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的觀眾們,被視頻網站惹得非常不高興。
這部集結了一眾實力派演員的大爆劇,因為近日「付費點播」事件招致了多方不滿,甚至讓許多觀眾起了棄劇的念頭。
深知惹怒會員的視頻平台隨後修改了點播規則,但很快,《慶餘年》全集資源遭到報復性泄露,這次視頻網站對會員二次收費的「收割」宣告以失敗告終。
但用戶們經過這一波算是記仇了。平台口碑肯定是跌了,用戶對視頻VIP也有了新的看法體會,新一年的續訂量能否增長暫時得打個問號。
為什麼視頻網站們突然吃相這麼難看?
《慶餘年》的播出平台是騰訊視頻和愛奇藝,根據目前平台顯示,截止科技君發稿,普通用戶目前可看《慶餘年》前21集,VIP會員則可直接看到33集。
這已是規則修改後的結果。起初,VIP會員可以比普通用戶多看6集,但這顯然還是無法滿足劇迷的。
12月11日,兩家視頻平台針對《慶餘年》開啟了VIP超前點播。平台明碼標價:VIP會員可以選擇單集付費,以3元一集逐集付費觀看,也可以50元直接打包解鎖,享受比其他VIP用戶多看6集、比普通用戶多看12集的特權。
針對視頻網站給出的以上「騷操作」,用戶們的怒氣值瞬間被點滿。
要說視頻付費超前點播,還是從今夏的大爆劇《陳情令》開始的。在《陳情令》播至尾聲時,騰訊視頻開啟了30元超前點播大結局的先例,據悉,這一模式還是讓騰訊視頻收益不菲,一夜之間收益接近8000萬元。
嘗到了甜頭,騰訊立馬如法炮製,2019年下半年的幾部熱劇,騰訊視頻都採用了超前點播模式:《從前有座靈劍山》《明月照我心》《沒有秘密的你》,且部分劇也與聯合愛奇藝一起點播。
《慶餘年》之所以讓用戶們終於忍不了了,主要原因還在於平台「欺人太甚」。
此前的劇集,都是在臨近結局前六集左右採取超前點播,而《慶餘年》共46集,還沒播到一半就開啟了點播,想要走在追劇最前列至少要花50元。
站在視頻平台的角度,這其中的收費邏輯其實是合理的。
若從購買VIP會員便可較普通會員觀看更多內容的角度分析,視頻網站推出付費超前點播也無可厚非,相當於在VIP會員的基礎上再推出一個VVIP,進一步發展自身的會員模式。
但是對於很多VIP會員而言,此舉相當於對用戶的又一次付費收割。VIP會員會感覺自身權益被削弱,大大降低了會員體驗,此舉平台從側面反而降低了會員的黏性,還勸退了許多想花錢成為VIP會員的普通用戶。
急著收費的背後,也折射出各平台之間關於版權愈發激烈的競爭。
買斷獨播權,是當前視頻網站競爭用戶的最主要手段。在整個影視產業中,播放平台目前處於產業鏈的底端,擺在它之前的,還有出品、演藝經紀、承製、後期等多個階段。
而當投資嚴重傾斜、演員聘請需要「天價片酬」、整個影視行業「泡沫化」發展時,一環環的影視成本累加到視頻平台面前,就讓「獨播權」的買斷價,成為了「天價」。
因此,為了彌補成本支出,不論是「會員付費觀看」還是「付費超前點播」,從用戶身上變著花樣的「薅羊毛」,其實都是平台對於前期投入成本的彌補。
擺在視頻網站面前的,一邊是用戶對會員服務的質疑,一邊是自身盈利的困境。
但一昧以高價競爭版權,對於視頻網站的發展來說,卻並非長久之道。況且,盜版難防,視頻網站一味提高收看門檻,殊不知默默為盜版灰產輸送了多少觀眾。
用戶難,平台也難,這問題究竟出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