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日語日常迷惑——為什麼日文中的漢字既有繁體字也有簡體字

2020-06-15     日語學習充電站

原標題:初學日語日常迷惑——為什麼日文中的漢字既有繁體字也有簡體字

為什麼這個日語既有簡體字又有繁體字,不會讓人混淆嗎?

不要說,這個問題可能是我學習日語的朋友在一開始就悄悄問過的。當時,編輯的日語老師告訴我:日本以前進行過漢字改革,現在有些漢字使用簡體字。其中一些仍然保留傳統字符。

但這根本無法解決我的疑慮,因此我檢查了很多資料以弄清這到底是什麼。不能說以下內容是絕對正確的,僅僅是為了幫助大家參閱。

Ⅰ日語中漢字的起源

首先講日語字符,即日語中的漢字(かんじ),現在已被廣泛接受,隋唐時期從公元7世紀開始將佛教文化和漢字帶入日本。由於日語經文主要以漢字為基礎,因此漢字的發音也是漢字的發音。日語中文詞彙形近意不同https://sourl.cn/fzbTE8後來,日本開始發展一種形式,在其中將一些輔助詞插入中文以促進理解,也稱為「中文」。

Ⅱ假名的誕生

然後日本文學開始發展。最著名的文學作品應該是著名的「 Manye Collection」。 萬葉集是現存的日本詩歌最早的集合。整本書使用漢字,部分用於意識形態,部分用於發音。這本書在後來的世代中也被稱為「化名的祖先」,用草書書寫的漫畫化名逐漸演變成現在的平假名。當然,某些假名在現代日語中已不再使用。

Ⅲ日本漢字的發展

時間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出現了一個新名稱-一種新字體。 1946年,日本內閣發布了「使用中的漢字列表」,其中包括18501個漢字,其中131種採用了新字體。在此期間,日語漢字已得到簡化,並且與漢字簡體字符相比,日語漢字在部首偏旁上也保留了傳統的漢字元素。

1981年,日本再次推出了新的漢字表「常用漢字表」,以代替「當前漢字表」,後者包括1945個漢字,其中包括355種新字體。在這一點上,日語常用漢字和簡體中文漢字的書寫已經大不相同。

Ⅳ日本獨有的漢字

同時,在日語字符的發展中,有一些帶有明顯的日式漢字誕生了。如:

畑(とうげ):山口

雫( しずく ):水滴

還有很多。

Ⅴ在中國和日本,相同漢字的筆畫順序不同

同時,例如,日語中漢字的筆畫順序也不同於中文。

日語中的筆劃順序是先豎後橫,和我們的順序正好相反。

但畢竟,日語漢字是日語中的漢字,正確書寫也是學習日語的一部分。有一些還是要慢慢細學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_3PtnIBnkjnB-0zc9-E.html