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財季交出歷史最佳業績 小米全面爆發

2021-05-27     大摩財經

原標題:新財季交出歷史最佳業績 小米全面爆發

作為港股科技大藍籌,小米最近一年業績進入全面增長的快車道,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利潤水平,均創下歷史新高,表現十分驚艷。隨著最新財季業績爆表,以及在美國勝訴徹底解除「制裁」警報,小米整體漸入佳境。

四個多月前,美國國防部突然宣布將小米列入「中國軍方公司」加以制裁,令外界譁然。小米作為一家非常透明的中國民營科技巨頭,完全扯不上「軍方背景」,但制裁對美國投資者交易小米股票的限制,使小米股價受到短期壓制,在一季度出現震盪調整。

這之後,小米以法律手段反擊,在美國啟動訴訟程序,並逐步取得進展。5月26日早間,小米宣布,美國法院的最終判決解除了美國國防部對小米「中國軍方公司」的認定,正式撤銷了美國投資者購買或持有小米股票的全部限制。幾乎同時,富時宣布將小米重新納入富時全球指數。

短期壓制因素消失後,小米良好的基本面表現將成為股價的驅動力。

同在5月26日,小米交出了強力增長的最新業績財報。2021年一季度,小米的營收利潤表現遠超市場預期。營收達到769億元,環比、同比分別增長9.1%、54.7%,經調整凈利潤61億元,環比、同比分別增長89.4%、163.8%,創下歷史最好單季表現。

具體來看,小米智慧型手機、AIoT和網際網路三大業務的收入在當季分別同比增長了69.8%、40.5%、46.3%,呈現出緊密聯動、全面上揚的向好趨勢。

小米業績表現如此給力,主要得益於小米智慧型手機業務的增速強勁,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增加進一步帶動IoT、網際網路業務的高速增長。小米在手機高端市場的突破,加上疫情後網際網路廣告市場復甦,也進一步改善了小米的毛利率和利潤水平,使小米業績表現超出市場預期。

總體來看,小米在上市之後推動了一系列戰略和業務、產品策略革新,以技術驅動創新,同時加快新零售渠道建設,為持續高質量發展和去年以來的業績爆發奠定了基礎,值得一提的是,小米良好的業績和愈發壯大的智能生態,為進入智能汽車市場提供了堅實財務後盾和綜合技術能力,小米的長期潛力已引發市場的高度重視。

手機市占率突飛猛進 站穩高端市場

作為核心基本盤,小米智慧型手機業務的突飛猛進對業績提振起到了明顯的引領作用。

儘管去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響,但在去年下半年華為逐漸讓出市場份額後,小米抓住了市場空檔,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增速十分強勁,已經連續三個季度穩居全球前三名,出貨量和市占率不斷提升。

今年一季度,小米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達到4940萬台,較去年四季度的4230萬台環比增長16.78%,市場占有率達到14.1%,較去年四季末的11.2%再度躍升,距第二位的蘋果僅有微小差距。

作為國際化企業,小米在國內國際市場都表現出色。一季度,小米智慧型手機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出貨量同比增長了74.6%,市場份額升至14.6%。海外市場也高歌猛進,在手機企業視為「水草豐盛之地」的歐洲市場,小米首次超過蘋果躍居第二,出貨量同比增長85.1%;在拉美、非洲這兩個新興市場,小米手機的出貨量分別同比增長161.7%、191%。

從智慧型手機廠商市場格局來看,小米、OV等正在迅速填補華為在去年讓出的市場空間。但為什么小米會成為最大的受益者?通過啟動雙品牌策略、技術創新驅動高端產品力、加速線下渠道布局等舉措提升整體競爭力,是小米能夠抓住市場機遇的重要原因。

小米上市後啟動雙品牌策略,效果正日益凸顯,無論是Redmi還是小米高端機型,這兩年產品力和競爭力都顯著提升。像今年一季度發布的Redmi K40系列僅用23天時間銷量就突破100萬台,小米11銷量則突破了300萬台,小米11Pro、小米11Ultra和首款摺疊屏手機小米MIX FOLD等新機型則不斷完善高端產品矩陣,擴大在高端市場的影響力。從市場表現看,今年一季度,小米在中國大陸地區的4000元至6000元機型市場,份額由去年同期5.5%快速提升至16.1%,小米11系列在同級別安卓手機中銷量排名第一。

小米的新零售渠道發力,對短期加速中國市場份額提升功不可沒。小米過去以線上渠道見長,且優勢不斷提升,目前線上市場份額已從2020年Q1的18.5%上升至2021年Q1的38.0%。這兩年,小米在市場空間更大的線下渠道加速變革和拓展,截至2021年4月底,小米之家線下門店數突破5500家,四個月新增超過2300家,覆蓋60%的縣級市場。據悉,小米的新零售戰略還將進一步提速,提出了在鄉鎮市場開設1萬家授權店的目標,覆蓋更多的縣級及鄉鎮市場。

