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貝多?是時候了解「山東歌后」蕾哈娜的祖國了

2019-12-18     一帶一路報道

文 牛寧 牛舒翼

譯 楊舒涵

巴貝多駐華大使弗朗西斯·傑克曼

在東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島的最東端,有一座面積約400平方公里的珊瑚石灰岩海島。它四周被海水環繞,島上植被豐富,尤其是野生的印第安無花果樹——在葡萄牙語裡,巴貝多的意思正是無花果樹。國土面積雖小,巴貝多卻是大自然精心鑲嵌在碧波浩蕩的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之間的一顆璀璨明珠。

提起巴貝多,不少中國人恐怕知之甚少,但說起一位巴貝多籍女歌手蕾哈娜,或許更為耳熟能詳。她不僅在巴貝多家喻戶曉,而且蟬聯多座格萊美、全英音樂和MTV音樂大獎成為全球備受歡迎的流行音樂天后,不少中國歌迷暱稱她為「山東歌后」。她的祖國巴貝多也以這樣一種奇妙的方式與萬里之外的中國有了聯繫。

女歌手蕾哈娜

「魚龍節」消融文化差異

2018年赴華出任大使的弗朗西斯·傑克曼,也是中巴兩國文化交流的見證人和參與者。出任大使前,他曾擔任西印度大學巴貝多凱夫希爾分校孔子學院院長,經歷了學院從無到有、快速發展的時期。

在孔子學院的創辦過程中,傑克曼發現巴貝多民眾對中文和中國文化充滿了熱情。「當時學院建立速度之快和市場需求之大讓我非常震驚」,傑克曼說,「不僅對教授中文的老師需求很大,我們的中小學對學習中文的需求也很大」。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中巴兩國相距遙遠,文化差異巨大,當自由奔放的巴貝多文化遇上兼容並蓄的中華傳統文化,卻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魚龍節」上外國友人玩起了「手絹花」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近年來在巴貝多舉辦的「魚龍節」活動。「魚龍節」中的「魚」,指巴貝多著名特產飛魚,也是當地人最常見、最喜愛的食物之一;「龍」,則代表來自遙遠東方的中國。作為巴貝多慶祝中國農曆新年的重要部分,這樣的名稱組合寄託了兩國共同期盼:打造一個中巴文化交流、對話的平台。傑克曼介紹說,通過魚龍節將兩種文化交融,讓雙方文化交流更加深入,以此為基礎,推動兩國政治經貿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一帶一路」讓彼此走近

2019年2月,中國與巴貝多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巴貝多政府關於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巴貝多成為2019年首個加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大家庭的新夥伴。

巴貝多首都布里奇頓

在傑克曼大使看來,「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重點領域建設,為深化和拓寬中國與巴貝多的雙邊合作提供了平台。同時,中國企業也加大了在巴貝多的投資力度,如今,巴貝多東南海岸一個酒店及度假勝地的建設項目,中國企業正發揮重要作用,建成後將為巴貝多旅遊和就業作出貢獻。

在中國企業通過「一帶一路」走進巴貝多的同時,巴貝多企業也在利用「一帶一路」和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樣的平台走進中國。在今年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來自巴貝多的旅遊業和金融業企業就出席了博覽會並達成了新的合作協議。傑克曼表示,像「一帶一路」和進博會這樣的平台,為巴貝多產品和服務業進入中國創造了機會,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浪潮中,巴貝多希望可以扮演重要角色。

進博會上,巴貝多展台的工作人員(中)與參觀者交談

「在中國就像在家一樣」

出任大使之前,傑克曼曾在巴貝多駐華使館任職參贊。在中國生活5年多,傑克曼大使走過了中國許多地方,他發現中國的每個地方都獨具特色,很多中國人心態開放。「我所接觸的中國人都很友好,他們希望更多了解巴貝多和加勒比海地區」,傑克曼說,「這種親近感,讓你覺得仿佛像在家一樣」。

讓傑克曼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之一,是在河北一個小城鎮參加中國婚禮的經歷。婚禮的主角是一位曾在巴貝多孔子學院任教的老師。「看到在一個小城鎮里舉行現代婚禮很有意思,鞭炮齊鳴、車隊送行,好像整個城鎮都浸沒在婚禮的氣氛中」,傑克曼說,「這是我在來中國之後經歷的最有趣、最感人的事情之一。」他說。

國之交在民相親,民相親在心相通。自1977年兩國建交以來,中國與巴貝多雙邊關係發展迅速,兩國民間交往水平也進一步提高。

中國首批援巴醫療隊員與同事合影

自2016年起,中國開始向巴貝多派遣醫療隊執行援外醫療任務,這是中國首次向中等已開發國家派遣醫療隊。3年來,中國醫療隊除了為當地民眾提供精湛的醫療服務、捐贈藥品及器械之外,還啟動了醫療獎學金項目,資助巴貝多年輕醫生來華進修。在今年第四批醫療隊啟程前,傑克曼大使前往重慶與醫療隊成員會面,他表示,派遣醫療隊的行動是中巴關係的一個新的變化,這項行動讓更多的中國醫生收穫在巴貝多生活和工作的體驗,也給了巴貝多醫生來中國學習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中國醫生在服務巴貝多患者的同時,也會接觸到其他加勒比海地區國家的患者,也增進了這些國家人民對中國的了解。

除了醫療領域,中巴兩國在教育領域的合作也在加強。2016年,蘇州高博軟體技術職業學院與西印度大學在巴貝多共同建立二級學院——中國信息工程學院,旨在為加勒比地區國家培養信息技術應用型人才。學院採用「2+2」合作培養模式,即前兩年在西印度大學學習部分課程,後兩年到蘇州學習專業課程及實訓實習。傑克曼大使說,他在訪問蘇州期間曾造訪學校,看到來自加勒比海地區國家的學生同中國學生一起踢足球、進行校內比賽。他說,這些學生在蘇州很受歡迎讓他感到很高興。「對加勒比海學生來說,來到萬里之外的中國並非易事」,他說,「通過學校各類文化交流,他們在這裡找到了家的感覺」。

巴貝多海島風景

知識連結:

中巴兩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為雙邊關係和各領域務實合作進一步發展帶來了新契機。面向未來,雙方將在「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深挖在海運、航空、基礎設施、現代農業、海洋經濟、可再生能源、文體旅遊、醫療衛生等領域合作潛力,致力於實現高質量「一帶一路」合作,推動中巴友好合作關係邁入新階段,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航船駛向更加遼闊的海洋!

綜合自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網、中國一帶一路網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一帶一路報道(中英文)》

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51-1788/F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2096-2886

郵發代號:62-625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編輯:秦粟風(實習)雷露

審核:雷怡安

主編:鄧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7UQHG8BMH2_cNUgbTN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