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無奈:我們雖年輕,但身體怎麼不如父母當年?

2019-12-09   小煥說健康

「熬夜會死」、「熬夜會禿」

是一個令很多人恐慌的話題。

大家都知道晚睡會影響健康,

但依舊走火入魔似的堅持「修仙」。

於是——

有人刷刷刷,刷我的朋友圈……眼睛瞎了。

有人浪浪浪,浪到後半夜……腦溢血了。

01

中國年輕人熬夜是普遍現象


事故並非孤例,別說是因為熬夜腦溢血,因為熬夜猝死的人,也不在少數。去年,36歲的張斌,凌晨一點發完最後一封工作郵件,張斌對同事李麗說:「我有點不舒服,先回去休息下。」


那個時候,張斌已經滿臉煞白,汗如雨下。


回到酒店以後,得知項目報告未獲審批,張斌只好又爬起來協調工作,肚子有點不舒服,於是去上廁所,結果坐在馬桶上的時候,突發心肌梗塞,不到一分鐘便腦死亡,醫學上的說法是:猝死。


而猝死的原因正是:熬夜加班。


事實上,張斌已經連續通宵了好幾個晚上,為了完成這個項目,他經常帶著全組的人加班加點,經常加班到凌晨兩三點,有時候到五六點,短暫休息之後,上午又開始工作。


連春節都只回家休息了三天,初三開始,正常工作。


就是因為這麼連軸轉,悲劇終於發生,一個正在壯年的年輕人,居然猝死在馬桶上。


「你的生命,遠遠沒有你想得那麼強大。」而熬夜的危害,也遠遠超出你的想像。



02

空虛的人,才會不願意閉眼


為什麼很多人明明很困,很想睡覺,卻總是遲遲不願意閉眼。


因為內心空虛,生活空洞,所以你無法安然入睡。



03

熬夜與不熬夜的人區別究竟有多大


英國睡眠研究協會做了一項有趣的實驗,她們邀請了幾位實驗人員做了不同睡眠時間,機體外貌會呈現什麼不同點的實驗結果絕對讓人震撼:保持8小時睡眠的人精神狀態良好,而保持3-4小時睡眠的人狀態上和外貌上老了近20歲。


我們都知道睡眠不足危害非常大,那究竟有哪些危害?


短期記憶力衰退

學習能力下降


內分泌系統紊亂

免疫系統能力下降


心臟疾病風險增加

增加患癌風險


增加肥胖

更大可能高血壓



並且,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認為熬夜補一覺就好了,事實上,長期熬夜到凌晨,然後再補覺,並不能減少對身體的損害。


所以,實行輪班制的工作者(護士、安保人員、服務業),他們雖然在一次夜班後能補休,可是依然是多種心腦血管和代謝疾病的高發人群。


別指望著熬夜,然後通過補覺來饋贈身體。最好的健康方式,就是不熬夜。



04

熬夜的危害,遠遠比你想像中的大


怎樣減少熬夜?


「其實我也不想熬夜,關鍵是我睡不著啊。」我身邊熬夜的朋友經常對我這樣說。


其實我也曾有熬夜的經歷,畢竟要經常寫稿子。


當熬夜成為習慣時,早睡反而不習慣,於是躺在床上,睡也睡不著,索性拿著手機刷朋友圈,刷微博,看電視劇,一看,又到了凌晨兩三點,還是在熬夜。


但是,當你真正下定決心不再熬夜的時候,還是有很多方法能夠扭轉你的習慣:


1、把床只變成睡覺的地方;

2、手機不帶進臥室;

3、不強迫自己睡著,睡不著時別心急,越心急越睡不著;

4、睡前讀一本枯燥的書;

5、睡前3個小時不要進食;

6、經常清洗曬被褥,有陽光味兒的被褥能讓你更快入睡;

7、不要捨不得花錢買貴的枕頭,枕頭很重要,非常重要;

8、遠離刺眼光源;

9、如果還睡不著,可以放一些有節奏的聲音,會集中你的注意力,帶你入眠。


正如作家艾小羊說的那樣:


「普通如我們,對自己最好的投資是晚上十點上床,早晨六點起床跑步。你討厭的人,你要比他活得長;你現在做不到的事,50年後可能根本不叫事兒。」


願你的奮鬥迎著清晨的朝陽,願你熟睡的背影對著安靜的月亮;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