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的底氣,都是原生家庭給的。
近日,我一直在追的電視劇《隱秘而偉大》迎來大結局,豆瓣評分高達8.2,作為講述國共內戰的諜戰片,在那些跌宕起伏的劇情里,男主角顧耀東(李易峰飾演)的爸爸媽媽成了最大的亮點,很多人都被這一家溫馨而又細膩的家庭關係感動。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可以稱得上一部優秀的家庭關係教育片,讓我們看到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原來能讓孩子感恩的原生家庭是這樣的,在那些懂事、樂觀、善良的孩子背後,都站著這樣的家長。
1
無條件支持孩子的選擇
故事的主線是顧耀東警局職場小白的成長史,最終成為了一名能獨當一面的優秀共產黨員。
顧耀東出生於充滿幸福的上海弄堂家庭,父親是典型的顧家好男人,母親熱心且愛嘮嗑,姐姐也十分疼愛他,家中算不上富裕,但也算得上小資。
顧耀東從小到大一直是家裡的驕傲,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名牌大學法律系高材生,以全專業第一的成績畢業。
顧爸和顧媽都對兒子有著不同的期待,一個想讓他當律師,一個想讓他當老師。
可顧耀東有自己的理想,他最終入職了上海警察總局。他想當一個人民警察,匡扶正義,保護百姓。在動盪的大環境下,這是份極其危險的工作。
雖然警察這個職業不是父母所希望的,但顧爸顧媽沒有強加干涉,而是非常支持和尊重兒子的決定。
在顧爸顧媽眼中,自家的孩子是最好的,自己孩子選擇的職業,也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顧耀東去警局報到的第一天,顧爸想讓兒子體體面面地去上班,事先把兒子的皮鞋擦了三天三夜。
顧耀東的姐姐,雖然嘴上總嚷嚷著爸媽偏心,但在外頭總是最維護這個弟弟。
而顧媽每天早晨都會備好早飯,每當有餐桌的鏡頭,永遠都是四菜一湯。看著天下雨,她會和顧爸一起拿著雨傘,到車站接兒子。
當顧耀東在警局立了功,登了報,家裡的牆上立馬掛上了那篇表揚他的報道。
雖然走的不是顧爸顧媽理想中的道路,但他們依舊全方位支持著兒子的選擇。
有些父母們的邏輯是這樣的,作為過來人,總希望用自己幾十年的人生經驗,去幫孩子安排好一個未來:
「我給你錢花,供你吃供你穿,你就必須聽我的!」
「我覺得這樣好,這都是為你好,聽我的,不會害你。」
「你的社會閱歷永遠沒有我多,聽我的總沒錯。」
如果我們過早幫TA制定好所謂的最佳路線,未必是真的為孩子好。
孩子的未來,始終是掌握在TA自己手中。
無條件支持孩子的選擇,賦予孩子的是一種內在力量,觀察那些自信的孩子,在TA的身後一定有父母的支持和肯定。
2
給孩子最堅實的家庭後盾
警察總局的工作看似光鮮,但實際上充滿了坎坷,顧耀東作為沒經驗又沒能力的小透明被人呼來喝去、各種看不起。
隨即他就從刑警二處派到了戶籍科去挨家挨戶查戶口,成了帶袖章戶籍警。
有次,他的袖章不小心被街坊看見,街坊鄰居們就把他當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言語之中充滿了看不起和嘲諷:
「戶籍警就是警局裡的蝦兵蟹將。」
「一開始以為當警察有多風光呢,沒想到就是個查戶口的。」
「連他都能進,我們掃地的和做飯的也可以進警察局。」
……
每當聽到這種聲音,顧爸顧媽都在第一時間在外頭強勢維護兒子,顧姐姐更是追著別人懟回去:
「別以為我嫁出了福安弄,就可以隨便欺負我弟弟。」
其實聽到這樣的言論,顧爸顧媽心裡比誰都難過,但他們依舊在兒子面前撐起笑容,安慰職場受挫的兒子,說起戶籍警的好:
「起初你當刑警,我們都擔心地不得了,鈔票少賺點沒關係的,就怕萬一遇到點什麼事情,我們會擔心的呀,現在終於放心了,戶籍警很安全,是個好工作。」
在家庭之外,大多數人只會關心你飛得高不高,只有做父母的會關心孩子飛得累不累、摔得疼不疼。
顧爸顧媽就是這樣的父母,無論兒子是令他們驕傲還是遇到了難題,都及時給予孩子最堅實的依靠和港灣。
父母能夠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要讓TA知道,在TA身後一直有個堅實的家庭後盾,以及隨時可以依靠的肩膀。
劇中的人物這樣評價顧耀東:
「他有路見不平、拔刀相見的熱血;權衡利弊後敢于堅持正義的勇氣。」
正是因為這些來自家庭的安全感,才能讓孩子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正義的底氣。
3
父母的行為決定孩子的未來
父母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父母的言行舉止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顧爸是典型的上海好男人,性格溫和、顧家,執行力也不差,從「一雙皮鞋擦3天」,到「炒黃金、股票」樣樣在行;顧媽雖然充滿市井味喜歡嘰嘰喳喳,但也是個善良的女人。
顧耀東從小就受到爸爸的正面教育,顧爸教育他做人最重要的有兩點,第一講良心,第二要踏踏實實,正直便在他的心裡播下了種子。
這一家人簡直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他們有個共同點:實在太熱心善良了。
物價飛漲時,從前還能實現「雞蛋自由」的顧家,這時候也只能一次買上十來個,可某天這一家人沒有商量,都不約而同地都買了失業鄰居楊會計家一大捆薺菜。
後來顧家為蒙冤入獄的楊會計湊保釋金,傾盡了所有存款,又把楊家的遺孤作為顧家的小女兒撫養。
還有顧耀東在警局行動中體現出的勇敢細心、對待街坊溫和有禮、警局暴亂時悄悄保護市民……這些善良品格,都歸功於家庭教育的滋養。
其次,顧耀東這個高材生也不是平白無故就能讀出來的。
雖然沒有特寫的鏡頭,但經常能找到顧爸在家裡讀報紙的場景,顧姐姐也是個愛好閱讀的人,平時的消遣就是讀小說。
顧耀東擅長學習,能夠在名牌大學以法學系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並且在加入地下黨後表現出驚人的能力,這絕不是天上掉餡餅。
顧耀東的優秀並非偶然,孩子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早就在TA的原生家庭中埋下了伏筆。
一則關於原生家庭的TED演講中曾提到一項長達70年的科學研究,英國幾代科學家跟蹤調查了超過70萬名孩子的一生,目的是為了探討什麼因素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把學校里表現好或者成年後健康、快樂或富有的小孩跟那些長大後活得很不易的小孩進行對比,試著從中找出為什麼他們的生活會變得大不相同。
調查結果表明:父母的行為決定孩子的未來,家庭的影響比我們想像得更大。
如果出身不好,更有可能走上一條較為艱難的人生道路;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再缺乏對孩子正確的引導,沒能給予合適的關照,孩子的人生更是雪上加霜。
而那些家庭氛圍比較好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通常有責任心、時常關心孩子心理、帶孩子閱讀、以及有正常的固定睡眠習慣……這些都對孩子有著重要影響。
每一個好孩子,都是父母的投射;每一對好父母,都是孩子的造夢者。
我們無法改變孩子的基因,但我們可以決定,給孩子怎樣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