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公用電話!

2020-07-24     營口新聞

原標題:別了,公用電話!

50後、60後的青年時代里

曾有這樣的「嘀嘀」聲

那是傳呼機(BP機)發出的提示音

當時,傳呼機是人們隨身攜帶的

簡訊提醒電子設備

火柴盒大小的它只能接收信息和數字

「000、200、300……」代表著不同含義

通常人們會根據接收到的數字

到公用電話亭給對方回電話

60後的毛先生對這樣的場景印象深刻。毛先生回憶說:「我經營了一家小賣部,所以對公用電話有著特殊感情。我家店裡有一部公用電話,那時候,每天很多人接到傳呼機的消息後,跑來我店裡回電話。如今人手一部手機,只有極特殊情況,遇上手機沒電了或者忘帶了手機,公用電話才能派上用場。我家的那部公用電話現在看來快要光榮『下崗』了。」

Duang Duang Duang

「老李,有你家電話!」

「老頭子,道口小賣部有咱家電話了,快去接一下,看看是不是咱媽……」

「唉!來了,來了……」

你還記得街邊小賣部老闆做「傳聲筒」的日子嗎?

「公用電話是我們那個時代必備的通訊工具。」提到公用電話,出生在80年代的李先生不禁激動起來。「我小時候,家裡沒有手機,想打電話只能去街上找公用電話亭,那時候大街小巷隨處都能找到。公用電話在那個年代起著很大作用,跟家裡人保持聯絡,跟朋友聊聊近況,都少不了它。」

現在,手機幾乎成了人手必備的通訊工具

公用電話逐漸淡出我們的視線

但它曾帶給我們的便利和充滿人情味的珍貴記憶

始終不能被抹去

「快點呀,我還沒給女朋友打電話呢……」

上大學的時候,王先生和女朋友異地相戀,一個學期見不上幾次面。當時沒有手機,兩人通過宿舍樓下的公用電話互訴衷腸。「每天排隊打電話的人很多,有的時候一排就是幾個小時。」焦急等待的心情讓愛情更熾熱,公用電話在思念和等待的長度里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60後的於女士回想起當年用過的IC電話,十分懷念。「如果現在街上還有插卡電話,我還會繼續使用。對我們這些上了歲數的人來說,智慧型手機功能很多,我們卻不會使用。以前的IC電話操作簡單、插卡就能用,很適合老年人。」

//

對90後、00後來說

公用電話是一個富有年代感的名詞

他們對公用電話的記憶是模糊的

更想賦予它新的功能

「如果公用電話能繼續被沿用

我希望它可以連接無線網絡、獲取道路情況……」

//

如今,街頭已經看不到那種插卡的IC電話了

但公用電話並沒有成為歷史

它依舊是城市發展的一個「符號」

鐫刻著社會的進步和城市的變遷

或許有一天

我們也會像找尋「公用電話」有關的記憶一樣

懷念WiFi滿格的日子

新舊事物疊代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而情感卻在人們心中有了豐沛的積澱

還記得最後一次打公用電話是在什麼時候嗎?

這通電話,你打給了誰呢?

記者 / 王夢茹 程靖雅 孫瑞 編輯 / 王夢茹

責編 / 朱琳 魏家鵬 製作 / 王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CERgXMBnkjnB-0zWxS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