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軍法,特朗普深陷「加油門」

2019-10-10   檢察風雲雜誌

文/李偉

美國空軍運輸機赴海外執行任務時,違規到商業機場加油,且機上人員入住特朗普名下的酒店。對於這一涉嫌動用軍費「補貼」總統自家生意的行為,美國國會展開調查。輿論則掀起批評特朗普「挑戰軍法,假公濟私」的浪潮。

細緻入微的加油管理條令

美國國會眾議院下屬的監管及政府改革委員會,近日對美國空軍的「加油門」事件展開調查。今年3月12日,一架載有5名軍事人員的美軍C—17運輸機從阿拉斯加基地起飛,前往科威特執行補給任務。往返途中,這架運輸機在蘇格蘭格拉斯哥機場加油,機上人員在距機場80公里的特朗普坦伯利度假酒店住宿。

據俄羅斯新聞網9月9日報道,特朗普對「加油門」事件的最新回應是「並不知情」,他還稱讚空軍人員入住特朗普酒店「有品位」。但知情人士披露,格拉斯哥機場與特朗普坦伯利度假酒店簽有協議,明確後者要為到訪的美軍人員提供房間和高爾夫球場。這說明美軍人員入住特朗普酒店並非偶然事件。作為武裝力量的總負責人,特朗普的推脫之詞顯然站不住腳。

早在1993年,美國國會就通過了《政府績效結果法》,它是美國推行政府制度改革、加強管理的母法,要求聯邦政府各個機構執行績效預算的管理和控制,其中包括軍隊。鑒於國防支出逐年增加,2009年,美國政府成立國防預算管理辦公室(OMB),同國防部一起在母法之下為解決具體問題制定法規,明確了內部控制的權力、責任和途徑,成為美國軍隊實施內部管理的基本依據。美軍的軍費管理,按照管理目標分為11個類別,從頂層到中層再到基層,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費用控制體系。OMB和國防部關注的一個重點就是海外軍事行動開支管理。這次美國空軍的「加油門」事件,恰好就屬於受到重點關注的範圍。

據英國《獨立報》報道,美國空軍違反了《聯合作戰加油管理條令》,這是美軍有關海外軍事行動中如何合理加油的法規,它的細化程度令人驚嘆。舉個例子:該條令要求任何軍用設備加油時,都必須有至少兩名士兵在場,一人負責操作,另一人進行監督,而且連「避免油料外溢」這樣的細節都有明確規定。該條令規定:美軍應優先選擇駐海外基地的加油設施。

美軍在海外基地補給,比通過商業設施補給要划算得多。出於節省開支及安全方面的考慮,美軍規定在海外執行任務的飛機和艦艇,均應優先選擇駐外軍事基地補給和維護。

綜上所述,美軍運輸機跑到蘇格蘭的商用機場加油,明顯違反軍法。眾議院監管及政府改革委員會指出,美國空軍在赴中東執行任務時,其運輸機應經停美國駐海外的基地,例如德國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或西班牙羅塔海軍基地。如果一定要在英國境內停留,那麼應選擇英格蘭萊肯希思空軍基地。

可能動用簡易軍事法庭

國會的調查正在進行之中,批評特朗普「挑戰軍法,假公濟私」的輿論浪潮已經掀起,要求依法嚴懲涉事的美軍官兵。

據美國《政治》雜誌9月10日報道,美國空軍已經改口,不再為「加油門」開脫,並將調查相關機組人員的違法行為。

據美國《蘭卡斯特老鷹報》9月7日報道,輿論要求依法懲處涉案的美軍人員。報道指出,美國司法部成立的初衷是給總統和國會提供一個法律顧問平台,後來其主要任務發展為「在法律糾紛中代表美國政府」,所以它沒有管轄軍隊違法事件的權力。至於美國國防部,其下屬的部門也沒有司法權。因此,要在司法層面對「加油門」事件進行調查和懲處,只能動用軍事法庭。

