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背水一戰,什麼原因迫使它游向人類的駐地,命運會如何?

2019-12-22     寵物雜談聊聊它

我們眼中北極熊的形象多數是出現在無數卡通片中,它們溫順、憨厚、可愛、忠誠,是人類的好夥伴。它們睡在冰川上的姿勢就像一個三歲孩童抱著布娃娃入眠一樣可愛,如今它們的命運卻在慢慢改變。

地球上現在大約有2萬到2萬5000隻北極熊,全世界有19個北極熊種群,分布從北緯60度開始,跨越哈得孫灣,包括阿拉斯加、格林蘭、北歐、北部國家、俄羅斯一直到北極中心的永久冰層。北極熊的數量在逐漸減少,專家預測到2050年地球上的北極熊數量會減少三分之一,然而這個可愛的物種並沒有放棄生存的機會,它們有的放棄家園像人類的駐地遷徙。

北極熊寶寶依偎在媽媽的懷抱

北極熊的驚人旅程和命運

在冰島沿岸一個春天的上午,一頭雄性北極熊的驚人旅程令世人震驚,這一天在冰島北部的斯卡加峽灣附近人們發現了一頭北極熊在駐地附近徘徊,冰島離北極熊的棲息地有幾百公里,冰島從來沒有出現過北極熊,這一情況當地居民趕緊報告給了警察,以防止熊傷人,武裝人員也被派往現場,北極熊不斷地向人群靠近,那時候沒有人知道怎麼做,是保護它還是向它開槍,資深的麻醉師過來需要24小時,從當局的角度只有一種做法,最不得已的決定,沒有辦法武裝人員採取了果斷措施。

游向人類駐地冰島的北極熊

什麼原因使北極熊離開棲息地

為什麼北極熊會離開棲息地游上幾百公里來到冰島呢?這一問題只有一種解釋就是全球變暖,食物睏乏令北極熊遠走他鄉,斯卡加峽灣的北極熊無疑是當代第一批氣候難民之一,幾十年來北極熊一直受到氣候變暖的影響,北極的冰層不斷融化,露出的草地和岩石越來越多,海冰也在減少,現如今冰層在無情的融化。

在過去800年裏海冰的厚度從來沒有象21世紀這麼薄過,氣候變化迫使北極熊不得不適應新的環境,包括溫度上升、食物減少植物生長周期與遷徙模式的變化。在這些已經支離破碎的冰山上,我們可以想像一頭北極熊在浮冰上漂移,突然間它發現自己必須不停地在海中遊動,否則就沒命了,它們會怎樣。

經過15萬年的進化,北極熊適應的是冰雪環境,而非草地,厚厚的脂肪層幫它禦寒。白色的皮毛令它與身邊的環境融為一體,還有出色的游泳技術,如果不是在冰天雪地,這些本領還有什麼用武之地呢?20世紀末21世紀初,北極熊經歷的氣溫升高是地球其餘地方的兩倍,這是由極地放大現象造成的,加劇了北極地區的溫室效應,解凍規模越來越大,而且一年比一年提前。

1979年以來,衛星圖像記錄了北極海冰的萎縮,動畫顯示項目浮冰面積最小的時候,每10年縮小8%,單單1980年至2007年間,海冰就減少了43%,這些數據在某種程度上能解釋北極熊為什麼會在冰島沿海出現。

浮冰在逐漸融化,沒有北極熊的立足之地

海洋的污染對食物鏈最後一環北極熊的危害

氣候變暖是一方面,海洋環境污染也對北極熊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這些污染物質,通過空氣,雪,雨傳播,進入北極水體,大西洋與太平洋洋流帶來汞,鉛,殺蟲劑以及化學產品,這些污染物質,進入北極水體,每年有兩三百噸汞污染,北極熊是食物鏈最後一環,正常條件下北極熊吃海獅,海獅吃魚、大魚吃小魚、小魚吃甲殼動物和浮游生物,沿著這條食物鏈直接或間接所有食物,最後都會進入北極熊的肚子。

北極地區嚴重的污染會損壞北極熊的腦組織,令北極熊無法有效應對棲息地縮小的問題。更可怕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得肝病與腎病的北極熊也越來越多。在歌本哈根歷史博物館專家通過採集北極熊毛研究,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北極熊每年的九月份會長出新毛,最大的北極熊能長6公斤毛,在它們的皮膚中發現的汞含量是近百萬分之十,它們把肝里的汞全部排出來了,它們通過長毛將大多數汞排出體外,這真是一套奇妙的調節機制。

在海洋污染的條件下生活的北極熊

人類的捕獵和海洋垃圾對北極熊的危害

但是不是所有的危機北極熊都能解決的,人類的捕獵也給北極熊造成嚴重的危害,雖然已經有五個國家嚴禁捕殺北極熊,但是美國,格陵蘭,俄羅斯,加拿大,還是為原住民留出一點配額,因紐特人的傳統捕獵活動還在繼續,原住民有的將捕獵權轉讓給富豪捕獵會得到一大筆錢,有的會自己捕獵,早些年它們以捕殺到北極熊為榮,幸好現在給他們的捕殺配額在逐漸減少,為北極熊的生存留下了一點空間。

被獵殺的北極熊

世界攝影師保羅·尼克倫曾在INS上發布了一段北極熊撿垃圾的視頻,看過瞬間讓人痛心和淚奔,在視頻里,一隻極度瘦弱、飢餓的雄性北極熊在撿拾垃圾,在垃圾堆里撿拾著一點僅有的食物,它身體消瘦,白色的體毛已經被垃圾污染,變得不堪入目,海洋的污染和垃圾的污染會使它們疾病纏身,頭骨變小,甚至出現兩性器官。

撿拾垃圾骨瘦如柴的北極熊

為什麼有些北極熊會突然離開棲息地,游到極度陌生的島國,沒人有確切的答案,但北極熊的反常行為說明該物種面臨一系列難題。飢餓、太陽、人類、海洋、生存在地球上的北極熊受到無窮無盡的威脅。北極熊過去能適應環境存活下來,它們現在是否也能適應現在的環境生存,它們的將來仍是未知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AAEs28BUQOea5Owok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