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集體呼籲:建議立法禁止教師給自己子女補課!

2021-08-14     愛知教學園地

原標題:家長集體呼籲:建議立法禁止教師給自己子女補課!

面對教育內卷化,現在不僅學生和家長的壓力大,老師的壓力也非常大,而且有些壓力來得莫名其妙,讓人防不勝防。

「雙減」政策的出台,許多學科類培訓機構被取締,於是有個別家長開始眼紅了。

這幾天,寧波的一個奇葩投訴火上了熱搜:

7月30日在寧波市教育局群眾留言板欄目,有家長網友「建議教育局立法禁止教師給自己子女補課」,理由是「這樣有失公允」。

寧波市教育局的回覆是「這位網友,您好。感謝您的建議。」

這條留言很快引起了圍觀,有網友按照這位家長的「邏輯」,暗諷:老師堅決不能給自己孩子補課,廚師在家不能給自己孩子做飯,醫生在家不能給自己孩子看病。

堅決不能!全民監督!

大部分的網友的態度基本上是一邊倒,認為這位家長的思想有更大的問題,父母不能給自己的孩子補課還是第一次聽說,此前是聞所未聞,可見在很多網友眼裡,這種建議是有多奇葩!

有一位網友說得非常客觀,老師是職業,但同時他們也是為人父母,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也是法定義務,建議立法禁止父母教育孩子完全就是反人類的思想,這就好比要禁止廚師給自己孩子做飯吃一樣可笑,另外以此類推,醫生是不是就不可以給自己孩子看病了,都不用去醫院挂號了,是不是也不公平?

近年來教育部一直在整頓和建設教師隊伍,教師中無作為、在職期間有償補課等行為,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甚至會丟掉鐵飯碗。

公辦教師在職期間「有償補課」一直是教育部明令禁止的,但是還是有一些教師在利益的誘惑下,「暗示」到自己家裡補課,很多家長都對教師私下補課的行為深惡痛絕,並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微信搜索關註:愛知教學園地」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教學經驗和學習教育相關的內容!

同時教育部也要求,家長不能因為想要學生「搶跑」,而在假期內通過補習的形式給學生「提前上新課」,不僅加重了學生學習負擔,也影響開學後學生的學習興趣,那麼,教師給自己家孩子補課行嗎?

教師夫妻假期給兒子補課

被同學家長舉報到教育局

之前在網上這樣一個事情引起了很多家長和網友們的關注,一對「教師夫婦」暑假在自己的家裡,給孩子補課,卻被同學的家長舉報到了教育局。

很多網友會覺得父母輔導孩子很正常。

教育部門給出的答覆是:該夫妻是在假期輔導自家孩子功課,並不屬於「補課」

同學家長憑什麼舉報?並且人家也沒收錢,算不上「有償補課」行為,而舉報的家長認為,由於這對教師夫妻假期給孩子提前補課,導致教師的孩子和舉報家長的孩子出現了成績上「差距」。

這位舉報的家長認為,這對教師夫妻造成了嚴重的「教育不公平性」,違背了上級關於「在職教師不給學生補課和提前上新課」的規定,這位家長希望教育要求教師夫妻立刻停止這種行為。微信搜索關註:愛知教學園地」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教學經驗和學習教育相關的內容!

在這個舉報中「最有意思」的兩句話值得深思,這位舉報家長說:「夫妻老師給孩子補課,不是斷了我們的活路嗎?」這位家長還說:「希望教育部門對教師子女實行高考比其它同學高一分」的政策。

或者「免費給我們孩子無償補課」,教育部門給出的答覆也很中肯,表示:該夫妻是在假期給孩子輔導功課,並不屬於「補課行為」,網友都對教育部門的回覆表示認可,但卻對舉報家長進行了譴責。

對於家長舉報教師夫妻輔導孩子

大家的觀點如何?

