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北京城的地標建築:若能保留下來,北京將成世界最宏偉的古都

2020-09-09     趣說歷史觀

原標題:晚清北京城的地標建築:若能保留下來,北京將成世界最宏偉的古都

我國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一共經歷了83個不同的王朝,有五千年左右的文明歷史。有一些城市因為地理位置優越、氣候良好等優勢被很多朝代都設為都城,後世人就將這樣的城市稱為古都。我國有公認的四大古都,分別是西安、南京、洛陽以及北京。在三千多年之前北京地區就出現了城市,一共出現了二十多個不同的稱呼,如燕都、幽州、大都等等,而最後的元明清三朝都選擇北京作為都城。所以北京城中現在依舊有許多古建築,讓市民體會摩登都市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古色古香。但是現在北京中有許多的古建築都是後人仿造出來的,原先的古建築有一些是因為年代久遠被破壞的,也有一些是人為拆除的。

北京古城牆

元朝忽必烈遷都大都(北京)之後,下令工匠開始修建城牆。可惜元朝的壽命太過短暫,元朝被朱元璋所滅的時候城牆還沒有修築完畢。1402年朱棣通過靖難之役成功奪取皇位之後,將明朝的都城從南京移到了北京,並且在元朝的基礎上開始修建城牆。

明朝的時候古城牆已經基本定型,之後的清朝又在明城牆的基礎上進行翻修、點綴,才建成了恢弘的北京古城牆。北京古城牆不僅美觀,而且非常堅固,1900年八國聯軍的炮火都沒能將其毀滅。北京古城牆一直都是全國人民的驕傲,可是到了三大改造時期,在吳晗郭沫若等文人的領導下,風向漸漸開始改變。

郭沫若認為被城牆框住的城市就像是沒有了自由,而且也不適合城市的繼續擴建,他提議將城牆拆掉。而梁思成林徽因等人極力反對,梁思成認為可以在西郊再建立一個新城作為新中國的行政中心,北京古城可以作為一個景點供後世人參觀,之後梁思成與陳占祥也提出了一個一體雙城的具體改動方案,史稱《梁陳方案》

最後北京古城牆還是被拆了,因為城牆十分堅固,一直用了十年左右才將北京古城牆全部拆完。當時林徽因正躺在床上養病,拖著病體也指著吳晗的鼻子大罵:「你們拆的是幾百年的老古董,等到你們後悔的時候就只能再去造假了!」梁思成終其一生都在自責自己沒有保護古城牆,他時常感嘆:「若是古城牆還在,未來的北京就是遠比羅馬、巴黎更加雄偉的古城。」

慶壽寺雙塔

元朝有一位名為海雲的老禪師深受人民以及皇帝的敬重,被譽為國師。1257年海雲大師圓寂之後忽必烈下令在慶壽寺鑄造一座9層靈塔讓大師安息。海雲的得意門生可庵圓寂之後忽必烈又下令在之前的靈塔旁邊建一座7層靈塔,這也就是慶壽寺雙塔。

在修建城牆的時候忽必烈還特意讓城牆改道也要將雙塔圈入城中。雙塔建立700年之後被拆,當時同樣也是三大改造的時候,雙塔阻礙了西長安街擴建,被郭沫若等人要求拆除。

與古城牆、慶壽寺雙塔等有類似遭遇的建築還有許多,永定門因為妨礙交通被拆;崇文門、宣武門因為要修築地鐵被拆等等。在拆除的時候梁思成一直在四處奔走,但是並沒有人能夠了解他,他急得大哭道:「每拆掉一座古建築就像是在剝我的皮挖我的肉!」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事實證明梁思成的判斷是準確的,而我們也只能在老照片中欣賞這些古建築了,這些古建築就像是「實體化的歷史」,無處不蘊含著我國古人的智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9K0cHQBURTf-Dn5rr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