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毒水晶泥」到「奪命保溫杯」,如何讓孩子遠離這些不合格品?

2020-11-21     福林媽咪

原標題:從「毒水晶泥」到「奪命保溫杯」,如何讓孩子遠離這些不合格品?

文|福林媽咪

11月20日是世界兒童日。

TFboys的王源,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使,拍攝了名為「重繪明日夢想」的公益宣傳廣告。

兒童是人類的未來,但是當今的世界,給兒童們提供的環境卻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身體暴力、精神暴力;生態環境污染嚴重,沒有清潔的空氣和乾淨的水源;不重視兒童心理健康;總拿成績定義孩子,學習仿佛只有一種渠道……

孩子們需要尊重,需要理解,也有尊嚴。

孩子們需要低碳,需要潔凈,想要健康!

看完這則公益廣告,真的令人很有感觸,孩子作為我們的未來,然而我們卻總是忽略了孩子的需求,只想著讓他們完成我們的期待。

視頻中提到的這些,確實很必要,但缺少了一點,那就是兒童用品的質量安全!

如果問我為什麼我會突然想到這個?這要從我前段時間接福林放學的一次經歷說起。

學校對面有個文具店,文具店也會賣各種小東西。

吃的辣條辣片,玩的各種玩具,還有一些抽獎抽卡片的娛樂活動。

當時口渴,就看到他擺在攤位上小瓶裝的芬達雪碧,看上去比標準的小瓶裝還要小,我就湊過去看了看,一看上面的名字「分達」,而且瓶子裡的也不是液體,而是水晶泥,標準的三無產品。

老闆這時候過來搭話:「這個很多孩子喜歡,賣的可好了,給孩子買倆?」

我說:「不了不了。」然後就放回去了。之後從冰櫃里拿了一瓶礦泉水付款了。

水晶泥、史萊姆,之前被央視曝光了不少,因為這些產品製作需要用到硼砂,硼含量過高,就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沒想到,沒過多久,這種產品就被曝光了。

這些產品也被老爸評測抽樣檢測了,測了4款「假水」,無一例外,硼含量全部超過了歐盟標準限量。

怎麼說呢,感覺就是不合標準的水晶泥、史萊姆廠家,換了個包裝繼續生產一樣。

這些長得像飲料的水晶泥,孩子再好奇去舔一下,硼元素就這麼入口了……

很多人氣憤,為什麼這些不合格的產品還能賣給孩子們?怎麼可以讓他上市?

我也同樣氣憤,孩子作為我們的未來,但這些無良商家卻仍然在生產這些不合格產品,毒害著我們的下一代,以及下一代的下一代。

這樣的不合格產品不在少數,前有毒疫苗,後有毒奶粉,還有用固體飲料充當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奶粉,賣給那些蛋白過敏、乳糖不耐受寶寶的母親們,最後孩子也喝成了大頭娃娃。

前有毒玩具,後有「奪命保溫杯」,同樣來自央視曝光。

隨機購買50種,有19種不合格,不合格產品占了4成。

而不合格的原因就是重金屬超標。

我們常用的保溫杯內膽是不鏽鋼材質,有304和316兩種,前者食品級,後者醫用級,醫用級當然更好一些。

曾經湖南衛視一檔節目也做過類似的檢測,一款30塊錢左右的保溫包,被檢測出重金屬超標,原因就是商家用廉價的201不鏽鋼冒充 304不鏽鋼,這種材質中的重金屬更容易被腐蝕遷移。

長期使用這些不合格的重金屬超標的保溫杯,同樣會危害孩子的身體健康!

有人說,國家應該重罰這些黑心商家和不良廠家,罰得他們傾家蕩產。

但是我還是想說,就好像殺人違法,但仍然有人殺人一樣。

在利益面前,願意冒險的人還是有。

雖然法律可以起到約束作用,但家長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為了保護兒童安全,不光是從自然環境、教育環境、心理建設、人身安全這些方面入手,還要注重孩子們吃的、穿的、用的這些產品質量。

家長也要把關。

給家長們一些意見。

孩子的東西別圖便宜

一般孩子用的物品,要求比較高,所以商品本身的成本也相對高一些,像是前面提到的30塊錢的保溫杯,比市面上常規的保溫杯價格低了很多,但是商家也要利潤啊,所以只能降低成本,從材料上做手腳。

不要購買三無產品

只要是吃的,用的、穿的,不管是不是孩子的東西,都不應該選擇三無產品。

一定要檢查產品包裝,我們一般通俗地講「三無產品」就是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無生產廠家,但是實際上國家規定的更多。

必須要有中文廠名、中文廠址、電話、許可證號、產品標誌、生產日期、中文產品說明書,有必要時,還應該有限定性或提示性的說明等等,缺少一個都可以被視為「三無產品」。所以,孩子用的東西,家長更應該仔細檢查。

購買兒童玩具注意事項:

注意小零件

有些需要裝電池的玩具,一定要堅持電池安裝位置的蓋子是否上有螺絲,如果沒有,最好不要你買給6歲以下的孩子。

小零件較多的,不適合6歲以下孩子玩,怕孩子誤食發生危險。

注意使用年齡限制。

之前有水彈槍,年齡標註為「適合13周歲以上使用」,但是很多小學生的家長買給孩子,很容易發生危險。

嬰童紡織產品如何選擇?

注意衣服上的標籤。

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的安全技術要求分為A 類、B類和C類。

嬰幼兒紡織產品應符合A 類要求;直接接觸皮膚的兒童紡織產品至少應符合B類要求;非直接接觸皮膚的兒童紡織產品至少應符合C類要求。

所以,孩子穿的用的紡織產品,比如衣服、夏天用的涼蓆、蓋毯、毛巾、毛絨安撫玩具、枕頭等最好是A類的,其次是B類,不直接接觸皮膚的,比如外套等,至少要符合C類。

類似於這些鑑別知識,真的需要家長們好好學習,仔細一下。

在當今商品多樣化的時代,我們最不容易做的就是選擇,但孩子用的東西還是應該選好選對,這並不是矯情,而是因為這是我們的下一代,也是世界的未來!

一同關注兒童安全,家長們可以從產品質量監督出發,一旦發現不合格產品,可以保留證據,撥打12315進行投訴,也可去當地工商管理部門投訴。

如果商家不妥協,最後的辦法就是媒體曝光,讓更多的家長遠離這些不合格產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8fT6XUBxV5JH8q_smu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