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營口氣溫逐漸升高
即將開啟「燒烤模式」
朋友圈裡「 奔跑的五花肉」火了
網友表示:站著像生煎,走著像油炸,在床上是紅燒,下床後是清蒸,我們是奔跑的「五花肉 」,我們為自己帶「鹽」!
夏天「步履匆匆」
生怕高溫「快遞」遲到
預防中暑的知識咱們也得抓緊學起來
記者採訪了方大群眾醫院中醫博士汪振宇
給大家支支招
中暑分為哪幾類?
在溫度高、濕度大,空氣流動比較差的環境下,容易引發中暑。 從輕重程度上分,中暑大致分為三種類型:
1.先兆中暑,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頭暈口渴,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四肢乏力。
2.輕症中暑,主要表現為體溫開始升高,大量出汗,可能出現脈搏加速、血壓下降。
3.重症中暑,主要表現為意識模糊,體溫一般在39℃以上,大汗淋漓,顏面紅赤,可能出現肌肉抽搐或痙攣。
如何預防中暑?
氣溫較高時,應適當減少戶外活動,體質比較虛弱的人去人員密集場所時,要格外小心。高溫天氣下,戶外工作者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溫準備工作。汪振宇博士給大家兩點建議:
建議1:夏天要儘量晚睡早起
即便是晚睡,年輕人也不要超過23:00,中老年人最好在22:00之前入睡。早晨在5:30至6:30起床。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在12:00至13:00午睡一會兒,午睡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
建議2:多飲水
普通人夏季每天的攝水量約2000毫升,不要等口渴再喝水。可以根據自身體質,選擇泡一些淡竹葉、金銀花等,這些中藥可有效預防中暑。
一旦身邊人中暑 該如何處理?
首先,迅速將中暑者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其次,幫助中暑者解開衣領,進行散熱。最後,給中暑者補充一些水分,可以向中暑者身上洒水,或用濕毛巾擦拭身體。切記不能使用冰水,容易引發痙攣,甚至是驚厥。
如果中暑者狀嚴重,體溫非常高, 應及時撥打120,以防由中暑引起其它疾病危及生命。
除了身體中暑外
記得還要避免「情緒中暑」
俗話說「心靜自然涼」
天氣雖熱
願總有清涼
為你而來……
記者 / 孫瑞 程靖雅 編輯 / 潘靜
責編 / 姜姍 魏家鵬 製作 / 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