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是腦血管疾病,很多人認為腦血管正常就說明不會得卒中了,但實際上,有統計顯示,1/5的腦血管病其實來自心臟,先有房顫,和血管毫無關係。所以腦血管篩查正常,並不意味著你不會患腦血管病。」昆明三博腦科醫院專家解釋說。
與之相對的,還有另一類患者因為體檢時檢查出了頸動脈斑塊,火急火燎的來到醫院,生怕自己突然卒中了。這又是另一個誤區。
專家表示,大家往往把頸動脈檢查看做卒中篩查,其實並不是。卒中篩查是一個綜合過程,腦血管檢查和頸動脈檢查等只是其中一部分,發病與否多取決於它具不具有危險因素。頸動脈有斑塊不一定就會發生腦卒中。
都說要早發現、早治療,如果腦血管檢查和頸動脈檢查都不是確診的指標,那如何進行卒中篩查才是正確的呢?
其實,卒中篩查已經有比較系統的方法了。首先請回答以下問題,看看你是不是卒中高危人群。
腦卒中風險評估包括以下8項:
(1)高血壓病史(≥140/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壓藥;
(2)房顫和心瓣膜病;
(3)吸煙;
(4)血脂異常或未知;
(5)糖尿病;
(6)很少進行體育活動(體育鍛鍊的標準是每周≥3次、每次≥30分鐘、持續時間超過1年。從事農業體力勞動可視為有體育活動);
(7)明顯超重或肥胖 (BMI≥26kg/m2);
(8)有卒中家族史。
註:每一項得1分。
如果你的得分≥3分,或既往有腦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病史者,那就要當心了,你是腦卒中高危人群。若得分<3分,但患有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心房顫動或瓣膜性心臟病)之一者,是腦卒中中危人群;得分<3分,且無慢性病者為腦卒中低危人群。
原則上,超過40歲的人都需要進行卒中篩查,對於卒中高危人群,還需要到醫院進行風險評估。
一般來講,卒中的篩查包括:詢問記錄是否具有某些對卒中有亞種影響的高危因素,以及實施與卒中相關的專業醫療檢驗檢查並記錄結果,包括患者既往心腦血管病史、血生化檢查、神經系統檢查、頸動脈超聲檢查及經顱都卜勒(TCD)等。
具體來看可以分為6部分
01
醫師接診,病史採集,體格檢查
重點詢問有無腦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症狀,既往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心腦血管病史、吸煙飲酒史、飲食生活習慣、家族性心腦血管病史等,測身高、體重、腹圍、雙上肢血壓、聽血管雜音及神經系統體格檢查等。
02
實驗室檢查
根據病史體徵或既往有異常指標需進一步檢查者,應有針對性地進行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血液生化、凝血項、血液免疫檢查等。
03
腦、頸部血管超聲
腦、頸部血管超聲是卒中篩查、術中監測、術後隨訪的最基本、最便捷的無創性檢查,包括頸動脈超聲和經顱都卜勒超聲。
04
其他設備檢查: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執業人員應具有相關的執業醫生資格、大型超聲儀器上崗證。
05
CT腦血管造影(CTA)或MR腦血管造影(MRA)
高度懷疑為腦血管病或血管超聲檢查提示有腦、頸血管病變時,為輔助診斷及進一步評估病變程度,可行CTA或MRA檢查。無創性檢查技術檢測結果的綜合評估有利於提高腦、頸血管病變的診斷準確性。
06
DSA全腦血管造影術
目前仍為腦血管疾病診斷的金標準,但是由於此項檢查對設備和操作者的要求較高,且為有創性檢查,故不宜用於腦血管病變的初步篩查與重複性檢測,適用於腦血管病變,如腦動脈狹窄、動脈瘤、血管畸形等病變的確定診斷,明確腦出血及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因。
不過,昆明三博腦科醫院專家提醒大家,不必過度擔心,就像「有頸動脈斑塊也不一定會得卒中」一樣,很多因素需要綜合起來判斷,但高危人群如果條件允許,還是建議儘早做評估。
供稿:昆明三博腦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