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冠軍朋友圈曝光:可愛是真的,殘酷也是真的

2021-07-29     愛知教學園地

原標題:奧運冠軍朋友圈曝光:可愛是真的,殘酷也是真的

李宗盛的那首《和自己賽跑的人》一直是我的至愛:「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為了更好的未來拚命努力,爭取一種意義非凡的勝利。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為了更好的明天拚命努力,前方沒有終點,奮鬥永不停息……」致敬每一個和自己賽跑的奧運健兒!

看起來好好吃啊

奶聲奶氣的雙人10米跳台冠軍張家齊火了!

她和陳芋汐的「奇襲組合」,領先了第二名53分,絕對優勢!

連解說員都忍不住感嘆:「下餃子都比她們水花大。」

這個臉上帶著嬰兒肥,說要蟬聯很多屆冠軍的17歲小姑娘,真的是又奶又拽。

她最想要的禮物,是芭比娃娃。

說到最喜歡的偶像時,也會忍不住兩眼放光。

但你知道她的抖音帳號里,點贊最多的都是誰嗎?

不是芭比娃娃,不是男神,絕大部分都是吃的。

甜點、海鮮、中式小吃……統統喜歡!

看把孩子饞的……誰看了忍得住一臉姨母笑啊?

張家齊奪冠之後,熱心網友馬上發現了這個秘密。

紛紛留言:終於找到我和奧運冠軍的共同點了!

不少人還給她發私信,告知怎麼把喜歡的內容設置成不可見。

於是,小姑娘乖乖地照辦了:

有個細節是,張家齊奪冠之後,一位志願者給她和陳芋汐遞上了礦泉水,她用地道的北京話,撒了個嬌:「能不能吃點甜食兒,甜不得兒的。」

一旁的工作人員忙遞上了兩瓶果汁,兩個孩子拿到果汁後,臉上笑開了花。

但如果你知道了背後的原因,就知道她們今天的成績得來有多不易。

對跳水運動員來說,光是掌握了動作和技巧還不夠,還有一個很大的難題:控制體重。

為了跳得更輕盈,動作更好看,跳水運動員必須要管住自己的嘴,對抗身體發育的難關。

幾歲、十幾歲的孩子,看到好吃的東西只能眼饞,根本不敢隨便吃,更不敢多吃。

在國家隊,如果身體發胖,很可能會被送回省隊。

一次,鄧亞萍問郭晶晶:「你那時候訓練苦嗎?」

郭晶晶回答:「很苦,但說真的,控制體重比訓練還苦。

教練的眼睛比秤還厲害,你就是胖了2兩,他都看得出來……」

陳若琳也是,為了控制體重,有長達一年多的時間沒有吃過晚飯,還戒掉了零食,加大了訓練量,

硬是將體重控制在了30公斤左右。

所以,你只看見鏡頭前的美麗輕盈、整齊劃一,看見入水那一刻,小到不能再小的水花,哪裡知道,她們熬過了多少個深夜,克制了多少生活的慾望,隱藏了多少看不見的傷痕……奧運冠軍吳敏霞形容當時的自己:全身上下,只有頭沒有受過傷的「玻璃人」。

但每一天的晨跑,每一組動作,每一個技術點,每一次走板、起跳、翻騰、入水,都讓她離奧運冠軍的夢想,更近了一步。

賽場上睡著的孩子

還有趁著清華放暑假,來東京拿了2塊金牌的首位00後雙金得主—楊倩。

21歲,第一次出征奧運,就拿到了女子10米氣步槍、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賽的雙料冠軍。

網友:「她趁著暑假拿了2塊金牌,

我趁著暑假長胖5斤。」

真的是一夜爆紅。

獎金、名氣、還有清華保研名額,

說來就來了。

然而,成名的背後,絕非偶然。

記者問她:「你覺得自己勝在什麼地方?」

她回答:「我的心態調整得比較好。

射擊類的比賽,可以說是三分技術、七分心理,練到一定程度之後,大家的動作和水平都相差無幾,關鍵時刻拉開差距的,就是心理素質。

很多經驗豐富的選手,到了關鍵時刻都難免會掉鏈子。

微信搜索關註:愛知教學園地」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教學經驗和學習教育相關的內容!

12歲的時候,楊倩的啟蒙教練虞利華帶這一幫孩子去南昌,參加全國青少年比賽,那是楊倩第一次參加全國比賽。50米預習的時候,裁判跑過來跟他講:你的學生睡著了。

他過去一看,是楊倩,在練跪姿的過程中,孩子抱著槍就睡著了。

一般來說,這種情況下挨批是少不了的。

但是教練卻有不同的見解:訓練過程中,一個運動員能睡著的話,這不是一般的心臟可以承受得了的。

說明她具備在場上的淡定和過人的膽量

這讓他更加確信了楊倩是可造之材,未來潛力無限。

果然,醒過來之後去參加比賽,楊倩拿了亞軍。

還有一次是2019年,去參加全國錦標賽時,19歲的楊倩又一次睡過頭了,錯過了高鐵,不得不改簽。

教練說她:「看上去很馬大哈,但也說明她的心態很好。」

心態決定人生,沉穩的心態,教練的賞識,共同成就了楊倩的冠軍之路。

體育界沒有一夜成名

成為冠軍,可能在觀眾的眼中,只是登上領獎台的那一個瞬間。但在運動員看來,它絕對不只是某一個瞬間,而是為了那一瞬間、而拼搏過的全部汗水。

微信搜索關註:愛知教學園地」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教學經驗和學習教育相關的內容!

女籃花了29年,才重新收穫奧運獎牌。

73公斤級舉重冠軍石智勇,就在一個月前還因為傷病,整整17天不能訓練。

我們看到的都是運動員最光鮮的一面,那種苦、那種煎熬、那種沒有光的日子,

只是他們自己在默默承受。

體育沒有捷徑,更沒有一鳴驚人,只有百鍊成鋼。

人生也是。

我們來到人世間,面臨一重又一重的考驗,翻過一山又一山的風景,卻也咽下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淚水。

每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

那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卻看不到光的日子,是承擔了所有壓力,卻不被認可的日子,我們把它叫作紮根

就像毛竹4年,只能長上3厘米,可到了第5年,卻能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暴髮式生長,短短6周,就可以長到15米。

可之前的4年時間,它只管紮根,它的根在土壤里足足延伸了數百平米。

苦盡甘來的那一天,山河星月都作賀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80205005_120074650-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