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江
不久前英國《自然》發布了2018年度10位科學人物,系譜專家芭芭拉·雷凡特榜上有名。她通過公開的基因組數據,協助警方逮捕了犯下數起兇殺案的殺手,立下了汗馬功勞。
「金州殺手」迪安吉羅坐輪椅出席庭審(圖/IC photo)
雷凡特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一名退休的專利律師,最早學習遺傳系譜學是出於對尋找自己祖先來源的濃厚興趣。遺傳系譜學通過人類DNA序列、Y染色體、線粒體DNA的分析,推斷祖先的DNA類型,建立個體之間的關係以及不同家族之間的遺傳距離,可用於追溯父系、母系祖先、民族起源以及人類遷徙路線和年代。
雷凡特運用開源的DNA數據找人的方法,啟發了加利福尼亞州康特拉科斯塔縣地方檢察院的刑偵人員保羅·霍爾思。他當時正在偵查一起棘手的案件,被追捕的兇手作案於20世紀七八十年代,犯有12起殺人案、50起強姦案和120多起入室盜竊案。其犯罪方式兇狠毒辣,震驚了整個加州,被稱作「東區強姦犯」「暗夜尾隨者」和「金州殺手」(加利福尼亞的別稱也叫「金州」)。霍爾思尋思著,如果雷凡特能將兇手的家譜史拼湊出來,找到他的真名或許就有可能。
2017年2月,雷凡特接到霍爾思打來的電話,請求協助偵破這起刑事案件。她欣然同意。她對犯罪現場搜集的DNA進行分析後製成一份個人信息,上傳至系譜學家共享的公開資料庫GEDmatch。儘管它的規模沒有商業系譜網站那麼大,然而服務條款沒有明確禁止將其信息用於執法搜證。
搜尋工作進展順利,很快發現了可能是兇手第三代或第四代的表親。雷凡特在美國聯邦調查局和當地執法人員的協助下確定了他們的一位共同祖先,很快將兇手的家譜建立起來,最終將目標指向一名住在薩克拉門托的前警官,名字叫約瑟夫·詹姆斯·迪安傑洛。她通過進一步的DNA直接檢測,證明此人就是嫌犯本人。
系譜學領域的很多人都知道這種方法可以破案,被證實具有強大作用,但是關於這種方法是否侵犯隱私一直未有定論。而且許多GEDmatch使用者並未意識到存在這種做法。
可是新聞媒體關於逃避法律制裁42年的迪安傑洛終於落網的大範圍報道改變了這一現狀,系譜學界人士整體上贊同這種數據使用方式,將信息用於鑑定暴力型罪犯。
公開資料庫GEDmatch的聯合創始人柯蒂斯·羅傑斯指出:「GEDmatch針對這類案件的閘門已經開啟,此舉並未流失大批用戶。」在穆爾的指導下,Parabon Nanolabs已經將大約200名犯罪者的個人信息上傳到了GEDmatch上,至少有22人的身份已經被鑑定出來,相當數量的犯罪者也被逮捕了。
芭芭拉·雷凡特(Barbara Rae-Venter)
由於雷凡特的幫助,迪安傑洛終於落網,2018年4月24日在位於薩克拉門托西北部14英里的城市錫特勒斯海茨的家中被捕。他72歲,離異多年,3個女兒由妻子撫養,他們每次見面都會發生激烈的爭吵。鄰居們知道他以一名超市員工的身份退休,只當是一個因為境遇不順而變得性格乖張的白頭髮老頭,根本沒有想到會是現代歷史上犯案次數最多的連環殺人兇手。
40年前,迪安傑洛在美國幾個城市持槍夜闖民宅,實施性侵犯。現場都沒有留下足夠的證據,沒有指紋,幾乎沒人看到他的臉,致使1976年至1986年期間精心策劃的謀殺和強姦案件變成了懸案。令人震驚的是,迪安傑洛1973年至1979年曾經是奧本市的警員,後因偷竊防狗噴霧和錘子而被解僱,也就是說他在犯下這些可怕罪行的同時還在偽裝成一名正義的警察。
迪安傑洛的作案手法通常是在夫婦睡覺時偷偷溜進受害者的房子,將其扣為人質,在他們眼前晃動明亮的手電筒,然後對女性實施強姦。他常在捆綁受害者的繩索上打一個不尋常的鑽石形狀的結,有一段時間被命名為「鑽石結殺手」。迪安傑洛還從受害者家中搶走錢財,將珠寶項鍊等貴重物品保留下來作為犯案「紀念品」。
