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國人消費趨於理性,「銀髮經濟」風頭正盛

2019-10-09     eBOND

從1999年第一個國慶7天長假開始,「十一」黃金周已逐漸成為觀察消費的絕佳窗口,也是經濟潛力的重要指標。

根據文化和旅遊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國慶七天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7.82億人次,同比增長7.81%;實現國內旅遊收入6497.1億元,同比增長8.47%。其中10月7日全國接待國內遊客5097.3萬人次,同比增長8.78%,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07.8億元,同比增長10.34%。

與此同時,商務部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1.5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5%。

中國是全球最大出境游市場

實際上,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逐步增長,加之技術提高,國際航線增加,交通愈發便利。與此同時,在綜合國力提升之下,中國護照的「含金量」提高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已經連續多年保持著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客源國的地位,出境游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我國出境遊人數達1.5億人次,同比增長14.7%,增速為近5年來的最高值;2019年上半年約為8129萬人次,同比增長14%,增速略低於去年同期,但降幅有限。需要注意的是,一線城市中,1-6月北京出國旅遊同比減少15.5%,達198.6萬人次;上海1-7月出國遊人次達到254.5萬人次,同比減少8.15%,均繼續呈現下滑態勢

另外,在消費方面,近兩年來我國遊客在境外消費呈現出愈發理性的趨勢,消費支出增速有所放緩,但從下圖可見,仍舊是全球最大出境旅遊支出國家



從出境旅遊結構來看,在2011-2018年期間,整體而言,港澳台游占比超過半數,2015-2017年之間雖有所下滑,但自2017年起,港澳台游增速回升提高,出國游增速則放緩。不過,自2019年以來,正如大家所見,受香港形勢嚴峻、赴台個人游取消等事件的發生及影響,內地居民赴港台旅遊將會大幅下降。



出國遊方面,就目前來看,我國居民選擇的主要目的地國家和地區仍主要集中在亞洲市場,泰國、日本等短線游仍受熱捧,而隨著旅遊線路的多元化以及簽證服務的簡便化,歐洲市場或將呈現亮點。據各部門預計,上半年赴歐洲人數將達300萬人次,同比增長7.4%



「十一」消費力爆棚,50後最捨得花錢

近年來,隨著出生率節節下落,加之我國在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改善,我國人均壽命普遍延長,早在2016年之時,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達76.3歲,接近美國的78.7歲水平,在金磚四國中排名最高。

基於此,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24949萬人,占總人口的17.9%,相比2017年來說,增長859萬人,增長了0.6%。其中,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1.67億,占總人口的11.9%,新增827萬人,增長了0.5%。預計到2050年,我國將有35%的人口超過60歲。

就目前而言,我國人口老齡化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方面,早些年老年人口退休的年齡相對較低,而這也給他們的退休生活騰出了較為充裕的時間;另一方面,我國對於退休人員的保障生活做的較為充分,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處於較高位置,高於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於此,我國老年人群處於「有錢有閒」的狀態。



作為第20個「十一」黃金周,假日經濟正在扮演最大的生產力,帶動消費猛增。

根據支付寶發布的《十一消費報告》顯示,今年「十一」小長假,面對吃、住、行、游、娛、購等豐富的消費產品供給,全民人均在實體店消費的頻次增長了45%。

同樣是放假前3天相比較,假期更長的「十一」日均消費金額環比「五一」高1成,在更廣闊的4~6線城市,「十一」日均消費金額環比「五一」增長約4成,相當於多放1天假,消費多1成。

據攜程跟團游和自由行訂單數據,80後和90後已經成為國慶出遊的絕對主力人群,占出行總人數的51%。而報告顯示,在各年齡段的花費上,50後成為最捨得花錢的人群,單次旅遊人均花費達到了3640元。

而在出境遊方面,根據支付寶聯合飛豬發布的2019國慶黃金周出境游報告顯示,「一老一少」兩頭的出境遊人數增長最快,其中00後增長高達130%,60前的人數也增加了近3成。

未來可以看到,文化休閒、娛樂活動、將成為繼移動網際網路之後,下一個席捲世界的經濟大潮。在國家大力支持和消費的不斷刺激下,文旅產業的投資窗口也在擴大。

(如果您覺得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ID:fcscfixedincome,訂閱更多優質原創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1agrm0BMH2_cNUgyAy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