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就要吃它!3塊錢能做2道菜,多吃清熱又養顏

2019-07-05     菜菜美食日記官方號

打入夏起,西瓜、冬瓜、苦瓜、絲瓜、黃瓜就排排坐,挨個等我來寵幸。

但今天在菜市場,我卻被一枚新鮮的小瓜絆住腳

也不怪人家賣萌,在雲南,當地人確實是這麼叫它的,小瓜小瓜,嗯,聽起來怪可愛的。

其實雲南小瓜,就是我們常說的西葫蘆。它的果肉潔白,有的地方也稱它為白瓜。

以前我外婆家也種過西葫蘆,一入夏就瘋長,餐桌上三天兩頭都能見到它。

好在外婆有各種料理它的方式,所以怎麼吃也不膩。

外婆最常做的,是西葫蘆煎餅。

西葫蘆擦成絲,和雞蛋麵粉調成糊糊,下油鍋煎成餅。早餐拿它送粥吃,有滋味又養胃。

圖源網絡

北方人也愛這樣吃,他們管這叫糊塌子。

再往北一些,和我們隔著一個海的韓國,也愛吃西葫蘆餅。

除了擦成絲的做法,他們更愛切片香煎。

一片就是一張小煎餅,做起來方便省事些,而且更加多汁鮮嫩。

西葫蘆小煎餅在韓國,算得上是國民美食的級別。

韓國家庭主婦一定會做這道菜,平日裡拿來送粥送飯,當下酒小菜吃都行。每到大小節日,餐桌上也少不了它。

愛看韓劇、韓綜的小夥伴,對它一定不陌生。

在「我們結婚了」里,宋茜就為尼坤做過這道菜。之前很火的「三時三餐」里,也有它的身影。

圖源網絡

西葫蘆小煎餅做法很簡單,小瓜切片,裹上麵粉糊,下鍋煎熟就行了。

不過,說起來雖然簡單,還是有幾個小技巧要注意的。

首先是切片的厚度,切的太薄了容易煎老,太厚了又難熟,菜菜試驗後,發現還是半厘米的厚度最合適。


其次是麵糊,事先加鹽和胡椒粉調味,能避免做出來的煎餅味道寡淡。

麵粉里我還加了一些澱粉,這樣煎出來的餅外皮會更香脆些。

若是全部用麵粉,煎的時候容易和西葫蘆「一拍兩散」,而且放一會就軟塌了。

韓國人吃西葫蘆煎餅,喜歡加點青紅辣椒進去,覺得辣意很適合下酒。

嘻嘻,我也蠻好這一口的。

而且,用辣椒在麵粉糊上稍微用心地凹個造型,看起來也更貌美~

不吃辣的小夥伴,去掉辣椒圈裡的籽可以減輕幾分辣意,或者直接切絲的燈籠椒代替也行。

夏天就是西葫蘆的季節,只給你們準備一道西葫蘆菜譜,自然不夠。

今天再分享一道生拌西葫蘆給大家,也是我外婆常做給我們吃的~

可能有小夥伴不知道,其實西葫蘆也是可以生吃的,味道比煮熟了吃更清爽。

但能配得上這一吃法的,必須是嫩嫩的西葫蘆,吃起來脆生無渣,口感才算最好。

說是生拌,但拌的方式,還有點講究,要熗拌。

西葫蘆切絲碼上蒜末和小米辣,燒一勺熱油。

「嗞啦」一聲,油溫激出蒜的香和小米椒的辣,比直接涼拌來得更香。

再調個酸辣口味的醬汁,拌一拌,就能開吃。

過兩天就是小暑了,都說大暑小暑,有米懶煮。胃口欠佳,不如收下這兩個西葫蘆菜譜。

夏天吃多它,保證清爽又開胃,胃口打開了,吃嘛嘛香呀~


- 西葫蘆小煎餅 -

[ 食材 ]

西葫蘆半根 低筋麵粉2大勺 玉米澱粉2大勺 雞蛋1個 水1-2小勺 鹽1/2小勺 胡椒粉1/2小勺 小米辣2根 青尖椒1根 香菜1根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譜 ]

1.西葫蘆切成5mm左右的厚片

2.大碗里倒入2大勺低筋麵粉、2大勺玉米澱粉、3g鹽、2g胡椒粉,打入一顆雞蛋攪拌均勻

可以根據麵粉糊的稀稠度加入5-10g清水,調至麵糊濃稠順滑能掛壁即刻

3.不粘鍋內倒入少許食用油,燒至4成熱油溫,西葫蘆兩面沾滿麵糊放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

4.底面定型後翻過來,沾點麵糊,放上辣椒或香菜做裝飾,再翻面煎10秒即可起鍋

- 生拌西葫蘆 -

[ 食材 ]

西葫蘆1根 胡蘿蔔半根(可選) 小米辣1-2根 蒜瓣2瓣 鹽1小勺 糖1小勺 白醋1小勺 生抽1小勺 辣椒油1-2小勺 香油1小勺 食用油1大勺 芝麻/花生碎1大勺(可選)

[ 食譜 ]

1.西葫蘆,胡蘿蔔洗凈刨絲,小米辣切片,蒜瓣剁成末

2.刨絲的胡蘿蔔,西葫蘆放上剁好的蒜末、小米辣,小鍋放入1大勺食用油、1小勺香油燒至八成熱潑在蒜末上

3.再加入1小勺鹽、1小勺白醋、1小勺生抽、1-2小勺辣椒油拌勻

可根據個人喜好撒上芝麻或花生碎

西葫蘆小煎餅外脆內嫩,單吃的滋味就足夠美。

重口味的小夥伴,還可以蘸著韓式辣醬吃,很是香口。

生拌西葫蘆酸辣香口,不用下鍋炒,省事省心又好吃,拿來送粥下飯都不失滋味。

一份西葫蘆兩個吃法,料理的世界裡從不缺想法和創意。

平凡如我的外婆,也能為了家人變幻出多個菜譜。

而平凡的我,也因為每位雲吃飯的你們,不斷挖掘出我的每一分可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NSxMWwB8g2yegNDYD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