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秋(二章) ●鄧 梅(四川)

2019-11-03     天府散文


我的家鄉

說起家鄉,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定義和感情,我也一樣,家鄉是我成長的路,家鄉也像我的避風港。

她出生在筠連城下的一個鄉村上,天真爛漫,和藹可親。她長著一頭綠油油的頭髮,清新脫俗,沁人心脾。可總有一些覬覦她美色的人想要利用她去獲得財富。她擁有著健康的皮膚,淡淡的黃色,讓人覺得養眼,如果不小心淋了雨,會變得粘人;天氣晴朗時,則會幹凈洒脫,不帶走一抹塵埃。

她的一生很精細,卻只有著四套獨一無二的服飾。一年一換,如年輪流轉,確也方便了人們計算時間。春天時,她常披著一身綠色外衣,質地柔軟而輕薄,常常有人在她的衣衫下拍照留念;到了炎熱的夏季里,她便換上與她膚色相近的淡黃色紗裙,紗面清爽透涼,和她的一身比起來,毫無違和感;偶然間,陣陣涼風掠過,像是初秋來臨,而她,仿佛一位美女,翩翩起舞,悄然換裝,金色絲絨小衫在她婀娜的身姿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天氣漸漸轉涼,日月如梭,很快冬天臨至,她曼妙的身姿也變得沉重起來,身著一身雪白色的羽絨,潔白而神聖,讓人想要細心呵護她,不願玷污如此高貴。

我的陋舍坐落於她的懷裡,沒有城市裡的繁華,也沒有喧鬧的夜城,更沒有燈紅酒綠的十字路口……但我很滿足,因為我擁有著她的庇護,在她的懷裡貪婪地睡下,不願醒來。

現在,正值雨季旺盛時期。她每天享受著雨的洗禮,她的一身都在被滋潤著,勃勃生機而富有朝氣。只是,工作的不便驅使著我離開,站在她的身旁,我環視著四周,撫摸著她的每一寸肌膚,親吻著她的每一根髮絲,眷戀著她滿身的香氣,那麼迷人,讓人如痴如醉。

很久了,趁著暑假閒暇,終於溜著空兒又回到了這裡。細細回味著這裡的每一寸土地、熟悉的味道、親切的人,讓人留念。

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說家鄉是一種成長?讓人費解。我回答他,因為我在那裡生活了近二十年了,每一天都從她的身旁走過,她的每一寸肌膚都像烙印,深深刻在心底,那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幸福。每一次因為在外面貪玩,而耽擱了回家的時間,但我都會回去,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又或者在外面受了委屈,想到的唯一地方便是她的懷抱,總覺得她的懷抱才是歸屬,才有溫暖,才是心底的「避風港」。

倘若你有機會來到她的身邊,一定不要著急離去,不妨靠近她,仔細品味這令人歡喜的美好。


秋的一角

秋,就本身而言,沒有炎炎夏日的酷暑,也沒有寒冬里的瑟瑟發抖,但它卻是有著沁人心脾的舒心和安穩。

初來乍到的時候,它總是若隱若現,一輪烈日總能讓我以為它出來報個到又回去了,一場雨又能帶來一些寒冷。去工作時,走進學校,撲鼻的桂香縈繞,梯道兩邊的花台里,滿是桂花樹。金黃色的小花,一小朵一小朵的,拼湊成花團錦簇,簡直就是一場視覺盛宴。

而後,在林間小道里閒遊,偶然間飄落幾片枯葉,輕輕地,飛舞在空中,停留在衣袖上,最後落入塵埃。我伸出手去,恰好,有一片樹葉穩當地停留在手掌心裡,樹葉的莖像極了我手心的紋路,有粗有細,而葉脈是多種純色混合而成,像是偏橘黃,又像偏楓紅,也像偏墨綠,就如同人生一樣,不是一帆風順,而是很多瑣碎交匯在一起,酸、甜、苦、辣,才能夠練就出一番精彩,一道風景。

後來,人們漸漸知會了秋意,穿起了長袖。衣衫飄飄,一陣清風拂過,衣袖隨風起舞,伴隨著吹落的枯葉,如同一場秋的宴會。

初秋的清晨,讓人覺得仿佛身在仙境一般,濃濃的一層霧籠罩著整片山,依稀露出一些山尖兒,也如一句老話「霧裡見山不是山」。等到霧氣慢慢消散後,山巒才漸漸嶄露頭角,覺得眼前都清晰了很多,仿如近視眼的人,看久了模糊的東西,戴上眼鏡後,突然眼前一亮的同感。

我很喜歡秋天,因為它沒有炎熱的酷暑難耐,讓人焦躁不安;也不及寒冬的凜冽,只想蜷縮在被窩裡尋求溫暖。更多的,卻讓我覺得像是在品味,味這誘人的氣息,品這養眼的盛宴。

(圖片:網絡)



作者簡介

鄧 梅,十九歲,現居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樂義鄉,是一名幼兒教師。曾在《宜賓文學》發表散文《爺爺》一篇,榮獲筠州文藝獎。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026NG4BMH2_cNUg9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