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京檢在線微信公眾號、長春汽開檢察微信公眾號、大慶高新檢察微信公眾號
北京朝陽
跨省銷售偽劣口罩,三名嫌疑人被批捕
2月10日,北京市朝陽區檢察院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依法對犯罪嫌疑人李東、李俞章、羅涵毅以涉嫌銷售偽劣產品罪批准逮捕。
1月21日至26日,犯罪嫌疑人李東夥同李俞章、羅涵毅以每隻2元至3元的價格從山東省高密市個體商販處購得標註「3M」字樣的口罩50餘萬隻,購買金額共計140餘萬元,並以每隻6.5元至12元不等的價格分銷到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現已查明銷售金額共計260餘萬元。經查證,上述口罩系假冒「3M」註冊商標產品,過濾效率數據不符合KN90標準要求。李東等人先後被公安機關查獲歸案。
_
北京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對危害疫情防控、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犯罪行為,依法從嚴從重把握,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利法治環境。
_
吉林長春
借「賣口罩」詐騙,檢察機關依法批捕
「一次性口罩,可接單,要的話抓緊排單,按順序發,勿催,150個起,散單、量大的都接……」一個微信名叫「困困是只貓」的網友在朋友圈發布了這樣一條消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可以如此輕鬆買到——是誰如此神通廣大?
2020年1月31日10時許,四川成都的劉某華在朋友圈看到這條消息後如獲至寶。在全民搶購口罩的困難時期,竟然可以如此輕鬆買到,劉某華毫不猶豫地聯繫到了信息發布人,與對方商定後以1.5元每個的價格,下了25000個口罩的訂單,並於當日17時通過支付寶轉帳給賣家37500元人民幣……
轉帳付款過後的劉某華焦急等待對方發貨,然而就在2020年2月2日當天,劉某華微信詢問所購口罩的物流流程時,發現竟然聯繫不到對方了!情急之下,劉某華到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郫都區分局紅光派出所報了案。四川警方在偵查過程中發現,該微信用戶定位地址為吉林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隨後將相關案件線索移交至吉林省長春市公安局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網安大隊。
長春市公安局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網安大隊接到案件線索後,經偵查發現:原來「困困是只貓」的真名為陳某,失業數月且常年沉迷賭博。為了騙取賭資,他利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民眾急需購買口罩的心理,謊稱其有醫用一次性口罩出售。被害人劉某華遂聯繫陳某訂購口罩,並通過支付寶向其匯款人民幣37500元,後陳某以種種理由推脫直至失聯,所騙贓款全部用於網絡賭博揮霍。
辦案檢察官提前介入、引導偵查方向
2月8日,陳某被長春市公安局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抓獲後,為保證涉疫情案件的順利辦理,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檢察院檢察長霍東帶頭領辦該案,組織該院第一檢察部辦案人員於立案當日提前介入,對該案的取證方向及證據收集方式提出意見,積極推動偵查工作進程。
_
2月11日,長春市公安局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將犯罪嫌疑人陳某涉嫌詐騙一案移送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檢察院審查逮捕,該院辦案人員積極與看守所進行溝通,在做好自身安全防護和保證辦案安全的情況下,於受案當日到長春市第二看守所提審,犯罪嫌疑人陳某對其詐騙犯罪事實供認不諱。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檢察院於當日對該案作出批准逮捕決定,做到了依法快捕,為疫情防控構建了及時有效的法治屏障。
_
黑龍江大慶
虛假銷售醫用口罩,檢察機關提前介入
2月11日,黑龍江省大慶市高新區檢察院依法批准逮捕一名虛假銷售醫用口罩實施詐騙的犯罪嫌疑人。
經檢察機關審查,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無業的李某看到社會上對N95口罩需求量大,便產生了利用口罩詐騙的歹意。他通過在微信朋友圈裡用「口罩男孩」暱稱發布銷售N95口罩的虛假信息,承諾貨源充足,保證供應。看到信息後,不少苦於無處尋覓口罩用於自身防護的網民紛紛向他轉帳訂購N95口罩。特別是一些準備購買口罩捐贈防疫一線人員的熱心網民,好不容易發現有這麼個「供貨渠道」,也沒多想,便將自己的錢款轉帳給李某來訂購口罩。
而李某實際上並無供應口罩的能力,他將騙取的20000多元訂金都用於償還個人債務。那些本打算捐贈口罩市民的善良無端地被李某「消費」,既侵害了他們的合法財產,又傷害了他們善良的愛心。
_
2月5日,大慶市高新區檢察院接到轄區公安分局的通報後,立即指派檢察官提前介入偵查引導取證。在了解案情和證據後,辦案檢察官通過電話及視頻的方式與偵查機關溝通,就被害人付款記錄、聊天記錄、贓款去向、是否聯繫進貨等方面提出偵查引導意見和建議。
2月11日,偵查機關以李某涉嫌詐騙罪移送審查批准逮捕。因提前介入對案情充分了解,公安機關也根據檢察官的意見調取了證據,大慶市高新區檢察院依法快速作出了批准逮捕的決定。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_
辦案檢察官提醒
「著急也要防騙」。在當前防疫防護用品供應緊張的情況下,無論是想奉獻愛心做捐贈,還是要自我防疫保護,都要警惕不法分子企圖渾水摸魚,增強防範和自我保護意識。在購買口罩、酒精等用品,瀏覽網絡信息時,若發現可能遭遇網絡詐騙、假冒偽劣產品,或是發現造謠、傳謠的情況,請及時向公安機關、行政主管部門舉報投訴,保護個人合法權益,打擊不法行為。檢察機關也將認真履行職能,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檢察服務和保障。
(文字:於賀 王麗 編輯:羅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