@小何青青:人家父母是老師,是努力學習考上的,父母輔導孩子說明重視家庭教育,你家孩子成績不行,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在教育方式上下功夫,仗著人家是教師跑來誣陷。

@雲中燕:「斷你活路了?」你活路真狹窄,你的活路都是捏在別人手裡?把提高孩子成績的希望全寄托在教師身上,孩子成績不行,反手就舉報教師,還這麼理直氣壯,真是搞笑!

@小小妖:還想讓老師免費給孩子補課,老師假期不休息的嗎?老師又不是慈善家,現在家長都是什麼心態,還想提高教師子女中考分,難道你這不是在製造教育不公平嗎?

分析:

個人覺得,如果公辦教師在職期間,利用假期給學生有償補課,屬於違法行為,教育部門一定要嚴肅處理,而教師夫妻,給自己的孩子輔導功課,既不收錢,也屬於家庭教育。

合理合法,並且,家長所提到的「教育不公平性」其實一直都是存在的,有些學生從小家境好,能獲得良好的教育資源,讀最好的學校,這些都是所謂的教育不公平。

而有些教育的不公平也是他們的家長通過自己的智慧、勤奮努力換來的,所以,與其抱怨教育的不公平,倒不如靜下心來,把心思都放在如何提升孩子的成績上,放在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上。

家長應如何正確看待「在職教師有償補課行為」?

眾所周知,只有「公辦」教師,在職期間有償補課行為是違反教育部門相關規定的,而一些私立學校的教師補課是被允許的,所以,家長在舉報前,一定要區分好。

另外,對於孩子「補課這件事情」個人覺得,有些孩子上課的時候接受能力差,課後是真的需要輔導的,如果家長輔導不了,送到補課機構也是一個很正確的選擇。

家長要理性看待,在職教師有償補課行為,個人認為相比一些教育機構那些沒有資質的教師,在職教師經驗豐富,業務能力紮實,在給學生補課的時候,學生能學到的也更多。

當然,現如今教育部門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已經對校外的一些補課機構,進行取締,這樣也能讓家長少花冤枉錢。

「奇葩」事情屢次發生背後折射的是「教育焦慮」

從本質上來說,還是教育內卷化的表現,很多父母為了孩子的教育,整天就在攀比,別人家的孩子上了數學輔導班,那自己的孩子就必須語文數學一起上。

「雙減」政策正在全國各地落地生根,所有的培訓機構都將會被納入史上最嚴管理,無論是周末、節假日或者暑假,機構都不得開辦義務教育學科輔導。

如此一來習慣了競爭的家長就慌了,孩子不上輔導班總覺得缺點什麼,最後終於想通了,不是自己的孩子不上輔導班不行,而是想到了別人有可能在偷偷上輔導班,這樣的話自己的心理又如何能平衡呢?

如果再聯想到自己孩子班上還有教師子女,那就更是夜不能寐了,在小學階段,很多老師都是可以直接給自己孩子輔導,這種獨特的便利性是很多家庭羨慕的資源,看到得不到從而心生嫉妒。

所以,就萌發了向教育局建議禁止教師給子女補課,希望能夠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每個家長都有輔導自己孩子的權利,這既是權利,也是責任。教師在扮演「老師」角色的同時,還扮演著「家長」的角色,因此,教師給自己孩子輔導作業,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了。

即便是老師給自己孩子輔導了,那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現在很多孩子的父母都是高知階層,他們也同樣可以給孩子輔導功課,這一點是無法迴避的,沒有必要自己找不愉快。

有時間有精力的話,還是應該多多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多抽出時間來陪陪孩子,放下下手機,多學習多讀書,這樣的話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很優秀,根本就不需要羨慕教師可以給子女輔導。

教育是一件家庭、學校、社會三方互相配合協調一致的複雜的機制,家庭教育很重要,學校教育也很重要,整個社會的教育氛圍也很重要。學科知識和科學知識的學習,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不是教育的全部。學科知識的學習只是一個人成長,成才,成人的一部分。

「教育,無論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不能過於注重分數。

分數是一時之得,要從一生的成長目標來看。如果最後沒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83400066_120074650-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