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46.18億的累計票房,創造了國內票房總榜第三的好成績,一面是自上映後的爭議不斷,即將在這波院線復工中再次上映的《流浪地球》,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嚴格來說,無論是被個別公知號稱「得了戰狼PTSD」的《戰狼2》,還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等商業大片,基本上都是按照好萊塢成熟的商業大片路子創作和拍攝的,這一點,相信幾部影片的主創和資深影迷應該是心知肚明的。
然而,總有一些所謂的影評人,對《流浪地球》開創國產硬科幻影片風口的貢獻熟視無睹,對開創性與原創性的努力不屑一顧,認為這就是和《戰狼2》一樣的「東施效顰」。
他們還擺出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架勢,拿出不符合科學規律、人物動機不合理等理由,將《流浪地球》等影片批得體無完膚,最後還假惺惺的說上幾句「預祝中國科幻電影越拍越好」的廢話。
沒錯,如果站在彙集全世界頂尖人才、擁有百年經驗積累、被稱為「世界創意之都」好萊塢的創作標準來看,《流浪地球》確實算不上完美無瑕的科幻電影,但如果非要以西方的普世價值觀來衡量一部電影作品,以漫威超級英雄和《星際穿越》、《速度與激情》等好萊塢最高製作標準來對比《流浪地球》,就真的有失偏頗了。
一些公知和影評人,之所以對《流浪地球》橫挑鼻子豎挑眼、怎麼看都不順溜,明面上是創作標準的問題,實際上是普世價值的問題,說到底,就是這部影片沒有完全按照西方人的思維定式和刻板印象去拍。
如果,《流浪地球》不是黃皮膚的中國人在內的全世界的救援隊共同努力,最終拯救了瀕臨崩潰的地球,而是操著一口地道德州口音的白人老男人與勇猛機智的黑皮膚年輕後生,在插科打諢的美式幽默相伴之下,以一己之力拯救了地球,那麼,這部電影就「對味」、就「政治正確」的話,這就不完全是電影質量的問題,更主要的是屁股歪不歪、腦袋正不正的問題。
想要拯救全人類,就得依靠全人類,《流浪地球》的核心主旨是「家國情懷」,為了全人類得以生存而奮不顧身,這是與強調個人英雄主義的好萊塢大片有所不同的,這也是為何劉慈欣明確表示,《三體》交給好萊塢影業巨頭們去拍就會「變味兒」的根本原因。
尊重世界的多極化、多樣性,而不是老子天下第一、所有人都得按我的路子來,這是全世界大多數人的共識,在文化霸權上順風順水多年的某超級大國,自然見不得不同的聲音去影響世界,這也是為何《流浪地球》會引發這麼大爭議的原因之一。
《流浪地球》確實有一些問題和硬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一點連導演郭帆在內的主創都認同的,但它的開創性與原創性不應該被輕易抹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