從短期看,小米新零售渠道的拓展有利於加速中國區市場份額的增長;從中長期看,這將提升小米的消費者洞察能力和品牌影響力,鞏固小米取得的市場份額。

智能生態日趨成熟 網際網路業務貢獻高毛利

小米智慧型手機業務的迅猛增長,推動其智能生態平台日益完善,生態內的業務點、利潤點不斷爆發,帶動AIoT業務、網際網路業務的規模和業績一起拉升。

小米的IoT平台產品矩陣,已全方位涵蓋起居住行智能生活,基於品類多元化和產品協同效應構建了長期領先趨勢。小米空氣凈化器、智能門鎖等爆品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掃地機器人市場份額穩居前二,今年一季度小米還在境外發布了電動滑板車等高競爭力產品。

截至今年一季末,小米AIoT平台連接IoT設備數(不包括智慧型手機及筆記本電腦)已經達到3.51億,進一步擴大了智能生態的連接數量。小米智能電視在一季度出貨量260萬台,繼續穩居中國市場第一,特別是大屏電視表現尤為突出,70英寸以上大屏電視零售量同比增長超160%。

得益於智能電視、掃地機器人、電動滑板車、筆記本電腦等產品的出貨強勁,小米AIoT物聯網業務在一季度實現大幅增長,當季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182億元,同比增長40.5%,其中海外市場收入同比增長81.1%。

與此同時,小米網際網路生態的活力和商業化能力不斷增強。一季度,小米全球MIUI月活用戶數同比增長28.6%至4.25億,網際網路業務收入達到66億元。小米高毛利的網際網路廣告業務收入表現最為亮眼,同比增長46.3%至39億元,創單季新高,其中重要原因是小米高端智慧型手機用戶的迅速增長、用戶體驗的提升,帶來了更高的預裝和搜索收入。

技術創新驅動業績增長 電動車重塑想像力

小米進入業績增長快車道,特別是盈利能力的提升超出市場預期,非常重要的是站穩了高端市場。小米之所以在高端市場能夠快速發力,又要歸功於這幾年在技術研發上堅持加大投入,提升了高端產品力和競爭力,支撐了業績的爆髮式增長。

小米「三大鐵律」之一就是技術為本。小米上市之後,長期堅持的技術創新逐漸進入了收穫期,在高端智慧型手機和AIoT智能生態產品上體現明顯。

以小米11Ultra為例,這款高端智慧型手機產品在相機、影像傳感、快充等技術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小米11Ultra獲得了DXOMARK評分143分,是整個全球專業手機相機的排行榜第一名;還首發了GN2的影像傳感器,這是目前業內最大比的圖像傳感器。小米11Ultra同時首發了矽氧負極電池,手機觸電更加快,機身更輕薄,也支持67瓦的無線閃充,在無線充電行業樹立了標杆。

小米的摺疊屏手機MIX FOLD同樣擁有很多技術創新,比如採用小米自研的專業晶片澎湃C1,首發了液態鏡頭,採用小米自研的螢幕色彩校準算法來提升保證色彩還原準確度等。這些技術對提升產品力、更好滿足用戶體驗起到了關鍵作用。

目前,小米在影像技術、有線/無線快速充電技術、AI、IoT平台等關鍵技術領域上,已經建立了在全球業界的領先優勢,諸多新技術的突破又應用在小米產品上,進一步提升了小米智慧型手機、AIoT等產品對用戶的吸引力。與此同時,小米還在全生態搭建無障礙、災害預警、適老化等模塊,探索科技和社會責任融合,提高企業社會責任。

2020年,小米研發投入近百億元,今年一季度投入30億元,預計今年將超過130億元。此外小米還在不斷研發團隊規模,僅今年就計劃招募超過5000名工程師。

小米作為國內先進位造業和技術創新的代表,對未來業務戰略有更加遠大的藍圖。今年三月底,小米正式宣布進軍智能電動汽車業務,且由創始人雷軍親自擔綱該業務負責人,計劃首期投資100億元,未來10年投資100億美元造車。

小米從一開始就致力於成為智能生態平台,從手機、電視到電腦的一系列產品布局,都是圍繞空間切入用戶的交互和娛樂入口,智能電動汽車將把小米目前的AIoT生態圈延展至新的空間和入口,具備重量級的想像空間。

從尋找未來十年新增長曲線的角度,小米進入智能汽車市場也有更現實的意義。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整體觸及天花板,短期市場紅利遲早會消退,AIoT產品又屬於高度分散市場,只有智能汽車這樣的高價值、高潛力產品,才能夠抬高小米長期增長空間。

小米廣大的用戶基礎,豐富的軟硬體融合的技術能力,在關鍵技術領域的大量投資和產業鏈資源,無疑是小米進入智能汽車市場的底氣,也是其進入更廣闊發展道路的核心動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IoUr3kBAxbFhpvDAT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