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里漸漸消失的魚種,其中有一種尖頭厚唇的魚叫「尖頭棒」

2019-05-04     釣魚精英堂

釣魚不是那麼容易的,以往的一根竹竿打天下的時候已經不復返了,現在漁具真的是五花八門,花樣百出,但是能釣到魚依然是屈指可數。特別是江釣占據了我大量的時間,也給了我太多快樂,讓我刻骨銘心,最最難忘的還是在長江里釣「尖頭棒」一種頭尖厚唇的江魚!




川渝一帶俗語說,鰱魚頭,鯉魚尾,好吃不過尖頭嘴,指的就是這個魚!「尖嘴棒」有的地方叫漏魚、路魚、骨魚等,對水質要求高,肉鮮美,藥用,力道賊猛,垂釣手感極佳。多棲息於水流湍急的河流中以水生昆蟲的幼蟲為食;也食軟體動物中的淡水殼菜等。如今在長江里依然可以釣到「尖頭棒」魚,只是長江三峽庫區里的麻花魚,有的地方叫水米子,少了,成了天價魚,尖頭棒就冒充麻花魚。




麻花魚顏色金黃魚身柔軟,而尖頭棒顏色草魚色魚身硬。漁民把尖頭棒混在麻花魚一起,很難辨別。大江魚少,購魚商販也裝糊塗,假作真收,反正是消費者買單。十多年前我們網魚,尖頭棒不是好魚,刺多肉老,不好吃,都扔了。那時麻花魚才一兩塊一斤,尖頭棒是一種不賣的魚,沒人要,喂貓。




現在「尖頭棒」成了長江里的主釣魚種,釣魚人都非常喜歡此魚上鉤時的猛烈手感。但凡在長江釣過魚的人都知道,江里的水流比較亂,一會兒向東,一會兒向西,一會兒又靜止不動了。鉤沉到底的垂直距離估計有六到八米,如果水流帶動線組,一般會跑到二三十米開外。這「尖頭棒」就喜歡生活在潭頭的急流處,尤其是石頭多的地方。




水流急,漂定不住,就需要用大跑鉛的方法,去掉漂子,繃滿魚線看竿尖,鉤上掛河裡石頭下那種黑色的水蟲,此法屢試不爽。 靜水處也有但不多,餌料可以用60%的老鬼三合一鯉魚餌加20%野戰藍鯽,一般四月到十月之間比較好釣!江釣最重要的一環是甩杆,偷師經驗是這樣是:拉杆、出線、包餌料、手按線,松拉力器、翻開拉力器上的環、目視遠方、甩出。通常有經驗的漁者可以甩至近江中心位置。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了,長江釣魚就是這樣,魚餌半天不驚動靜,正當你大意之時,突然感覺魚線猛然被拽了一下,等你反應過來時,魚餌早已脫鉤而去。要是竿稍猛地一彎,那一定是尖頭棒上鉤了,迅速揮竿,手上的感覺告訴你遇上了大傢伙。只要魚鉤刺穿大魚厚厚的魚唇,跑魚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這「尖頭嘴」是最容易見光死的魚,因其肉質細嫩容易變質而得名,肉質鮮美,是我們小時候主要的長江江鮮。現在不多了,水壩的建設改變了長江水文環境,好多長江魚類都絕跡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OOfCmwBmyVoG_1Zrf2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