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魏立新,男,農藝師,原任合陽縣農技中心果樹站站長,陝西省科技特派員,從事果樹新技術開發推廣31年,現兼任《三秦果農通訊》報主編,連續多年被合陽縣農牧局授予「十佳農技幹部」和「先進工作者」稱號。
桃樹是個很喜光的樹種。在生長季節,如果桃樹的內膛與下部的某個枝條,在白天或早或晚都見不到陽光者,這個枝條到冬季就會幹枯死亡。很多盛果期桃樹上的光禿帶就是因枝條見不到陽光而形成的,所以桃樹在整形修剪時就首先要考慮有良好的光照。不論何種樹形,樹體上每年所萌髮長成的新梢在生長季節都應該見到太陽。凡能見到陽光的部位,永遠都會長枝結桃。
一、主幹形桃樹栽培模式。
株行距為1-1.5米×2-3米的高密園(畝栽150-333株)適用主幹形。即一株樹只有1個直立的永久性中干,中乾上的橫向枝全都為臨時性結果枝。30厘米左右的枝是最好的結桃枝,結了桃的枝冬剪時就疏除,讓當年長出的健壯新梢作為下年的結桃枝。成形後樹高2.5米左右,冠徑控制在1米以。行間耕作採用小型旋耕機。定植第2年樹體高度達到1.5米,產量2000斤左右,第3年6000~8000斤,盛果期畝產10000斤左右。
二、優缺點。
優點:成形快、結果早、技術簡化易掌握、立體結果產量高、操作方面好管理。
缺點:前期苗木和架材投入高,下部果實風味相對較差,管理不當容易造成上強下弱。
三、整形修剪要點。
1、定干。粗度在0.8厘米以上根系發達的優質壯苗,在肥水條件比較好的情況下,可以不截中干,將下部分枝留短樁重剪重發;如果苗木質量較差或因遠距離運輸而失水,可於嫁接部位以上10厘米左右重剪,幼苗剪得越重,生長勢越旺,中干越強直;如果是半成品芽苗,可在嫁接芽上方10厘米處將砧木剪掉。
2、定植當年管理。前促——扶干、沖肥:發芽後待新梢長至20厘米以上時,選留1個直立旺盛的新梢作為中干用竹竿綁縛、扶正,防止被風吹折,隨著苗木長高不斷綁縛,防止歪斜,最好設立支架;在新梢長到20厘米以上時,以螯合胺基酸+尿素為主追第1遍肥,以後每隔20~30天追1次肥;追肥後及時灌水,然後結合病蟲害防治,葉面追肥,促進樹體生長。
後控——夏剪:當新梢長至40~50厘米時要及時捋枝、拿枝、扭曲下垂,控制旺長;個彆強旺新梢要留2~3片葉(10厘米左右)重摘心;及時控制主幹競爭枝;過低的基部新梢6月份後逐步疏除。
後控——化控:6~7月份,當樹高達2米左右、全樹有30個左右優質新梢時應及時噴150倍多效唑控制,特別是一些不易成花的品種。噴藥的時間一般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控制效果不好時,要連噴2次。地下追施或葉面噴施磷、鉀肥,促進花芽分化。
3、第一年冬剪。疏除過粗、過大、過密枝和中乾上的競爭枝;頂部多留細弱果枝,下部多留健壯果枝;按平均每個果枝留1斤果的原則進行留枝,一般每樹留40個左右結果枝。
4、盛果期修剪。夏剪為主,管理修剪方法基本上與第一年相同。注意控制上強和橫生枝的角度與長勢,保持健壯樹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BUMs24BMH2_cNUgm5D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