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哭鬼李世民

2020-01-17     閒讀神話

唐太宗李世民,是隴西成紀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也是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但同時他也是個愛哭鬼。

長孫皇后去世後葬在昭陵,李世民因為過度想念,在太極宮裡造層觀,幾乎每天都登上去眺望昭陵。他還經常叫來大臣和自己一同悼念,某天不小心叫來了魏徵。李世民問他看清昭陵沒,魏徵裝傻說沒看見。李世民急了,說怎麼可能沒看見。魏徵這才正顏道:"我以為皇帝陛下看的是獻陵,原來看的是昭陵啊。"意為提醒皇帝不要只顧著懷念妻子,還要懷念父親。

然後李世民又哭了,哭著下令把層觀給拆了。

杜如晦去世,李世民悲慟不已,三天都沒辦法正常上朝。這三天想必都蒙在被窩裡,眼淚染濕被單。後來有天他送了條黃銀帶給房玄齡,送的時候又哭了,說以前我可以送給你和老杜兩個人,如今只有你一個人可以送了。於是又給了房玄齡一條黃金帶,讓他拿到杜如晦家裡去。

說李世民最愛哭,不如說李世民最會哭。"淚腺豐富"簡直形容他不為過了,因為他的眼淚說來就來。各種場合,他都能給你哭出來。

但為何而哭?哭的目的是發泄心中的悲傷情感,但對李世民來說,最重要的是給別人看,讓別人知道自己在哭,從而讓別人感動。面對群臣和將士越多,他哭的越厲害。

類似的事件還有。張公瑾過世,說著說著就哭了。身邊的官員當時提醒他,辰日不能哭。他就把這條規定給廢除了,照哭不誤。以及征高麗受挫,親立祭壇悼念犧牲的將士,哭。再往前,有玄武門之變後的哭,太原起兵時候的哭。

哭著哭著,命運就變了;再哭著哭著,就越來越孤單了。當親人一個個離去,股肱之臣漸離身側,李世民該有多孤獨,所以才會繪了凌煙閣二十四忠臣像,見不到,那就看著畫像自己細細地想吧。

這樣一個帝王,後來有些為人詬病的細節。我想和他的痛哭一樣,還是因為老,和寂寞吧。"記得那時年紀小,你愛唱歌我愛笑。"那種智力上的匹配感,那種戰場上所向披靡、威風八面,可以開懷大笑,可以攜手共創一個盛世的感覺,而這些人離他而去了。當時有多痛快,失去之後就有多頹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yfBtm8B8wMrh2LiiLv_.html













唐太宗李豫

2020-02-01







愛哭鬼李世民

202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