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正所謂「名師出高徒」,我們的老師能力提高了,學生能力也會水漲船高,所以,師範院校的課程改革探索在整個教育領域當中一定是當仁不讓、首當其衝的。太原師範學院就是一家與時偕行,面向未來的高等院校,十多年來,學院教務及管理老師們對於教學改革的探索可以說是不遺餘力。
在新形勢下,師院課改項目組深感原有的基礎課堂空間已經無法滿足教學升級的需求,尤其是這類50-100人的講座式大教室,師講生聽的單向輸出模式下,學員們的參與感低,學員之間互動少,團隊合作和批判思維的訓練不足,內容的吸收率也存在瓶頸,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師院項目組組織展開了一次空間升級。此次升級的策劃設計和實施,針對高效率的互動教學需求和空間美學需求,根據老師們的課堂需要,完成了一套全新的升級方案。
升級後的教室
開放,平等,色彩明亮,學習隨時隨地發生
為了方便高效分組和即時溝通,空間內的固定課桌椅換成了靈動課桌椅,原來不到6平米的黑板換成了50多平方米的連續書寫牆,這樣的空間構造和設施搭配下,8組學員可以同時展開課題研討,學員之間的交互頻次瞬間提高數十倍,整個課堂的互動次數可以提高几百倍。
分組討論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表達思想,切磋,打磨,加工,總結,每一次的討論都讓學員的認知更進一步,也切身體驗到團隊成員之間的互相尊重,謙讓,碰撞,奉獻與合作。
除了互動性大大增加,教室里的板書空間也比原來增加了近10倍,這樣,可以讓幾乎所有的學員擁有足夠的板書練習空間。「不再有聚焦的黑板,不再有講台,也不再有權威,學習變成了師生彼此的分享,充分體現平等觀念,師生共同成長。」——太原師範學院老師總結到。
自從教育部2018年發布本科教育改革的紅頭文件以來,大家都在思考怎麼樣「圍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深化教學改革,推動課堂教學革命」,怎麼樣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我們國家人口基數大,教育負擔重,其實不用過多地電子化,也不必過多地往教室里堆砌設備,只需要稍微轉變一下思路,改變一下方法,激活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課堂吸收率就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變,「百聽不如一看,百看不如一做」,而在這樣的快樂互動教學裡成長起來的未來老師們,將來也一定會把更好的教育給他們的學生。
來源:游金地全媒體采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