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減薪 港府紓困丨香港一日

2020-04-09     直新聞

一、特首減薪10%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周三宣布,將與3名司長、13名局長及特首辦主任一齊減薪10%,為期12個月,「與市民共渡時艱」。

近日,特首辦在立法會回應財委會質詢時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2020至2021財年的薪金預算開支為港幣521萬元,較上一財年加薪12萬」,一時遭部分議員惡意曲解,被指疫情之下加薪「厚臉皮」。

針對此事,林鄭月娥周三表示,加薪並非近期提出,而是去年7月1日根據通貨膨脹和機制改革作出的調整,「早已經立法會表決通過」。

林鄭月娥稱,希望提出質疑的人「擺事實、講道理」,並表示加薪並非惠及其一人,所有的立法會議員和行政會議成員都於去年10月一道享有加薪。

她強調,此次減薪,絕非「受批評或政治形勢所迫」,更不是這兩三天的決定。

林鄭月娥稱,減薪只適用於港府主要官員,不強制要求行政會議的非官守議員——「他們可自行決定是否減薪」。但據港媒報道,目前香港行政會議成員也已宣布減薪一成。

外界注意到,這已經不是林鄭月娥第一次以「減薪」表達與市民共渡時艱。2月28日,港府宣布行政長官和所有政治任命官員,捐出一個月薪金贈予公益基金,合計超過港幣1000萬元。

周二,林鄭月娥還表示,對薪酬調整持非常開放的態度,「現在的首要任務是防疫抗疫,以及支持企業和雇員」。



二、「史無前例的響應」

周三,林鄭月娥宣布香港「抗疫基金」的最新舉措。林鄭月娥稱,香港最新失業率為3.7%,「要防止大規模裁員和倒閉潮,港府需要作出史無前例的響應」。

她表示,此次為港府短期內的「第三次紓困」。而「史無前例的響應」包括推出價值港幣800億的「保就業計劃」——港府向僱主提供員工「工資補貼」,而僱主需承諾在領受補貼期間不得裁員。

補貼以工資的五成作基礎計算,以今年第二季全港工資中位數港幣1.8萬元為上限,最高補貼額度即為9000元,而工資超過港幣1.8萬元者,補貼按照9000元發放。

林鄭月娥表示,「工資補貼」會在六個月內分兩期支付,「第一期不會遲於六月發放,但亦需僱主適時提供申請」。她預計,超過150萬香港雇員將從中受益。

港府還會於未來兩年在公立、私營分別創造3萬個總價值港幣60億的「臨時職位」,為期約12個月。林鄭月娥強調,港府作為全港最大僱主,「即使當前經濟非常困難」,但仍會在2020到2021財年繼續聘請約1萬名公務員和5000名青年實習生。

同時,港府將拿出210億支援16個受疫情影響最深,且未受第一輪「抗疫基金」惠及的行業,包括客運業、旅遊業、餐飲業和全部11個疫情期間被勒令關停的行業等。

此外,林鄭月娥稱,會優化中小企業的金融信貸項目,放寬特惠利息的申請;並於未來三年內減免超過12萬名醫護人員的註冊和登記費用;機管會還將向香港航空公司提供價值20億的紓困措施。


林鄭月娥表示,此輪「抗疫基金」舉措涉及資金港幣1375億元,連同首輪「抗疫基金」和本財年預算案公布的紓困措施在內,總開支達港幣2875億元,占2019年香港GDP近10%。

據港媒報道,上述開支如正式列入2020至2021財年預算中,港府赤字將由目前估算的1391億元劇增至2766億元。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當天指,接近港幣2900億的投入「與其他先進經濟體為應對疫情及經濟急速下行而推出的措施幅度相當接近」。

他表示,自去年8月以來港府推出的一系列措施,包含最新的「抗疫基金」在內,總價值已經超過了港幣3200億,將為香港GDP帶來5%的緩衝。

而對於赤字惡化一事,陳茂波坦言,香港財政仍然穩健,「面對現時的經濟環境,政府要果斷投放資源」。特首林鄭月娥也表示,「政府有信心,也有能力可以賺回相關款項」。


三、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香港中文大學前學生會會長區倬僖,與另外4名男子被指控「非法集結」等罪行,於周三在九龍城法院提審。

5名被告分別為:謝煒洛(21歲)、區倬僖(21歲)、胡耀生(48歲)、梁馨駿(20歲)、楊卓穎(20歲)。除胡耀生報稱「中大機電工程學主任」外,其餘4人均為學生。

該5人共同被指控於去年10月20日在旺角參與非法集結。此外,謝煒洛被控「襲警罪」和「管有攻擊性武器」,檢方指其於亞皆老街和旺角道襲擊警員,並被檢出攜有一塊磚頭和一把鐵鉗。

區倬僖另被控「意圖摧毀或損壞財產罪」;胡耀生則被控「阻差辦公」和「管有攻擊性武器」兩罪,檢方指其當日阻撓一名港警總督察,並在鬧市區攜有登山棍、五卷索帶和一卷黑膠帶。此外,梁馨駿和楊卓穎也各自被控「管有攻擊性武器」。

據港媒報道,庭審最後將判決押後至7月8日,「以待辯方索取文件」。目前,謝煒洛獲准以港幣5000元保釋,但不得離港,每周需向警署報到一次並遵守宵禁令。另4人也獲准以1000元保釋,同樣不得離港,需每周向警署報到3次。


香港中文大學前學生會會長區倬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NKyXXEBiuFnsJQVcm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