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家窮,你不能亂花錢:吃「苦罐頭」長大的孩子,用一生去治癒

2021-05-24     愛知教學園地

原標題:咱們家窮,你不能亂花錢:吃「苦罐頭」長大的孩子,用一生去治癒

「你買這個東西都夠咱家一禮拜生活費了。」

「咱們家不富裕,跟別人家不能比。」

「爸媽掙錢不容易,別亂買東西,省點花。」

這些話,作為父母的我們是不是經常對孩子講呢?

但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跟孩子說「家裡不富裕」,一不小心會讓孩子「畸形成長」。

那麼,到底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呢?

「7塊9讓我陷入無窮的愧疚」

「家裡沒錢,你媽一個人養你不容易」

奇葩說辯手席瑞從小聽到最多的就是這句話。

有一次,席瑞和大人逛超市,盯著展架上面的那個桔子罐頭看了好久,沒忍住摸了一下,姥姥走過來猶豫了一下還是買給了他。

在回去的路上,姥姥說「這個罐頭能抵我們一頓的飯錢了」。

那一刻,席瑞除了意識到家裡不富裕,還在心裡埋下【虧欠感】的恐懼:原來我是不應該要那個罐頭的。以至於,他到今天都清楚地記得罐頭的價格是7塊9。

他在奇葩說中形容那個橘子罐頭是「這輩子最苦的罐頭」。

現在長大後的他依舊沒有改變對於窘迫感的恐懼,每次到了消費場合都有一種緊迫感,別人誇讚他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不是開心,而是「我不配」。

跟著愛知教學園地,學做好父母!我們堅持每天更新好的教育理念,全面的學習資料、高效的學習方法,因為有您的關注,才會讓我們更加努力!微信搜索公眾號——愛知教學園地,獲取更多教育經驗、學習方法、學習資料、考試政策.

現實中,有很多像席瑞這樣的人,深受「咱們家不富裕」影響,長大後變得自卑、敏感,甚至影響到親密關係。

曾經在綜藝《四大名助》中有一個「摳門大叔」九總就是深受「家裡不富裕」影響。

成家後的九總住在北京四環,有房有車,一家五口人,這其實在很多人眼裡已經最起碼是小康的狀態了。

但是,在北京,九總一家的生活費每個月居然只要幾百元就夠了!

九總是怎麼做到的呢?

早晨起床,家裡的水堅決不用,騎車10幾分鐘去單位上廁所和洗臉刷牙;

家裡的燈用最低瓦數,能摸黑絕不開燈。

一切需要充電的都在單位充好:手機、移動電源、電動車電池、山寨iPad……

給老婆一年的開銷不超過一千元;

一輛三手QQ車,沒有手剎,三檔掛不上,啟動困難,空調不開,從沒出過五環:

節目中,主持人問九總,如果中了大獎後會不會改變現在的生活條件?

九總搖頭說:「不會改變,還會像以前一樣生活」。

很多人都在感嘆,居然有人會摳到這個地步,這其實和九總小時候的經歷有關——他上中學時,父母離婚,住校的九總每次去向父母要生活費,他們都要哭窮,並把兒子推給對方。

童年的這段經歷導致,哪怕他現在有錢了,也無法輕鬆享受,一花錢就會心痛,不由自主地去算計,到處找便宜,潛意識覺得自己不配用好的東西,甚至一輩子戴上枷鎖,成為金錢的奴隸,過著打折的人生。

因此,很多人認為不應該告訴孩子家中不富裕,就像奇葩說中的反方論點一樣:

「貧窮是一種習慣和思維,不能過早壓縮小孩子的視野,讓孩子沒有底氣去看世界。」

「不要讓孩子從小就因為一點小錢變得畏畏縮縮。」

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應該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就像奇葩說中的正方論點一樣:

「家長應該告訴孩子家裡的情況,這是一個親子交流的很好契機。」

「父母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可以是善意的, 同樣的事如果由外人說出來則是嘲諷的。

那麼,我們究竟該不該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呢?在這裡,小樂想說的是可以告訴,但是家長要注意方法及重點!

「沒有時不恐懼,擁有時不揮霍」

綜藝節目奇葩說中,正反雙方對「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這個辯題都有很精彩的爭論,但是雙方最後的共同看法是值得我們家長去思考的:

「在金錢這個問題上,是需要和孩子好好溝通的。」

「要注意與孩子交流的方式方法,家長不能帶著對負能量的宣洩,不要讓孩子生活在自責和恐懼中。」

「現在沒有,不代表註定沒有,不代表以後沒有,不要掐死孩子的希望。」

「讓孩子學會:沒有的時候不恐懼,擁有的時候不揮霍。」

搜索關註:愛知教學園地」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教學經驗和學習教育相關的內容!

認為不該告訴的家長是因為受到錯誤方式(哭窮)的影響,養成了自卑敏感的性格,不願意讓孩子和自己一樣;認為該告訴的家長是想讓孩子從小認清自己,養成合適的消費觀。

其實,對於孩子重要的並不是家裡是「富裕」還是「窮」,而是精神上的貧富。

被父母忽視內心的感受,過分「窮養」的孩子,只會陷入深深的沮喪和悲哀中;而聰明的父母懂得尊重孩子,用愛和力所能及的滿足給孩子最好的「富養」。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克里斯的兒子托弗,就是典型「家裡不富裕」的孩子——家裡沒錢還信用卡和房租,爸爸傾家蕩產代理的產品嚴重滯銷,入不敷出;媽媽離家出走,他和爸爸被房東趕出家門,流浪街頭;睡過地鐵里的廁所,和流浪漢們爭入住庇護所的名額。

但是在爸爸克里斯愛的滿足下,他從來不因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羞恥難堪。

除了每天為他準備的三餐,爸爸還特地從生活費中抽出錢給他買糖,還有拼盡力氣地為他爭取「教會住房」。

由始至終,爸爸從沒嫌棄過他,或向他吐槽抱怨生活,而是不斷關心他,支持他!

甚至在家庭最艱難的時候,爸爸還叮囑他:「別讓別人告訴你成不了才,即便是我也不行」。

因為爸爸給予了他富足的精神感情,托弗自信、開朗、樂觀——

和有錢人家的孩子一起看球賽,交談甚歡,沒有半分尷尬;

陪爸爸出入各種推銷場所,遭到客戶的拒絕,不卑不亢;

和爸爸暢談自己想當職業籃球手的夢想,不因環境而放棄希望。

搜索關註:愛知教學園地」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教學經驗和學習教育相關的內容!

因此,家長在面對「該不該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這個問題的時候,可以換一種方式去告訴孩子,而不是一味地哭窮抱怨,給孩子造成傷害。

下一次,當孩子想要買東西時,請不要告訴孩子,這個東西很貴,我們買不起。告訴孩子:我們每個月都有預算,現在已經超預算了,所以我們只能下次再買。

如果孩子買的東西不合理,可以表示理解和同情,說明不能購買的原因,溫柔而堅定地拒絕。

下一次,當孩子亂花錢時,請不要一遍遍強調自己賺錢多麼辛苦。帶孩子體驗一下自己的工作,讓孩子親身體會一次賺錢的不容易,反而更直觀、更有效。

不要因為「心窮」局限了孩子的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vzNqHkB-4LL0rMd7-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