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炎熱天氣出現這些症狀一定要注意

2019-07-30     大連天健網

天健網消息(記者 冉嬛)炎熱的夏季到來後,如遇持續高溫、高濕、強熱輻射天氣,可引起人體體溫調節、循環、消化、神經等系統出現功能改變,造成體溫異常升高而導致中暑。7月29日,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高溫天氣里,市民要密切關注是否有中暑的跡象,如出現頭痛、頭暈、胸悶、噁心、嘔吐、大量出汗、發熱、皮膚肌肉疼痛、繼而抽搐、昏厥、意識障礙等,應及時就醫。

做好防護能有效避免高溫傷害

「通過各種媒體查詢高溫預報及預警信息,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並採取相應防護措施。」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在高溫熱浪天氣下,市民應儘量避免在中午前後的炎熱時間出行,尤其注意不要在強烈陽光照射下做快走、跑步等劇烈運動。

戶外活動時應穿透氣性好、淺色衣服,有助於散熱;如果長時間在戶外活動,建議穿長袖襯衫、戴太陽鏡、遮陽帽、使用遮陽傘等,對於裸露的皮膚,塗抹防曬霜防止日光性皮炎或曬傷。

高溫天氣會使體溫升高,容易造成缺水而導致中暑,應注意及時適量補水,注意補充鹽分和礦物質,飲食儘量清淡,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同時,儘可能待在涼爽的環境里,如條件允許,應開啟空調。如果家裡沒有空調,可以藉助商場、圖書館等公共場所避暑。用涼水洗臉、擦拭身體,待在空調房裡是最好的降溫措施。

脆弱人群尤其要注意做好保護

面對高溫天氣,哪些人群容易中招呢?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說,嬰幼兒及兒童,更易受到高溫的影響,並且更需依賴他人的幫助來安排適宜的環境和補充水分。

65歲以上的老年人,他們身體機能可能無法有效地應對、處理高溫給身體帶來的傷害,身體對溫度改變的感知和響應會變得遲緩。

工作或運動強度過大的人,有可能脫水,更易中暑。與此同時,患有心臟病、高血壓,或正在服用某種藥物的人,更易受到高溫的影響。

戶外工作者如果出現頭暈、噁心、口乾、迷糊、胸悶氣短等症狀時,應立即休息,轉到陰涼處、多喝溫開水等降溫,病情嚴重應立即就醫治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eU4Q2wB8g2yegNDl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