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黃奕在一檔綜藝中爆料自己曾參與瓊瑤劇《情深深雨濛濛》選角試鏡,可是瓊瑤阿姨嫌她哭得太醜,而被刷了下來。
那麼,瓊瑤式哭戲標準到底是怎樣的呢?答案是:要眼睛一直含著淚,到最後差不多話說完了,眼淚才能一粒一粒晶瑩剔透地掉下來,還不能掛在臉上!
這個話題一時之間引發了一波回憶殺,很多網友都在搜尋記憶中瓊瑤戲裡那些女主哭泣時美美的樣子。
說起來,瓊瑤對選角的要求,其實就像她對人生要求一樣,都是飽含浪漫色彩的。她寫了一本自傳《我的故事,雪與火交織的人生》,光看名字就覺得真是太有瓊瑤范兒了。
在這本自傳里,瓊瑤阿姨追憶了自己這一生,很多人都是透過這本書才知道,筆下全是風花雪月浪漫愛情的瓊瑤,其實也經歷過很多磨難,尤其在瓊瑤經歷過的每段感情線上,都曾有過和媽媽相愛相殺的局面。
媽媽其實是一個愛女兒的人,用自己的方式愛著、關心著瓊瑤。小時候,瓊瑤只愛寫作,數學成績卻一塌糊塗,有一次數學考試她只考了20分,學校讓把試卷帶回家給家長簽字。看著這個成績,瓊瑤猶豫了好久,直到深夜,才鼓起勇氣把試卷呈現在媽媽面前。媽媽自然是怒不可遏,媽媽沉著臉對瓊瑤說:"你要我們做父母的,拿你怎麼辦?為什麼你一點都不像你妹妹?"
青春期的瓊瑤,自卑又敏感,成績讓媽媽失望後,她很偏激地選擇了讓"不夠好"的自己消失,於是吞下了一整瓶安眠藥。
第一次自殺失敗後,很快又經歷了第二次。瓊瑤在大學聯考中落榜,媽媽說:瓊瑤的失敗,就是全家人的失敗。背負著這個沉重的枷鎖,她再一次選擇了讓"不夠好"的自己消失。
當瓊瑤再次跟死神擦肩而過後,卻有著更大的打擊等著她,她和高中老師的戀情曝光了。當時瓊瑤只有19歲,而那位老師卻已經四十好幾,並且還是個喪偶的鰥夫。瓊瑤媽媽徹底怒了,她將女兒學習成績差、考學失敗、厭世、不聽話等一系列問題全部歸咎於這位老師,發誓要讓這位老師得到應有的懲罰。
於是,瓊瑤媽媽開始奔走於各個機構,她去警察局報案,去教育局舉報,一時之間瓊瑤和老師談戀愛的事情鬧得大街小巷人盡皆知。瓊瑤當時害怕極了,她不知道母親還會做出什麼舉動,她跪著求媽媽,可是媽媽仍然不為所動。
最後,那名老師失去了工作,徹底聲名狼藉,而這段初戀,就這樣不堪地划上了句號。
和男老師分開後,瓊瑤媽媽開始拚命地給她介紹對象,媽媽希望新的戀情能讓瓊瑤徹底從上一段傷中走出來。可是瓊瑤卻覺得,媽媽的做法無異於把自己當成了動物園的猴子,不停地邀請人來參觀。瓊瑤無聲地牴觸著媽媽的做法,偶然間卻遇到了那個讓她心動的窮小子——她的前夫慶筠。
但是慶筠真的太窮了,窮到連一條像樣的褲子都沒有,瓊瑤媽媽自然看不上這樣的窮小子。可是彼時的瓊瑤,並沒有從上一段師生戀中走出來,她只是迫於媽媽的壓力,想早日逃脫這樣的原生家庭,於是瓊瑤非常固執地答應了慶筠的求婚。
婚後,果然如媽媽預言的那樣,窮小子慶筠給不了瓊瑤很好的生活。於是,瓊瑤開始發奮寫書,她以自己初戀為原型創作了長篇小說《窗外》,不僅書大賣,還被拍成了電影。瓊瑤可謂苦盡甘來,生活狀況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可是看了《窗外》後,瓊瑤媽媽暴露,她認為女兒在書中揭了父母的老底。瓊瑤跪下給媽媽道歉,但是媽媽不接受,用絕食的方式抗議女兒的文字。
就在媽媽絕食期間,瓊瑤出了一場車禍,這場車禍將她和當時的曖昧對象、後來的丈夫、有婦之夫平鑫濤推到了一起。
梳理瓊瑤的感情線,我們不難發現,她其實一直都在和媽媽做抗爭。媽媽不讓她早戀,她愛上了大自己近二十歲的老師;媽媽給她安排相親,她偏偏看上了最不入媽媽法眼的窮小子;媽媽不讓她嫁給窮小子,她嫁了;媽媽不讓她和有婦之夫曖昧不清,她不僅曖昧了,她還嫁了。
要說,瓊瑤媽媽愛她嗎?答案是肯定的,媽媽甚至將全家人的榮辱都放在瓊瑤一個人身上。但是,媽媽越想瓊瑤活成自己期望的樣子,瓊瑤就越想逃離,越想和媽媽反著來。而這,也是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時遇到的困境:父母深深愛著孩子,希望幫孩子清理掉人生路上的荊棘,偏偏孩子不領情,哭著鬧著也要去試一試荊棘的鋒芒。孩子成長過程中,作為家長我們沒辦法事事包辦代替,總想帶著他們繞過每個"坑",有的坑,我們只能以"過來人"的姿態向他們分享經驗,並且告訴他們跳了這個坑,可能帶來什麼問題,如果孩子依然想試一試,不妨酌情放放手,就讓他們去試一試,畢竟有些人生風雨他們一定要親自領略過才能成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