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舉辦「親近自然·靜心養性」文化旅遊線路產品設計大賽。在推出了研學旅行、徒步旅行和養生旅行之後,這次我們推出非遺文化美食五日之旅,不僅有紅河州非遺文化體驗,更有特色美食相伴,想體驗這次非遺、文化、美食之旅麼?讓我們隨著紅河新飛揚國際旅行社參賽線路——滇南非遺文化美食五日之旅,體驗非遺文化,品嘗紅河美食吧。
第一天
乘車抵達滇南中心蒙自市,遊覽西南聯大分校舊址,碧色寨等景點。
1938年,西南聯大文法學院曾遷來蒙自,聞一多、朱自清等著名教授曾在這裡講學。現在,西南聯大分校舊址建築早已斑駁,成為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09年,滇越鐵路通車至碧色寨,致使最初只有十幾戶人家的碧色寨,迅速成為一個異常繁忙的中轉站和貿易集市,更是成為了雲南進出口貿易的重要集散地。鐵路文化、法式建築、特色民居石頭寨在這個偏遠小村奇異融合,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這裡的一草一木都見證著百年歷史的滄桑變化;這裡的每一處斷垣殘壁都塵封著一段或浪漫、或辛酸的陳年故事。
第二天
早餐品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名小吃——過橋米線,食客在品嘗美味的同時,還能感受文化魅力。
過橋米線發源於蒙自,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成為了越吃越鮮的文化遺產,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名小吃」,蒙自被命名為「中國過橋米線之鄉」「中華特色美食名城」。
午後前往紅河縣,在途中遊覽熱帶水果園,抵達紅河縣後遊覽紅河縣馬幫古城。
紅河縣東門馬幫古民居建築群位於縣城東門街,2013年被列為國家級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主要是由東門城樓、姚初基中西合璧民居和錢二官迷宮大院等十一幢古民居組成。該建築群是紅河縣保護最為完整、最為美觀雄壯的民國時期傳統民居建築群,整個建築群既有歐式風格,又有當時中原地區的建築風格,也有江南風情,同時還雜合了當地特色,是多種建築風格的有機結合,從這裡,你可以探尋不一樣的江外名邦紅河縣。
第三天
遊覽撒瑪壩梯田,之後前往建水,游建水古城,朱家花園。
撒瑪壩梯田位於紅河縣境內,有一千多年歷史,是連片面積最大的哈尼梯田。隨著四季的變化,萬畝梯田競展風姿。
建水古城內的朱家花園是清朝當地富紳朱氏父兄所建家宅和宗祠,耗費兩代人的積蓄和心計,前後歷時二三十年,於宣統二年(1910年)才最終落成。朱家花園建築精巧,環境古樸,寓有滇南私家園林韻味,被稱為滇南「大觀園」,2013年3月,朱家花園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7月,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第四天
觀看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煙盒舞表演,還可以和非遺傳承人學習煙盒舞,體驗煙盒舞的樂趣。
參觀非遺項目紫陶工廠,親身體驗紫陶製作的過程之一——拉坯,晚餐品嘗汽鍋盛宴。建水紫陶歷史悠久,是中國四大名陶之一,同時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建水紫陶講究精工細作,尤其注重裝飾,集實用性與觀賞性於一體。
第五天
早餐後遊覽大板井,到豆腐坊參觀,吃豆腐、喝豆漿,之後遊覽建水名勝十七孔橋。
建水西門豆腐製作技藝歷史悠久,至今已有六百二十多年的歷史。用西門大板井的水做出的豆腐,味道極其鮮美,故稱西門豆腐。西門豆腐製作共有選豆、磨豆瓣、篩豆皮、泡豆、粉碎、生漿稀釋、分漿、煮漿、點酸漿水、包豆腐、壓豆腐、曬豆腐等12道工序,技藝獨特,包制講究。
建水十七孔橋也稱雙龍橋,始建於清乾隆年間,重建於清光緒年間,整座橋長約150米,寬約3至5米,橋中三座飛檐式閣樓,樓中有樓,橋樓相映,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除了嘗遍美味,我還想和你在紅河的大街小巷走一走,亦或穿行在車水馬龍的街道,領略城市的文化底蘊,感受文化的薰陶,探尋動人的非遺故事。
文丨李捷
圖 | 紅河文旅
來源:紅河文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p-DaXEBrZ4kL1ViVN1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