓農村居民也能享受到和城市一樣的生活質量,也為未來的城市居民打開了很多機會之門。

4

未來將會有海量的資金投向農村


十九大提出讓農民的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且長久不變,在此基礎上第二輪承包期結束再延長30年,為什麼這樣?

它有多方面的意義,一方面中國的土地非常稀缺,我們人多地少,所以土地對中國人來說太珍貴了。

怎樣才能把我們最稀缺的資源利用好?農民的社保水平沒有城裡人高,土地某種程度上就是農民的社保,他家裡有十畝地,就靠這十畝地,至少肚子溫飽問題能解決了。國家把農村土地交給農民並且長久不變,主要原因就在這。

當然,土地在農民手中也能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有些涉農企業想到農村拿地,但國家並不鼓勵,因為它拿了地之後,可能就開始搞各種各樣的非農產業了,這樣就會影響國家的糧食安全。所以地放在農民手裡,能保證我們近14億人,我們的飯碗能端在自己手裡。這一點對國家、對城市消費者、對農民都非常重要,所以土地第二輪承包期結束後再延長30年顯得尤為重要。

與此同時,很多人到城市打工,土地卻還在那閒置著,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國家提出了「三權分置」,「置」是設置的置,「三權」就是指集體所有權、農民的承包權和經營權。

中國的農村土地都是農村集體所有,後來1978年把土地都包給農民了,那時候叫承包經營。在此基礎上,把農民的承包經營權又分割出來一個權利——經營權,農民可以繼續保持這樣一個承包權,但是經營權你可以流轉出去,這就是「三權分置」。「三權分置」好在哪兒呢?

比如,我作為一個農民到城市打工去,我的土地不敢輕易放棄,所以「三權分置」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我的承包證在我這,可以簽一個和約把經營權轉出去,種我的地是經營權,這樣種地的人也高興,有一個合約,農民也可以放心地在城市打工,因為承包權還在你手裡。

所以「三權分置」就希望把我們國家在城市打工的人的地流轉出去,讓其他願意種地的人種。把土地流轉出去,一畝地一年還能拿到500到1000的租金,他家裡有十畝地,還能掙1萬多塊錢。當然,如果在某一天我失業回到農村,因為承包權還在我手裡,還可以把經營權再收回來,這就是對農民的好處。

總結一下,鄉村振興戰略的影響不是五年,而是相當長一段時間,它帶來的機遇也是相當吸引人的,未來我們的農村將更加如詩如畫。

可能未來海量的資金要投向農村,如果你知道這個機會,你抓住這個機遇,也許二三十年之後你擁有的生活會是另外一個天地。希望大家能好好體會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容,爭取在未來擁有更美好的生活。

註:圖文素材源於網絡,由最美農莊編輯整理,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公眾號平台:最美農莊(ID:Farm_plan)

商務合作:17813279513(同微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OX312wBJleJMoPMS5e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