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狗的真實生活:農村狗狗行為準則!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懂

2019-06-02     生活秘聞

愛狗人士, 熟悉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浙江農村的情況。那時候除了極少數的德牧,農村還是本地土狗的天下。那時候養狗只為看家護院,喂的也只是剩菜剩飯。近些年來,農村裡養各種各樣的純種狗做寵物的也多起來了。所以我描述的情況,並不一定符合現在的狀況。但是在我看來,那是一個比較好的人狗相處的狀態,是經過幾千年的農業文明磨合出來的類似生態的系統。那時候的狗,明白自己的職責,明白自己的生態位,不用屎尿都得等著人拉著去解決,發情了要靠自己打出交配權,偶然還可以抓點小動物打打牙祭。估計現在被養在公寓里的寵物狗,會更喜歡那樣的生活。

首先開宗明義,農村的狗咬人的情況極少,狗主要起的還是示警的作用。而且無論是狗和人都比較懂得自己的行為邊界。散養的狗從小就從人們和自己的狗長輩的行為中習得自己的行為規範。人也從小被長輩鄰居親戚教育怎麼對待狗。所以說,在公共場合咬人的狗一定是會被殺的(這種狗一般長不到成年,被發現過度攻擊欲的時候,馬上就被處理掉了),但是如果咬了小偷之類的,估計還會被獎勵幾塊肉吃吃。

農村狗狗行為準則

1:永遠不要招惹熊孩子。不論有理無理。熊孩子永遠是勝利者。

2:不可以攻擊家禽家畜。誰家的都不可以。那是「主人們」的財產。但是野生的東西,誰逮住就是誰的。可以自己吃,也可以背回家獲得主人的獎賞。

3:「主人們」主動給的食物才可以吃。偷吃有風險,挨打要記牢。

4:晚上有不對的動靜就可以吠叫,白天只當陌生人闖入或者準備闖入家裡(院子裡)才可以叫。

5:任何時候不能攻擊「主人們」。1級主人(同住的主人們),必須獲得尊敬,不能咬,不能吠,叫幹什麼就得幹什麼,實在不行的,可以裝傻充愣偷偷懶。2級主人(鄰居,常來常往的親戚朋友等熟人),不能咬,不能吠,但是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選擇親近與否,聽不聽命令。3級主人(同村但是不怎麼來往的)不能咬,有事情可以吠,沒事的時候保持距離,互不打擾。

5:狗和狗可以打架,但是絕對不可以追擊到別人家裡或者院子裡。狗江湖的事情,人是不管的,但是狗打架追到「人」的地盤,那是屬於侵犯「人」的權利。很大機率是2條狗都被揍。和現在狗狗打架主人恨不得赤膊上陣不一樣,那時候「狗打架的事情都要管」是句挺嚴重的諷刺人小肚雞腸的話。狗和狗打架也會拉人頭,有時候2條狗打架發展成一堆狗打架,進而發展成全村的狗打群架。

6:願打服輸,打架打贏的狗有優先交配權。但是可以趁狗老大不在的時候,偷偷勾引小母狗。

7:狗串門一般只去同村的主人經常來往的那幾家,一般主人經常互相串門的,狗子也互相串門,打架的時候也互相幫忙。

農村人對待狗的一般行為準則:

1:在公共場所攻擊人的會被殺掉。(有狗被殺的時候,整村的狗都會蔫頭耷腦夾著尾巴好幾天)攻擊家禽家畜不一定會馬上被殺,一頓胖揍是肯定跑不掉的。屢教不改攻擊家禽家畜的,要不從此被栓,要不會被殺掉。

2:任何狗都不能太靠近嬰幼兒,會被噓走。但是到了孩子會滿村跑了一半就不管了,最多說一句「XXX家的狗凶,離遠點。」

3:到別的村去,路上遇見朝你叫的狗,不要慫,無視它,該怎麼走就怎麼走。農村人都說狗天生認得賊偷,就是因為賊偷走起路來心是虛的,反應到身體語言上,狗對人的肢體語言非常敏感,一眼就看出來了。

4:到不熟悉的人家裡拜訪,狗會吠,這時候要站定了,不能跑。喊主人。即使主人不在家,只有別往家裡闖,狗是不會咬的。

5:「母好好一窩,公好好一片」春秋天狗狗發情的時候,最強壯的公狗會在附近的幾個村流竄作案。過著每天打打架做做愛的浪蕩生活,有時候好幾天不回家,回家大吃一頓又馬上跑出去野了。農村人對自己家的狗這種行為一般還挺支持的。酒桌上吹起牛來:「你們村今年的狗崽子,全是我家黑子的種」也是件不大不小有臉面的事情。

6:擺大宴席的時候,比如結婚做大壽什麼的。全村的狗是都可以在來蹭吃的,一個是殺豬殺羊的時候總有些人不吃的零碎可以撿,還有就是桌下鑽來鑽去檢骨頭吃的。但是絕對不能偷吃,連靠近加工食物的地方都不可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xYJZGwBUcHTFCnfxtW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