對於美軍人員的違法犯罪,其指揮官會首先展開調查,然後決定是否予以軍事行政處罰,最壞的結果就是開除被調查人的軍籍。只有當指揮官認為罪行比較嚴重時,才會將案件報送上級,由上級指揮官召集軍事法庭。從這個角度看,就此次事件啟動軍事法庭審判很難。但是,美國國會的視角不僅局限於美國空軍的一次加油行動。自特朗普上台至今,美國空軍總共在格拉斯哥機場花費了1100萬美元加油費。另一方面,當地的特朗普度假酒店的生意幾乎都仰仗格拉斯哥機場,2017年該酒店虧損450萬美元,而2018年其營收增加了300萬美元,箇中原因耐人尋味。

至於眾議院為何能夠獲得美國軍機海外行動的詳細費用數據,美國《商業周刊》指出,這要歸功於美軍的軍費信息公開制度。在「有利於管理和控制」的要求之下,美軍非常注重信息系統的完善和透明,其軍費支出信息分為兩大類:一般性支出和應用性支出。一般性支出指在宏觀層面為軍隊運營而編列的支出;應用性支出指在執行層面產生的支出,即每一項具體任務的費用。無論是一般性支出還是應用性支出,美軍的相關信息都是透明的。雖然普通民眾和媒體不能隨意查看,但美國國會、國防部、司法部等部門和機構在有需要時可以調用查看。鑒於頻嫌違法的費用額度較大,美國空軍可能在壓力之下召集簡易軍事法庭,對此次違規加油的美軍官兵進行懲處,以儆效尤。

美軍中沒有常設性的專門軍事法庭,這是其軍事司法制度的最大特點。美軍對此的解釋是:軍隊執行作戰任務機動性強,尤其是海外用兵時不可能專門編制常設性的軍事司法部門。如果確有需要,則從軍隊中抽調律師、法官和陪審員,臨時組成軍事法庭,審判結束,這些法庭工作人員立即返回本職崗位。其實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美國認為軍事審判權是軍事統率權的組成部分,軍事司法首先要為軍隊指揮控制服務。

美軍的軍事法庭有三種:特別軍事法庭、通用軍事法庭和簡易軍事法庭。特別軍事法庭相當於普通輕罪法庭,配備有3名成員的陪審團,用於審理罪責較輕的案件。通用軍事法庭審理重罪案件,其陪審團至少要有5名以上成員,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則必須配備12名陪審員。簡易軍事法庭處理罪責最輕微的案件,由一名軍官獨自審判。

據美國《商業周刊》報道,國會的調查很難將特朗普與「加油門」直接聯繫起來,但涉事的美軍官兵要承擔責任。

執行命令是軍人的天職,因此被告人在軍事法庭上最常用的抗辯理由是「奉命行事,身不由己,情有可原」。但是,軍事司法不接受這些理由,因為軍事行動中幾乎所有的行為都與上級命令有關。法律在這個問題上的分水嶺是:當下屬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上級的命令是非法的,仍然執行該命令造成違規,那麼下屬就不能以「奉命行事」為由開脫自己的罪責。

報道同時指出,即使軍方召集簡易軍事法庭審理此案,涉案的官兵最終也很難被定罪,最多也就是接受行政處罰。因為按照美軍的規定,指揮官對犯罪軍人是否應接受刑罰保留決定權。即使軍事法庭認定被告人有罪而且應當判刑,指揮官也可以酌情裁量,減輕對犯罪軍人的處罰甚至撤銷定罪。特朗普是美軍武裝部隊的總司令,即最高指揮官,「任何參與補貼特朗普酒店的軍事人員,都不可能被這位總統定罪」。

令特朗普政治形象受損

據美國《洛杉磯時報》報道,近年來,美國財政支出的增長速度大於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有兩個:一是舉債,二是加強費用管理。從2006年到2017年,美國政府不得不逐年追加軍費撥款。沉重的財政負擔意味著美軍為了從國會討要預算,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怎樣把軍費用好,是國會和公眾關注的焦點;而怎樣給國會和公眾一個交代,是美軍高層必須考慮的問題。因此,美軍高層中肯定有人反對「加油門」這樣的做法,可能借國會調查的契機對軍費使用管理進行整頓。

據美國《投資者商業日報》報道,無論國會的調查結果如何,「加油門」對特朗普的沉重打擊已經形成:令其政治形象再度受損,甚至被貼上「腐敗」的標籤。在美國技術計量政策與政治研究所(TIPP)於9月初發起的民意調查中,特朗普的支持率跌至39%,為今年以來的最低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