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的復活節,是西方的一個重要節日。其重要程度不亞於聖誕節和感恩節。基督徒認為,復活節象徵著重生與希望,也是為了紀念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三天復活的日子。因此每年的復活節,歐洲各地不僅放長假,還要舉辦各種慶祝活動。但是2020年的春天,對於全球人民註定不平凡,那些曾經熱鬧舉辦的活動,也要打破傳統停止舉辦了。
復活節慶典一般會持續很多天,尤其Easter Sunday的復活節儀式,源起是天主教的產物,經過若干世紀的演變,今天帶給人們更多的是愉悅與享受以及對歷史的追思。歐洲小城是有很多獨特的慶祝活動,很多都是歷經幾百年流傳至今。
義大利的佛羅倫斯是文藝復興的發端的地方,歷史上的美第奇家族供養了諸多文藝復興的藝術豪傑。達文西就是其中一位。如果你看過《達文西的惡魔》,在第一集,達文西為美帝奇家族設計了一個可以自動飛起的鴿子模型,然後在某天晚上,在教堂門口燃放的煙火和鴿子飛出教堂的儀式,正是描繪了當個時期的佛羅倫斯復活節盛典。
佛羅倫斯復活節儀式中,規模最宏大的,就是佛羅倫斯木車煙火。整個儀式由市民遊行開始。復活節的星期日,佛羅倫斯當地市民會穿著中世紀的服裝在街上遊行表演。剛過早上九點,就聽見佛羅倫斯古城街道上傳來陣陣敲鼓的聲和音樂聲。
追隨聲音的來源,我們很容易找到了行進中的隊伍。一隊隊人群身著各式中古時期服裝,舞著番旗,吹打著音樂從翡冷翠這座古城的各條大街向聖母百花大教堂行進。
這次慶典的主角:煙花木車「Brindellone」也在我們跟隨的遊行隊伍中。剛開始並不明白這架木車在慶典中的作用,只是以為和在日本高山祭的屋台一樣,在節日當天被搬出來做做擺設而已。其實這個木車是整個復活節活動的主角。當木車出現,圍觀的人群都興奮了。木車架在輪子上,由四匹高大健壯的白牛拉著前進。牛角上帶著花環,牛蹄子被染成金色,牛身上披著象徵佛羅倫斯的旗幟。
白牛的力氣特別大,行走又快,所以趕牛的農民必須不時地停下來,等待與前面遊行的隊伍之間留出距離。
白牛的前面是一架驢車,驢車上堆著稻草和新鮮的牛糞。一位農民在牛車前的石板路上灑上一坨坨的牛糞,配合趕牛的農民一起安撫白牛的情緒。
隊伍的起點是開道的警察。義大利警察人高馬大,在牛車前面十幾米處開道,防止突然出現的遊客驚嚇了大白牛。
十點,從各個地方出發的遊行隊伍,開始彙集到佛羅倫斯最著名的聖母白花大教堂前。教堂前已經清理出空地,欄杆外圍滿了等候多時的觀眾。這一天的佛羅倫斯剛剛下過雨,太陽始終不露面,廣場上風大也冷,但耐不住觀眾的熱情。
11點左右,教堂內部開始了慶祝的復活節彌撒,伴隨百花大教堂的喬托鐘樓奏響悠揚美妙的鐘聲。教堂內部,由佛羅倫斯大主教點燃燈光 "Colombina",這是外形像一隻鴿子的物件,寓意著神聖精神的火箭。火焰沿著一條繩索一直燃燒到木車的煙火開關。一瞬間,木車開始爆炸般的向外四射著煙花。空氣中的氧氣仿佛一下子被點燃了,混合著人們的尖叫聲,歡呼聲,巨大的爆炸聲,煙花變換著各種形式。鐘聲再次響起,煙花綻放,以精美絕倫的百花聖母為背景足足綻放了十幾分鐘,直到黑色的煙霧籠罩了天空,也遮住了聖母百花。
這小小的一個花車怎麼有這麼大的能量啊?這時才理解,廣場四周停放救火車的用意了。據說點燃花車的白鴿不過是類似於遙控飛機的東西,而在古時則是真正的白鴿,所以煙花能否點燃全憑天意。如果煙火盡數點燃最後回染到聖壇,則意味著來年風調雨順。
煙花過後,大主教祈福,「中古世紀」的男男女女們則向遊人發放代表著好運的橄欖枝。慶典的每一個步驟,都蘊含了傳統與歷史。
義大利很美,復活節很燃,經歷過就不會忘卻。也希望義大利人民可以安全度過這次疫情,重回平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