有記錄的第一起強姦案發生在1976年6月18日夜裡。薩克拉門托一位名叫簡的女子正在家裡哄著3歲的兒子睡覺,她的丈夫剛剛出門工作。躺在床上的簡突然驚醒過來,看到一個戴著面具的男人站在臥室的走廊,手持砍刀,用電筒照射自己的臉。在用鞋帶把簡和兒子捆綁起來並把孩子移出房間後,迪安傑洛強暴了簡。
1978年2月,薩克門托的布賴恩和卡蒂夫婦在街上遛狗,無意之間看到迪安傑洛闖入某人家中,他隨後生怕事情敗露將他們殺害,這是迪安傑洛第一起被記錄的殺人案件。罪犯喪心病狂,有時將幾對夫婦捆在一起謀殺,其中包括萊曼和沙琳夫婦,在1980年文圖拉的家中被他用一根壁爐旁的木棍打死。
迪安傑洛氣焰囂張,1977年3月18日三次給薩克拉門托警長辦公室打電話,自稱為「東區強姦犯」,然後一陣狂笑後掛斷電話。前兩次通話分別在下午4點15分和4點30分,第三次通話是下午5點,他狂妄地喊道:「我是『東區強姦犯』,正在跟蹤下一個受害者,你們抓不到我。」 就在這天,迪安傑洛襲擊了第15名受害者。
雖然警方從來沒有停止對案件的跟進和調查,但一直未有突破性的進展,案情一直處於停滯狀態。直到一本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系列小說《我將消失在黑暗中》出版,才重新引起了大眾對該事件的關注。作家米歇爾·麥克納馬拉於2016年去世,這本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榜榜首的書是由她的丈夫、喜劇演員巴頓·奧斯瓦特僱傭的一位作家最終完成的。奧斯瓦特在社交媒體上的一段視頻中說,「我想你抓住了他,米歇爾」。2016年6月,聯邦調查局懸賞5萬美元,再次努力尋找嫌疑人。
「德安傑洛給執法部門帶來很多困擾,今天我們很高興稱他為被告。」奧蘭治縣地方檢察官托尼·拉克考克斯表示,「這麼多年過去了,他犯下了這些可怕的罪行,這些罪案背後的謎團終於解開了」。
事實上,利用DNA鎖定嫌犯其實早有先例。連續殺害多名女子的「冷血隱形殺手」朗尼·戴維·富蘭克林20多年來一直逍遙法外,2010年就是通過這種方法,他在家中被緝拿歸案判處死刑。富蘭克林善於偽裝,白天是和善的清潔工,鄰居眼中老實又熱心的社區志願者,而到了晚上卻成為變態殺人狂魔。從20世紀80年代起,他一共姦殺了9名婦女和一名少女,性侵多達200人,35人失蹤,是加州史上殺人最多的連環殺手之一。
富蘭克林1988年後停止作案長達14年,2002年起又重新作案至2007年。在他家中,警方搜出一把手槍,還發現了近1000張女性照片,其中許多為裸照。一些是未成年女孩,一些照片上的人看似神志不清或已死亡。由於部分已查明受害人的照片也在其中,警方和檢方因此認為,富蘭克林的罪行或許不止於目前為人所知的這些。
洛杉磯警方成立專案小組,有30多位名探參與調查此案,卻一直懸而未決,毫無頭緒。直到後來利用家族資料庫進行DNA比對,才出現了重大突破。他們先找到了2008年涉及一起重案而服過刑的富蘭克林兒子,但他年齡太小,30年前不可能是兇手,於是將調查對象指向了他父親。臥底探員假扮比薩店服務員,在一個生日活動上收集了富蘭克林留在食物和餐巾紙上的DNA,與其中一些受害者身上殘留的DNA一致,確認了他就是連環殺手。
雖然基因族譜網站上的這項技術對偵查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很多人擔心這項技術對個人隱私會構成威脅。因比這次破案警方並未公布是在哪個宗譜資料庫里發現的,美國最有名的家譜網站 Ancesrty.com和 23andME都出面否認參與了確認兇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