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話
醫生承擔著救死扶傷的使命,用智慧和雙手為患者解除病痛。對於患者而言,他們最想感謝的人就是救治過自己的醫生。近日,總有患者或家屬寫來感情真摯的感謝信,細細品讀信的內容,感受到了字裡行間透露出患者的真情。
致婦科醫護人員:
我今年在外院流產時做宮頸癌篩查,經醫生檢查發現低級別上皮內瘤變、高危型HPV16陽性,流產後進行陰道鏡活檢,術後醫生給出的病理診斷是高級別上皮內瘤變、伴早期微小浸潤。後來一直感覺腹痛不舒服,50多天後到海慈醫療集團婦科診治,和孫醫生交流後,醫生仔細進行婦科檢查發現宮頸病灶與陰道鏡檢查活檢不符,考慮為宮頸浸潤癌。
孫醫生耐心地向我解釋說明了病情,如果按照宮頸微小浸潤癌可以做保留生育功能的手術或做筋膜外子宮全切即可,但如果是浸潤癌已經完成生育則需做廣泛子宮全切。為避免手術範圍不夠導致誤診誤治的情況發生,孫醫生又和我的家人認真進行了溝通,決定先做診斷性宮頸錐切,術後病理證實是宮頸浸潤癌,決定進行廣泛子宮全切術。孫醫生及其團隊為我順利實施了廣泛子宮全切,手術很順利。為表達我們全家人對醫生的感謝,我們給醫生特意準備的紅包被退還,我們又特意送了一面錦旗和感謝信。雖然文字簡短,卻包含了我對海慈醫療集團醫護人員的敬佩與感謝,謝謝你們用雙手為我解除病痛,謝謝你們給了我新生活的開始。
患者:王某
致孫選醫生:
認識孫醫生已經快18年了,2002年,在青島生小孩,第一次見到她是在海慈醫療集團的門診,外表清瘦,親切待人。老公和我說,這位醫生長得真像我姐。頓時感覺她那麼親切。每次產檢,都是去找孫醫生,臨近預產期,要剖腹產。「孫醫生,您能不能給我做手術?」「可以」她親切地說。下午,護士推我進手術室,在手術服的藍色帽子和口罩中間,我看到她堅定的目光,心裡便不再害怕。手術乾脆利落地完成,鄰床的產婦家裡親戚多,人來人往。我這隻有老公和從外地趕來的母親。第二天清早孫醫生便來到我的病房,「今天怎麼樣,可以喝點粥了,注意休息,有事就叫我」那一刻,瞬間溫暖了我這個在外地漂泊的心。
後來,遇到健康的問題都會去門診找孫醫生。每次去,她的診室都很多患者在排隊等候,經常聽到她的同事說孫醫生的眼睛累充血了也不休息,我不忍看她的眼睛,我也開始心疼這些為市民健康奮戰在前線的醫護人員。是他們,在疼痛時給了我們莫大的勇氣和安慰,如果時間可以重來,我也想像他們一樣,做一名治病救人的醫生。
患者:劉莉
致眼科、麻醉科醫護人員:
感謝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眼科、麻醉科全體醫護人員,母親遲美蘭到貴院做白內障手術,因老母親九十多歲並患有老年痴呆,對手術非常恐懼,很不配合。
在此期間,眼科於湛副主任醫師帶領全科醫務人員認真會診討論手術方案,又耐心地安慰母親。這次手術在我們家屬看來十分棘手,因為老母親年事已高,不能配合局麻手術,所以麻醉成為了關鍵問題。麻醉師李振華醫生和我們仔細溝通後,選用了影響小、甦醒快的麻醉方法,給老母親實施了無痛麻醉,給老母親在精神上很大的安慰,於湛副主任醫師在麻醉科的配合下順利完成手術。母親也很滿意,我們做兒女的非常感激!在此我代表全家表示對眼科於主任和麻醉師李醫生表示衷心的感謝。
遲美蘭家屬
一封封感謝信,道不盡的感謝
字裡行間,流露出醫患真情
如果您在就醫過程遇到了感人的故事,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